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53044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305330.2
申请日:2012-08-24
IPC: C23C16/27 , C23C16/513 , F16C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0611 , C23C16/26 , C23C16/458 , C23C16/50 , F16C3/03 , F16C2206/04 , F16C2326/06 , F16D3/06 , F16D2250/0046 , F16D2300/10 , H01J37/32669
Abstract: 多个花键轴(10)绕柱状等离子体(70a)布置,并且多个花键轴(10)在真空室(60)内沿柱状等离子体(70a)延伸的方向同轴地对准。多个同轴地对准的花键轴(10)定位为在相应的阳花键部(16)之间形成轴向间隙。多个阳花键部(16)的轴向间隙定位在柱状等离子体(70a)的沿柱状等离子体(70a)延伸的方向的中心处。
-
公开(公告)号:CN102373437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110227869.6
申请日:2011-08-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042 , C23C16/26 , C23C16/50 , C23C16/515 , F16C3/03 , F16C2206/04 , H01J37/34 , H01J37/3447
Abstract: 一种形成在第一轴(10)的表面上的DLC薄膜(121),其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在真空沉积室(30)中产生圆柱形的等离子体(3a)、将原料气体供应到真空沉积室(30)内、以及向作为被覆本体的第一轴(10)施加脉冲电压。将遮蔽轭(11)的夹具(41)附接至作为不形成第一轴(10)的DLC薄膜(121)的非被覆部分的轭(11)、且与要形成DLC薄膜(121)的作为被覆部分的花键配合部(12)保持分隔间距,以防止花键配合部(12)中的DLC薄膜(121)的硬度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95304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210305330.2
申请日:2012-08-24
IPC: C23C16/27 , C23C16/513 , F16C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0611 , C23C16/26 , C23C16/458 , C23C16/50 , F16C3/03 , F16C2206/04 , F16C2326/06 , F16D3/06 , F16D2250/0046 , F16D2300/10 , H01J37/32669
Abstract: 多个花键轴(10)绕柱状等离子体(70a)布置,并且多个花键轴(10)在真空室(60)内沿柱状等离子体(70a)延伸的方向同轴地对准。多个同轴地对准的花键轴(10)定位为在相应的阳花键部(16)之间形成轴向间隙。多个阳花键部(16)的轴向间隙定位在柱状等离子体(70a)的沿柱状等离子体(70a)延伸的方向的中心处。
-
公开(公告)号:CN103925306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018490.8
申请日:2014-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64 , C21D1/06 , C21D1/58 , C21D1/74 , C21D7/13 , C21D9/0068 , C21D9/46 , C23C8/02 , C23C8/26 , C23C8/34 , C23C8/80 , F16D13/648 , F16D27/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滑动部件、离合器片及其制造方法,该滑动部件具备:母材部(110),其由钢材构成;氮扩散层(120),其以10~50μm的厚度形成于母材部(110)的表面侧;氮化合物层(130),其以10~50μm的厚度形成于氮扩散层(120)的表面侧且成为最外表面,通过进行以下工序来形成氮化合物层(130)以及氮扩散层(120),所述工序为:第一加热工序,在570~660℃的氨环境中对由钢材构成的材料进行加热处理;第二加热工序,接着第一加热工序而在660~690℃中比第一加热工序的温度高的温度的非氧化环境并且非氨环境中对材料进行加热处理;油冷工序,接着第二加热工序而以60~80℃的油温进行油冷。
-
公开(公告)号:CN102373437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227869.6
申请日:2011-08-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042 , C23C16/26 , C23C16/50 , C23C16/515 , F16C3/03 , F16C2206/04 , H01J37/34 , H01J37/3447
Abstract: 一种形成在第一轴(10)的表面上的DLC薄膜(121),其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在真空沉积室(30)中产生圆柱形的等离子体(3a)、将原料气体供应到真空沉积室(30)内、以及向作为被覆本体的第一轴(10)施加脉冲电压。将遮蔽轭(11)的夹具(41)附接至作为不形成第一轴(10)的DLC薄膜(121)的非被覆部分的轭(11)、且与要形成DLC薄膜(121)的作为被覆部分的花键配合部(12)保持分隔间距,以防止花键配合部(12)中的DLC薄膜(121)的硬度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3748377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280040610.3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PC: F16D13/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74 , F16D13/62 , F16D13/64 , F16D13/648 , F16D27/004 , F16D69/00 , F16D2027/008 , F16D2069/00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小拖曳阻力矩的离合器片。根据的本发明的环状湿式离合器片,润滑槽包括在轴向方向的两个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的多个槽,所述端面包括润滑槽和摩擦接合面。