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冷系统和操作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335A

    公开(公告)日:1996-10-02

    申请号:CN95120252.9

    申请日:1995-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9/006 F25B2400/16

    Abstract: 一种致冷系统,具有致冷周期,并且其结构是把存储器2、致冷剂压缩机1,四通阀3、室外单元热交换器4、室外单元膨胀器6、接收器7、室内单元膨胀器8、室内单元热交换器9顺序用管道连接起来。一般,过量的致冷剂储存在接收器7中,当需要提高低沸点致冷剂比例时,通过在冷却操作时对室外单元膨胀器6节流或在加热操作时对室内膨胀器8节流减少致冷剂流量,把接收器7中的过量的致冷剂移到储存器2中。因此不用复杂系统结构或控制方法可使用非共沸致冷剂混合物在致冷系统中循环的致冷剂成分改变,致冷周期的容量可以改变。

    致冷系统和操作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329C

    公开(公告)日:2004-01-21

    申请号:CN95120252.9

    申请日:1995-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9/006 F25B2400/16

    Abstract: 一种致冷系统,具有致冷周期,并且其结构是把存储器2、致冷剂压缩机1,四通阀3、室外单元热交换器4、室外单元膨胀装置6、接收器7、室内单元膨胀装置8、室内单元热交换器9顺序用管道连接起来。一般,过量的致冷剂储存在接收器7中,当需要提高低沸点致冷剂比例时,通过在冷却操作时改变室外单元膨胀装置6的开度或在加热操作时改变室内膨胀装置8的开度减少致冷剂流量,把接收器7中的过量的致冷剂移到储存器2中。因此不用复杂系统结构或控制方法可使用非共沸致冷剂混合物在致冷系统中循环的致冷剂成分改变,致冷周期的容量可以改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