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03985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680022112.0
申请日:2006-04-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友华
IPC: H01Q13/06
Abstract: 提供了超宽带、高性能和低成本的宽带天线。此宽带天线具有在将其展开于平面上时包含了与GND(10)共同形成脊形波导管开口断面结构形状的天线振子。此天线振子具有相当于脊形波导管的脊形部的脊形振子部(13)以及相当于脊形波导管壁部且从脊形振子部(13)延伸出的电磁波辐射用的辐射振子部(14)。还具有与脊形振子部(13)有相同形状和结构的相对的辅助振子(12)。辐射振子部(14)的终端设在GND(10)之上,在脊形振子部13的顶端上连接着馈电端子(100)。
-
公开(公告)号:CN101263632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0680033227.X
申请日:2006-08-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友华
Abstract: 可以在低成本提供超宽带和高性能天线。构成双圆柱脊形波导的开口截面结构的一部分的天线元在平面上展开。天线元具有调整与脊形部分相对应的天线特性的脊形元单元(21)、和用于电磁波辐射的辐射元单元(22)。基本上在脊形元单元(21)的顶端形成馈电端(24)。接地单元(23a,23b)保持在地电位并作为共面波导将馈电端(24)引到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263632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680033227.X
申请日:2006-08-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友华
Abstract: 可以在低成本提供超宽带和高性能天线。构成双圆柱脊形波导的开口截面结构的一部分的天线元在平面上展开。天线元具有调整与脊形部分相对应的天线特性的脊形元单元(21)、和用于电磁波辐射的辐射元单元(22)。基本上在脊形元单元(21)的顶端形成馈电端(24)。接地单元(23a,23b)保持在地电位并作为共面波导将馈电端(24)引到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203985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680022112.0
申请日:2006-04-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友华
IPC: H01Q13/06
Abstract: 提供了超宽带、高性能和低成本的宽带天线。此宽带天线具有在将其展开于平面上时包含了与GND(10)共同形成脊形波导管开口断面结构形状的天线振子。此天线振子具有相当于脊形波导管的脊形部的脊形振子部(13)以及相当于脊形波导管壁部且从脊形振子部(13)延伸出的电磁波辐射用的辐射振子部(14)。还具有与脊形振子部(13)有相同形状和结构的相对的辅助振子(12)。辐射振子部(14)的终端设在GND(10)之上,在脊形振子部13的顶端上连接着馈电端子(100)。
-
公开(公告)号:CN1934752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580009140.4
申请日:2005-03-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38 , H01Q1/2283 , H01Q1/36 , H01Q5/00 , H01Q5/357 , H01Q9/42 , H01Q13/206
Abstract: 一种折叠天线,通过在相对于接地导体膜(2)垂直的方向延伸,同时在与接地导体膜(2)平行的方向以Z字状折叠,由此形成多个折叠部(13、15、17),并且按照该折叠部间的部件(12、14、16、18)在接地导体膜(2)侧(供电端部(4)侧)短,随着远离接地导体膜(2)而加长的方式形成天线部件(1),并且,按照通过调整各部件的长度(L1~L3)和邻接部件间的间隔(d1、d2、d3),由此在两个以上的频带谐振,并在第一频带具有该频率的4%以上的相对带宽,在第二频带具有该频率的15%以上的相对带宽的方式形成天线部件(1)的折叠部。其结果,在例如2.4~2.5GHz和5~6GHz这样的两个以上的多频带,由一个折叠天线实现宽频带天线。
-
公开(公告)号:CN1666380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03815516.8
申请日:2003-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23/00 , H01Q1/38 , H01Q9/0407
Abstract: 一种内置滤波器的天线,一面形成导电体膜的介质薄片(31),被至少构成1个滤波器(2)地层叠,形成层叠介质块(3)。再在该层叠介质块(3)上固定设置辐射元件(1),使辐射元件(1)与滤波器(2)的一个电极电连接。滤波器(2)的另一个电极,通过通路孔插塞33及布线34,被导出层叠介质块(3)的搭载面B(与被搭载的电路基板相对的面),与设置在将该搭载面B上的给电端子电极(4)电连接。其结果,可以得到即使直接搭载到电路基板上,在电路基板上的电子电路和天线的给电端子电极之间也不会相互干涉,在提高隔离特性的同时,还能提高收发特性的结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