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培养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54329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28228.5

    申请日:2010-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培养装置,其向自动培养的培养表面均匀地接种细胞。自动培养装置使用在内部具有培养空间的培养容器,具备:收纳细胞悬浊液的收纳部;与上述收纳部连接的一流路;以及以经由上述一流路使上述细胞悬浊液向上述培养容器移动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流体控制机构部,上述流体移动控制机构部使上述细胞悬浊液向上述一流路侧移动,在输送上述细胞悬浊液时,通过重复将从上述收纳部内的上述细胞悬浊液输送来的上述细胞悬浊液向上述收纳部注入的动作,来在上述收纳部内的上述细胞悬浊液中产生搅拌流。

    细胞培养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33548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35935.9

    申请日:2011-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4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用于自动培养的培养容器本身为封闭体系结构、内部可进行灭菌处理、从外部供给驱动力来培养细胞的细胞培养装置。其使用各组件的封闭体系流路构成、以驱动底座为中心的机器配置、处于冷藏库和细胞培养室之间的中间室。即,自动培养装置(10)具备:输送培养基和细胞液的多个流路(40);配置于第一空间内并设置有泵(23)、阀(24)、罐(25)的驱动底座(27);通过流路与驱动底座相连接的培养容器(20);配置在相对于第一空间为第二象限的位置且设置有培养容器的培养容器底座(21);对培养基和细胞液进行冷藏的冷藏库(14);和位于驱动底座的下方且相对于第一空间为第四象限的位置并将设置于其内部的冷藏库(14)和细胞培养室(13)隔开的中间室(16)。

    自动培养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68962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080068572.3

    申请日:2010-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培养装置,其向自动培养的盒型封闭式培养容器的培养表面均匀地接种细胞,并且除去混入培养液中的气泡。具有移动控制机构部,其以盒型封闭式培养容器立起的状态向培养空间充满细胞悬浊液后,使盒型封闭式培养容器成为水平状态,反复进行多次细胞悬浊液的供给和吸引的动作,以使细胞悬浊液产生搅拌流,从而消除细胞分布的不均匀性。此时,使用与流路连接的两个注射器和止回阀,相对于流路内的液体,使一侧的流路成为减压状态,相反侧的成为加压状态,从两侧对流路内的液体施加力,从而高效地送液。另外,利用移动控制机构部在箱体以及细胞袋中也进行同样的操作,从而实现无细胞损失的送液。

    细胞培养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33548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110435935.9

    申请日:2011-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4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用于自动培养的培养容器本身为封闭体系结构、内部可进行灭菌处理、从外部供给驱动力来培养细胞的细胞培养装置。其使用各组件的封闭体系流路构成、以驱动底座为中心的机器配置、处于冷藏库和细胞培养室之间的中间室。即,自动培养装置(10)具备:输送培养基和细胞液的多个流路(40);配置于第一空间内并设置有泵(23)、阀(24)、罐(25)的驱动底座(27);通过流路与驱动底座相连接的培养容器(20);配置在相对于第一空间为第二象限的位置且设置有培养容器的培养容器底座(21);对培养基和细胞液进行冷藏的冷藏库(14);和位于驱动底座的下方且相对于第一空间为第四象限的位置并将设置于其内部的冷藏库(14)和细胞培养室(13)隔开的中间室(16)。

    自动培养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68962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080068572.3

    申请日:2010-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培养装置,其向自动培养的盒型封闭式培养容器的培养表面均匀地接种细胞,并且除去混入培养液中的气泡。具有移动控制机构部,其以盒型封闭式培养容器立起的状态向培养空间充满细胞悬浊液后,使盒型封闭式培养容器成为水平状态,反复进行多次细胞悬浊液的供给和吸引的动作,以使细胞悬浊液产生搅拌流,从而消除细胞分布的不均匀性。此时,使用与流路连接的两个注射器和止回阀,相对于流路内的液体,使一侧的流路成为减压状态,相反侧的成为加压状态,从两侧对流路内的液体施加力,从而高效地送液。另外,利用移动控制机构部在箱体以及细胞袋中也进行同样的操作,从而实现无细胞损失的送液。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