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拉手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22411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880006061.1

    申请日:2008-02-26

    Inventor: 山口惠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B9/082 E05B3/04 E05B15/02 E05B63/08

    Abstract: 门拉手装置,具备:埋设于门的端面内且具有通常向从门端面突出的卡合位置被施力的插锁的插锁单元;在左右贯通插锁单元的状态下向门的两侧面突出的拉手轴;与拉手轴的两端结合并通过克服作用力的转动操作而依靠拉手轴使插锁退避至卡合解除位置的拉手;以及,拉手用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制动机构由缓冲器单元构成,该缓冲器单元具有与拉手轴一体地转动的转动件、以及划分将该转动件的周围部与粘性流体一起配置的空间的外壳和盖部件,并且,盖部件兼作配置在最外侧且不能目视地覆盖内侧的装饰用的拉手盖。

    订缀用具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21243A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200410096300.0

    申请日:200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在确保锁部强度的同时,提高伴随着连接动作,解除锁部操作的引导功能,其中锁部使保持合订薄片的薄片保持体的连接部可拆卸地锁止。此外,切实地避免由过大外力造成的变形而损害引导功能的不利情况。本发明是将随着薄片保持体的连接动作而进行后退动作的引导片(43)与停止薄片保持体连接轴(21)用的锁片(26)分别设置,将引导片与锁片一体化设置,通过与引导片联动,使锁片后退至解锁位置处。此外,在锁片锁止连接轴的连接状态下,相对锁片设定引导片的相对位置,使得连接轴的脱离力不直接作用在引导片上。

    文件夹用订缀用具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621242A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200410096295.3

    申请日:200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订缀用具相对封面面板的安装、取下操作简单,并且取下后的处理也容易的结构。本发明是在将封面面板(1)和订缀用具的基体(5)结合的钳部(8)上设置脚部(31),该脚部(31)通过分别设置在基体和封面面板上的安装孔(32、33)、由弹性变形的复原而防止脱落,所述基体侧的安装孔(32)形成为仅在沿中心轴周围预定角度位置处、允许在复原状态下的所述弹性停止部通过的形状,所述封面面板侧的安装孔(33)形成为限制在复原状态下的所述弹性停止部通过的形状。特别是脚部在安装孔的径向上具有可伸缩的一对弹性停止片(43),在基体侧的安装孔形成为在圆孔的直径方向上具有两个缺口(35)的形状,在封面面板侧的安装孔形成为在圆孔的半径方向上具有一个缺口(36)的形状。

    转动体的制动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67222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080052024.1

    申请日:2010-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3/023 B60N3/026 F16F9/12 Y10T16/50 Y10T16/513

    Abstract: 具备:使旋转阻尼器的可动侧部分在其旋转中心相对于基座能够旋转地配合的配合机构;相对于转动体固定可动侧部分的第一固定机构;以及相对于基座固定旋转阻尼器的固定侧部分的第二固定机构。配合机构由轴突起和接受部构成,所述轴突起设在可动侧部分及基座的任意一方侧,所述接受部设在所述可动侧部分及基座的另一方侧并从与所述旋转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接受该轴突起,与接受部连续的轴突起的导入路在接受该轴突起之际,通过弹性变形而向与所述旋转轴正交的方向扩展。

    转动体的制动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6722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80052024.1

    申请日:2010-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3/023 B60N3/026 F16F9/12 Y10T16/50 Y10T16/513

    Abstract: 具备:使旋转阻尼器的可动侧部分在其旋转中心相对于基座能够旋转地配合的配合机构;相对于转动体固定可动侧部分的第一固定机构;以及相对于基座固定旋转阻尼器的固定侧部分的第二固定机构。配合机构由轴突起和接受部构成,所述轴突起设在可动侧部分及基座的任意一方侧,所述接受部设在所述可动侧部分及基座的另一方侧并从与所述旋转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接受该轴突起,与接受部连续的轴突起的导入路在接受该轴突起之际,通过弹性变形而向与所述旋转轴正交的方向扩展。

    具备旋转体的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83142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0980112101.5

    申请日:2009-0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7/10 B60R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备旋转体的装置。该装置具备至少在基准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转动地组装在支撑体上的旋转体,并构成为能够在该展开位置对旋转体或支撑体进行利用。对处于展开位置侧的旋转体作用向基准位置复原转动方向的作用力,并且具备使该旋转体在复原转动过程中从展开位置至预定中间位置的转速,与从该预定中间位置至基准位置的转速不同的速度切换装置。

    旋转减震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29119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680056247.9

    申请日:2006-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12

    Abstract: 一种旋转减震器,通过防止过度地压缩在装配时混入壳体内的空气,从而即使转子向两个方向旋转,也可防止由于混入壳体内的空气引起的异常音的产生,并且,通过将空气停留捕获在固定部位而减小对产生转矩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小转矩的不均匀。具备:外壳(11,51);收容于该外壳内(11,51)的硅油(21);转子(31),收放于外壳(11,51)内,在从外壳(11,51)突出的轴部(32)上设置有在外壳(11,51)内的硅油(21)中移动的阻力部(36);以及O形圈(61),防止从轴部(32)与外壳(51)之间泄露硅油(21),在与阻力部(36)对置的外壳(51)的内面上设置有圆周槽(54)。

    具备旋转体的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83142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0980112101.5

    申请日:2009-0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7/10 B60R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备旋转体的装置。该装置具备至少在基准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转动地组装在支撑体上的旋转体,并构成为能够在该展开位置对旋转体或支撑体进行利用。对处于展开位置侧的旋转体作用向基准位置复原转动方向的作用力,并且具备使该旋转体在复原转动过程中从展开位置至预定中间位置的转速,与从该预定中间位置至基准位置的转速不同的速度切换装置。

    门拉手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22411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0880006061.1

    申请日:2008-02-26

    Inventor: 山口惠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B9/082 E05B3/04 E05B15/02 E05B63/08

    Abstract: 门拉手装置,具备:埋设于门的端面内且具有通常向从门端面突出的卡合位置被施力的插锁的插锁单元;在左右贯通插锁单元的状态下向门的两侧面突出的拉手轴;与拉手轴的两端结合并通过克服作用力的转动操作而依靠拉手轴使插锁退避至卡合解除位置的拉手;以及,拉手用的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制动机构由缓冲器单元构成,该缓冲器单元具有与拉手轴一体地转动的转动件、以及划分将该转动件的周围部与粘性流体一起配置的空间的外壳和盖部件,并且,盖部件兼作配置在最外侧且不能目视地覆盖内侧的装饰用的拉手盖。

    订缀用具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97000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410096300.0

    申请日:200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在确保锁部强度的同时,提高伴随着连接动作,解除锁部操作的引导功能,其中锁部使保持合订薄片的薄片保持体的连接部可拆卸地锁止。此外,切实地避免由过大外力造成的变形而损害引导功能的不利情况。本发明是将随着薄片保持体的连接动作而进行后退动作的引导片(43)与停止薄片保持体连接轴(21)用的锁片(26)分别设置,将引导片与锁片一体化设置,通过与引导片联动,使锁片后退至解锁位置处。此外,在锁片锁止连接轴的连接状态下,相对锁片设定引导片的相对位置,使得连接轴的脱离力不直接作用在引导片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