网络系统、边缘节点及中继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2195867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010597922.7

    申请日:2010-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2/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网络系统、边缘节点及中继节点,在由点对点的通信路径(路径)构成的网络系统中,在相邻的中继节点之间的同一物理通信路上多路复用有目的边缘节点不同的多个路径的情况下,减少泛洪帧的数量。在边缘节点间分别构成点对点的通信路径(106)。使对一个端口设定的多个通信路径(106)成组,边缘节点(101)及/或中继节点(102)对应于端口的识别信息而预先存储将从端口输入的帧输出的组的识别信息(301、302)。送出路径检索部(304)在从端口输入的帧的目标地址是未学习的情况下,确定对应于该端口的一个或多个组。从对应于所确定的组的端口输出帧。

    通信系统、服务器、控制装置及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25547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810088201.6

    申请日:2008-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28/16 H04L47/10 H04W8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服务器、控制装置及通信装置,提供一种使用移动(Mobile)IPv6进行移动通信控制的移动通信系统,以解决终端-HA之间的数据包用移动IPv6(Mobile IPv6)封装时,PDSN无法识别移动IPv6(Mobile IPv6)隧道内的IP流,从而在EV-DO RAN中不能应用适合业务的QoS的问题。PCRF把指定IP流的过滤信息和对上述IP流所分配的流标记(Flow Label)通知给HA。HA在和上述过滤信息一致的数据包的外侧IPv6报头上设定上述流标记(Flow Label)进行传输。PDSN则通过参照设定在外侧IPv6报头上的流标记(Flow Label)识别移动IPv6(Mobile IPv6)隧道内的IP流。由此,即使使用移动IPv6(Mobile IPv6)的情况,也可以在EV-DO RAN中应用适合业务的QoS。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