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连结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59810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380002879.7

    申请日:2013-08-21

    Inventor: 北直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履带连结装置,其具备:第一履带链节(21);第二履带链节(31);主销(22);止转销(25);开口环(26)。主销(22)插入于第一贯通孔(21a)及第二贯通孔(31a)中。在主销(22)形成有插入孔(22b)。止转销(25)被压入插入孔(22b)中,且两端从主销(22)突出。开口环(26)具有C型形状,具有比第一贯通孔(21a)大的外径,相对于第一贯通孔(21a)而位于第二履带链节(31)的相反侧,且安装于主销(22)。槽(31b)具有比主销(22)的直径小的宽度。止转销(25)配置在槽(31b)内。

    履带式行驶车辆的滚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24096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80000238.2

    申请日:2014-02-27

    Inventor: 北直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支承滚轮壳的轴承长寿命化的履带式行驶车辆的滚轮。履带式行驶车辆的滚轮具备:轴(24),其具有圆筒状的外周面的;滚轮壳(23),其配置为沿周向包围轴(24)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具有与外周面对置的圆筒状的内周面以及环状的端面;轴环,其固定于轴(24),具有与端面对置的环状的对置面;径向滑动轴承(25),其配置在外周面与内周面之间;推力滑动轴承(26),其配置在端面与对置面之间。推力滑动轴承(26)设为与径向滑动轴承(25)独立的个体。在滚轮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推力滑动轴承(26)相对于滚轮壳(23)的相对旋转的止转结构。

    磨损界限判断量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98892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80003806.X

    申请日:2013-09-27

    Inventor: 北直明 藤崎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5/32 E02F9/02 E02F9/267 G01N2203/0664

    Abstract: 本磨损界限判断量规在判断履带式车辆的行驶部件的磨损量是否超过规定量时使用,具有平板状的主体部、抵接面及磨损界限判断部。抵接面设置在主体部的端部,在实施部件的磨损量的判断时与成为基准的基准面抵接。磨损界限判断部在抵接面与基准面抵接的状态下设置在部件的磨损侧,具有第一判断部、第二判断部及第三判断部。第一判断部表示磨损量接近所述规定量。第二判断部经由高度差与第一判断部邻接配置,表示磨损量与规定量近似。第三判断部经由高度差与第二判断部邻接配置,表示磨损量到达规定量。

    惰轮以及履带式行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29485B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480075704.3

    申请日:2014-0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5/145 B62D55/20

    Abstract: 一种惰轮以及履带式行驶装置。磨耗板组件(42)具有圆弧状的磨耗板(200)、第一固定部件(201)、第一连结件(203)。磨耗板(200)配置在惰轮主体(41)的周面(41a)上。第一固定部件(201)将磨耗板(200)固定于惰轮主体(41)。第一连结件(203)将第一固定部件(201)连结于惰轮主体(41)。磨耗板(200)包括用于使第一以及第二履带接触面(200a、200b)、履带(50)与第一以及第二履带接触面(200a、200b)抵接的引导部(200c)、第一抵接面(200S)、第二抵接面(200T)。引导部(200c)从第一以及第二履带接触面(200a、200b)突出。第一抵接面(200S)与惰轮主体(41)抵接,并相对于旋转中心轴(AX)的轴向垂直。第二抵接面(200T)与惰轮主体(41)抵接,并相对于轴向垂直。第一抵接面(200S)在轴向上与第二抵接面(200T)对置。

    惰轮以及履带式行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2948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480075704.3

