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0532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050066.7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宫腰
Abstract: 一种喷墨打印装置,其能与多个打印头的每一个的墨雾产生量的差异对应地回收墨雾,并且不需要频繁地清扫、更换过滤器。喷墨打印装置具备墨雾回收部(43),其在打印部(2)的各打印头(21-1~21-4)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分别设置了送风口(35、36),各送风口(35、36)的吹出风量可分别进行调整,在各打印头的打印媒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分别设置了回收口(45、46),各回收口(45、46)的吸引风量分别调整,使包含在从各回收口(45、46)吸引的空气中的墨雾通过过滤器(84),由此进行液化回收。使向各打印头(21-1~21-4)的吹出风量和吸引风量成为与墨雾产生量相应的风量,与打印头(21-1~21-4)的每一个的墨雾产生量的差异对应地回收墨雾。
-
公开(公告)号:CN102152634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29334.8
申请日:2011-01-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宫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155 , B41J3/543 , B41J25/001 , B41J25/005 , B41J25/34 , B41J2202/19
Abstract: 喷墨打印装置,将多个行式头配置在打印方向而成,其中,不用替换行式头,就能够使喷嘴列方向的打印密度成为高密度。使多个行式头(3)中的至少除一个以外的其它行式头能够向喷嘴列方向各移动行式头的喷嘴间距的若干分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110834478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811333303.X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宫腰
IPC: B41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燥装置及具备该干燥装置的喷墨打印装置,该干燥装置不仅能高效地对打印体进行加热干燥,还能安全方便地进行维护。该干燥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加热辊部,其能引导打印体并对该打印体的背面进行加热;热风吹送部,其用于向打印体的打印面吹送热风;腔室,其容纳有加热辊部及热风吹送部;第1板框及第2板框,其设置于腔室的两侧;供气用鼓风机,其用于向热风吹送部供应空气;排气用鼓风机,其用于排出腔室内的空气;以及平台部,其承载有供气用鼓风机及排气用鼓风机,腔室及平台部可在加热干燥位置与待命位置间滑动,该加热干燥位置位于第1板框与第2板框之间,该待命位置位于腔室使加热辊部的至少一部分露出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77477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638035.0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宫腰
IPC: B41J11/00 , B41J29/3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墨干燥装置,其能使被喷出到树脂基材的墨干燥且是紧凑的。墨干燥装置具有热风干燥机(2)、热风供给部(3)和排气部(4),所述热风干燥机(2)包括干燥炉(20)、基材输送路径(21)和基材干燥用通道(22),所述基材输送路径(21)形成设置在所述干燥炉(20)内的涡旋状的路径,所述基材干燥用通道(22)为多个,向沿所述基材输送路径(21)输送的基材(15)的被喷有墨的表面吹送热风而加热墨,并且排出因墨被加热而产生的水蒸气,所述热风供给部(3)设置于所述干燥炉(20)外,形成为向所述基材干燥用通道(22)内供给热风的结构,所述排气部(4)设置于所述干燥炉(20)外,形成为经由所述基材干燥用通道(22)排出所述干燥炉(20)内的空气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075796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11307090.3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宫腰
IPC: B41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燥装置及具备该干燥装置的喷墨打印装置,该干燥装置不仅能使打印体干燥,还能充分抑制打印体本身发生卷曲或在打印体上产生折纹或皱褶。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燥装置(H)及具备该干燥装置(H)的喷墨打印装置(I),该干燥装置(H)具备:第1加热辊部(10)及第2加热辊部(20),其能引导打印体(X)并加热该打印体(X);第1加热部(11),其以与第1加热辊部(10)的外周面对置的方式设置;以及第2加热部(21),其以与第2加热辊部(20)的外周面对置的方式设置,打印体(X)被上游侧的第1加热辊部(10)引导后,被下游侧的第2加热辊部(20)引导,第2加热辊部(20)的设定温度高于第1加热辊部(10)的设定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14739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0291075.8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宫腰
IPC: B41J2/1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对记录头部在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本发明为一种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支撑固定记录头部的记录头固定部,安装有该记录头固定部的平移装置,以及安装有该平移装置的托架。平移装置将记录头固定部相对于托架沿X轴方向引导,下端部具有锥部的锥销和用于向一个方向推压的柱塞对向安装在托架上,锥销的锥部抵接于记录头固定部在X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记录头固定部在X轴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被柱塞向锥销侧推压,藉由使锥销上下移动,而使记录头固定部沿X轴方向平移,调节该记录头固定部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757966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11426002.1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宫腰
IPC: B41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利用高温进行加热后也能抑制鼓圈部相对于主体部错开的加热鼓及具有该加热鼓的喷墨打印装置。本发明为一种加热鼓及具有该加热鼓的喷墨打印装置,该加热鼓为引导并烘干长条状的媒介而具备圆筒状的主体部、安装在该主体部的两端的圆盘状的鼓圈部、以及安装在该鼓圈部的轴芯,其特征在于,在主体部的内周面的缘部设置有向周向延伸的缺口部,在比缺口部更靠近内部侧的主体部的内周面设置有向周向延伸的槽部,缺口部与槽部互相平行,鼓圈部嵌入缺口部中,爪部由限位件固定在鼓圈部,该爪部的钩挂部宽松地嵌合在槽部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364158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252490.3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宫腰
IPC: B41J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5/165 , B41J2/01 , B41J11/30 , B41J11/32 , B41J1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尽可能抑制被Z形折叠的连续纸张产生山形或谷形起伏的喷墨打印机及利用该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方法,以及能够避免中途卡纸地自动进行送纸且能够在尽可能避免产生山形或谷形起伏的状态下进行送纸的自动送纸方法。本发明为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具备:送纸部,其配置被Z形折叠的连续纸张;第1拉纸辊及第2拉纸辊,其用于输送该连续纸张;栓销牵引器,其用于确定该连续纸张的位置;变速马达,其用于向该连续纸张施加张力;打印部,其通过打印头向该连续纸张实施打印;以及排出部,其通过折页机对该连续纸张实施Z形折叠后将其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343714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110206536.5
申请日:2011-07-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宫腰
IPC: B41J2/01 , B41J25/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5/3088 , B41J25/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高精度且简便地进行间隙调节的喷墨记录装置。本发明为一种喷墨记录装置(100),其具备可在记录媒体(1)上进行记录的行式记录头(20)~(23)、收纳该行式记录头(20)~(23)的记录头盒(11)、以及抵接于该记录头盒(11)底部(11b)下表面的间隙调节凸轮(30)~(32),且其通过转动间隙调节凸轮(30)~(32),使得记录头盒(11)可在上下方向上微移。
-
公开(公告)号:CN10173891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0910224521.4
申请日:2009-11-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宫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61 , G03G2215/0629 , G03G2215/1657 , G03G2221/00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子照片打印机可以对应把连续纸用作被记录介质的高速性,在高速生产中也可以良好进行转印辊的表面的清理。在转印辊(2)的周围设有运载液供给装置(11),运载液供给装置通过与转印辊表面滚动连接的运载液供给辊(13),把运载液供给到向被记录介质(7)进行转印的转印位置与转印辊清理装置(12)间,而且转印辊清理装置由相对于转印辊的表面进行滑动摩擦旋转并施加了与转印辊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极性相反的偏压的清理辊(17)、与清理辊相比位于转印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并与转印辊的表面接触的表面刮板(18)、位于同样的下游侧并与转印辊的侧面接触的侧面刮板(19),和设置在清理辊的周围并与清理辊的表面接触的表面刮板(26)构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