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366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80064271.0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根据本公开,提供所具有的高温循环耐久性高的非水系锂蓄电元件。一种非水系锂蓄电元件,其具有: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负极、隔板以及包含锂离子的非水系电解液。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碱金属化合物。关于上述负极,对于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在大气非暴露下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以100倍的倍率拍摄得到的二次电子像以各像素的亮度进行二值化,在进行二值化而得到的图像中存在明场区域和复数个暗场区域,该复数个暗场区域对应于在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上形成的堆积物,将1像素设为1.46μm时,各暗场区域所占的面积的最大值S[像素2]为400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96546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80057956.2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锂离子电容器(1)的制造方法包含以第一掺杂电流值进行掺杂的工序(S11)、和以第二掺杂电流值进行掺杂的工序(S12)。在以第一掺杂电流值进行掺杂的工序(S11)中,从掺杂开始时起以0.05C以上且0.2C以下的第一掺杂电流值进行掺杂。在以第二掺杂电流值进行掺杂的工序(S12)中,以比第一电流值高的C率的第二掺杂电流值进行掺杂。
-
-
公开(公告)号:CN1190137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80035652.6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IPC: H01G11/84 , H01G11/06 , H01G13/02 , H01M10/0587
Abstract: 锂离子类蓄电设备包括形成圆筒状电池(3)的工序和将圆筒状电池(3)收容于外壳内的工序。在形成圆筒状电池(3)的工序中,在被层叠的电极箔(9)及间隔件(10)的延伸方向(De)上赋予张力,并且将电极箔(9)及间隔件(10)卷取。在形成圆筒状电池(3)的工序中,形成将电极箔(9)及间隔件(10)呈圆筒状卷绕而成的圆筒状电池(3)。在将圆筒状电池(3)收容于外壳内的工序中,将圆筒状电池(3)与电解液一起收容于筒状的外壳内。在形成圆筒状电池(3)的工序中,形成对隔着间隔件(10)对置的电极箔(9)彼此之间赋予0.5(MPa)以上且0.7(MPa)以下的压力的圆筒状电池(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