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换单元和电力变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8128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80007585.2

    申请日:2015-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5/458 H02M1/14 H02M7/48

    Abstract: 减少电力变换装置的设置面积。第一功率半导体模块(111)和第二功率半导体模块(112)分别与正极导体(152)、负极导体(153)以及交流导体(154)连接,将外部交流端子(154T)、第一功率半导体模块、第二功率半导体模块、电容器(121、122)、包含外部正极端子和外部负极端子的外部直流端子(131b、132b)排列于在电路连接部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直线上,将外部交流端子设置于电路连接部的长边方向的一端,将外部直流端子设置于电路连接部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

    电气设备
    3.
    发明公开
    电气设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8665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80063682.8

    申请日:2023-08-09

    Abstract: 电气设备包括电气部件、电气部件支承部和外侧框架,在电气部件支承部与外侧框架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电气部件设置在内部空间中,在内部空间中封入水蒸汽压为0.60kPa以下的气体。由此,在密闭空间中配置有电解电容器等电气部件的电气设备中,能够防止在密闭空间的壁面等产生结露,并且防止由气压引起的电气部件破损。

    电力变换单元、电力变换装置、以及电力变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80503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480053414.9

    申请日:2014-03-27

    Abstract: 使对电力变换装置(2a)内的电力变换单元(101)的接触性提升。电力变换装置(2a)具有:电路连接部(151),其包括正极导体(152)、负极导体(153)、以及交流导体(154);功率半导体模块(111、112),其相对于电路连接部(151)位于特定方向,并与正极导体(152)、负极导体(153)以及交流导体(154)连接;以及电容器(121、122),其相对于电路连接部(151)位于特定方向,并与正极导体(152)以及负极导体(153)连接。正极导体(152)经由相对于电路连接部(151)位于特定方向的反方向的单元连接部(161)而与其他电力变换单元的正极导体连接。负极导体(153)经由单元连接部(161)而与其他电力变换单元的负极导体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