槽包括槽形成部,该槽形成部在与周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并且延伸方向上的正交横截面呈凹形形状,槽还包括塌角部,该塌角部在槽形成部的两侧端部处沿着槽形成部的延伸方向延伸以连接摩擦接合面与槽形成部。假定穿过槽的侧端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虚直线,在槽的包括侧端且在与虚直线正交并包括该侧端的平面处剖切的横截面上,塌角部每侧的宽度在0.12mm和0.35mm之间,塌角部的深度在25μm和50μm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573853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320659.0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PC: F16D27/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64 , F16D13/385 , F16D13/648 , F16D13/74 , F16D27/04 , F16D27/115 , F16D2069/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摩擦离合器板、摩擦离合器以及驱动力传递装置,该摩擦离合器板为相对于内离合器板(61)能够相对旋转且能够相对移动地对置的外离合器板(62),该外离合器板(62)具有接触面(滑动面)(62b)以及微细槽(62c),其中,接触面(62b)在与内离合器板(61)之间夹设润滑油并能够与内离合器板(61)接触,微细槽(62c)由多个向滑动面(62b)侧开口并具有规定的槽间距的槽部(620c)构成,滑动面(62b)的接触面积相对于对滑动面(62b)的接触面积加上微细槽(62c)的开口面积而得的面积的比例在初始状态为90~96%。
-
公开(公告)号:CN103216541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310020326.6
申请日:2013-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64 , B21D53/16 , F16D13/648 , F16D13/74 , F16D27/115 , F16D2069/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板及制造离合器板的方法。在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呈环形形状的离合器板,该离合器板包括位于离合器板的沿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面和另一个端面上的多个润滑槽。该润滑槽利用塑性变形以相同的相位形成在两个端面上,并且延伸至两个端面的外周边缘和内周边缘。润滑槽彼此相交处的多个相交点定位在两个端面的、除了外周边缘和内周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之外的其他区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807318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541633.9
申请日:2013-11-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64 , F16D13/648 , F16D13/74 , F16D27/115 , F16D2250/0046 , F16D230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离合器片、离合器装置以及驱动力传递装置,该离合器片是在轴向两端面的至少一方形成有由多个槽构成的润滑槽且该端面具有上述润滑槽和摩擦接合面的环状、湿式的离合器片,摩擦接合面具有宽度以及深度比槽小的多个小槽,多个小槽中至少一部分小槽在与上述环状的周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对于具有多个小槽的摩擦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而言,在以上述环状的离合器片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上每隔120°错开的三个位置,按照Rz(JIS1982)测量得到的平均值为3.0μm以上且4.0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639685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080052424.2
申请日:2010-1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PC: C10M141/10 , C10M133/06 , C10M133/08 , C10M137/02 , C10M137/04 , C10M137/10 , F16H48/11 , F16H48/28 , C10N30/06 , C10N4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M169/04 , C10M133/06 , C10M133/08 , C10M2203/1025 , C10M2215/04 , C10M2215/042 , C10M2223/04 , C10M2223/043 , C10M2223/047 , C10M2223/049 , C10N2230/06 , C10N2230/76 , C10N2240/04 , C10N2240/042 , C10N2240/044 , C10N2280/00 , F16H48/20 , F16H48/285 , F16H48/29 , F16H57/0006 , F16H57/0483 , Y10T74/19991 , C10N2220/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滑油,该润滑油是用于摩擦式驱动力传导装置的润滑油,含有选自第一添加剂和第二添加剂的至少一种添加剂,所述第一添加剂选自具有碳数12~20的饱和或不饱和烃基的脂肪胺(化学式1)、具有碳数12~20的饱和或不饱和烃基的脂肪胺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化学式2)的至少一方,所述第二添加剂选自具有碳数12~20的饱和或不饱和烃基的亚磷酸二酯(化学式3)、具有碳数12~20的饱和或不饱和烃基的亚磷酸单酯(化学式4)的至少一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