    申请日:2014-0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5/145 B62D55/20

    Abstract: 一种惰轮以及履带式行驶装置。磨耗板组件(42)具有圆弧状的磨耗板(200)、第一固定部件(201)、第一连结件(203)。磨耗板(200)配置在惰轮主体(41)的周面(41a)上。第一固定部件(201)将磨耗板(200)固定于惰轮主体(41)。第一连结件(203)将第一固定部件(201)连结于惰轮主体(41)。磨耗板(200)包括用于使第一以及第二履带接触面(200a、200b)、履带(50)与第一以及第二履带接触面(200a、200b)抵接的引导部(200c)、第一抵接面(200S)、第二抵接面(200T)。引导部(200c)从第一以及第二履带接触面(200a、200b)突出。第一抵接面(200S)与惰轮主体(41)抵接,并相对于旋转中心轴(AX)的轴向垂直。第二抵接面(200T)与惰轮主体(41)抵接,并相对于轴向垂直。第一抵接面(200S)在轴向上与第二抵接面(200T)对置。

    用于装轨式作业车辆的滚轮装置、滚轮壳单元及滚轮壳

    公开(公告)号:CN104024095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80000242.9

    申请日:2014-01-16

    Inventor: 北直明

    Abstract: 一种滚轮装置(20),其具备轴(21)、衬套(22)、滚轮壳(23)、保持器(24)及弹性构件(25)。轴(21)具有旋转轴(21A)。衬套(22)在两端具有小径部(22C)且具有隔着台阶部(22E)配设于小径部之间的大径部(22D),以能够以旋转轴(21A)为中心相对于轴(21)相对地进行旋转的方式嵌合于轴(21)的外周。滚轮壳(23)具有圆筒形状,嵌合于衬套(22)的小径部(22C)的外周且与台阶部(22E)抵接。保持器(24)形成为环状,能够装拆地固定于衬套(22)的端面(22A),且经由弹性构件(25)与滚轮壳(23)的端面抵接。

    履带式行驶车辆的滚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24096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80000238.2

    申请日:2014-02-27

    Inventor: 北直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支承滚轮壳的轴承长寿命化的履带式行驶车辆的滚轮。履带式行驶车辆的滚轮具备:轴(24),其具有圆筒状的外周面的;滚轮壳(23),其配置为沿周向包围轴(24)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具有与外周面对置的圆筒状的内周面以及环状的端面;轴环,其固定于轴(24),具有与端面对置的环状的对置面;径向滑动轴承(25),其配置在外周面与内周面之间;推力滑动轴承(26),其配置在端面与对置面之间。推力滑动轴承(26)设为与径向滑动轴承(25)独立的个体。在滚轮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推力滑动轴承(26)相对于滚轮壳(23)的相对旋转的止转结构。

    履带连结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5833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280058867.1

    申请日:2012-12-21

    Inventor: 北直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5/21 B62D55/32

    Abstract: 在履带连结装置中,第一履带链节(21)具有第一贯通孔(21a),且在第一贯通孔(21a)的内周面上具有第一缺口(21b)。主销(22)插入第一履带链节(21)的第一贯通孔(21a),且在外周面上具有第二缺口(22b)。第一凹部(24)由第一缺(21b)和第二缺口(21b)构成,且其开口处于第一贯通孔(21a)的端部。第一顶销(25)以其一端面位于上述开口侧的方式配置。第一卡环(26)具有C型形状,以与第一顶销(25)的一端面隔有间隙或者与一端面抵接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得到能够提高履带的装卸的作业性且能够抑制主销从履带链节脱落的履带连结装置。

    用于装轨式作业车辆的滚轮装置、滚轮壳单元及滚轮壳

    公开(公告)号:CN104024095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80000242.9

    申请日:2014-01-16

    Inventor: 北直明

    Abstract: 一种滚轮装置(20),其具备轴(21)、衬套(22)、滚轮壳(23)、保持器(24)及弹性构件(25)。轴(21)具有旋转轴(21A)。衬套(22)在两端具有小径部(22C)且具有隔着台阶部(22E)配设于小径部之间的大径部(22D),以能够以旋转轴(21A)为中心相对于轴(21)相对地进行旋转的方式嵌合于轴(21)的外周。滚轮壳(23)具有圆筒形状,嵌合于衬套(22)的小径部(22C)的外周且与台阶部(22E)抵接。保持器(24)形成为环状,能够装拆地固定于衬套(22)的端面(22A),且经由弹性构件(25)与滚轮壳(23)的端面抵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