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起部形成方法、突起部形成系统及具有突起部的金属零组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624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80035942.4

    申请日:2019-05-29

    Inventor: 关正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突起部形成方法、突起部形成系统及具有突起部的金属零组件的制造方法,在使用于各种装置的零组件或集电端子等具有突起部的金属板或金属棒中,不会伴随金属板的薄壁化或金属棒的细径化,可通过加压成形简便地形成实心状的突起部。以借着支撑模及推压模夹持金属制的工件固定的状态,从相对于在工件的一面欲形成的突起部的直立方向呈垂直或倾斜的方向将工件的外形周边端部剖面,使用推压用模具或推压用支架通过加压成形以工件的金属的低于软化点的温度进行推压,并借着使工件的金属塑性流动于支撑模及上述推压模的至少其中一方所设置的贯穿孔的内部形成金属的实心状的突起部,以作为相对于突起部成为凹模的凹部。

    突起部形成方法、突起部形成系统及具有突起部的金属零组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62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980035942.4

    申请日:2019-05-29

    Inventor: 关正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突起部形成方法、突起部形成系统及具有突起部的金属零组件的制造方法,在使用于各种装置的零组件或集电端子等具有突起部的金属板或金属棒中,不会伴随金属板的薄壁化或金属棒的细径化,可通过加压成形简便地形成实心状的突起部。以借着支撑模及推压模夹持金属制的工件固定的状态,从相对于在工件的一面欲形成的突起部的直立方向呈垂直或倾斜的方向将工件的外形周边端部剖面,使用推压用模具或推压用支架通过加压成形以工件的金属的低于软化点的温度进行推压,并借着使工件的金属塑性流动于支撑模及上述推压模的至少其中一方所设置的贯穿孔的内部形成金属的实心状的突起部,以作为相对于突起部成为凹模的凹部。

    金属端部剖面外周的加工方法及通过该加工方法所获得的金属零件与其他构件的接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7281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80005072.2

    申请日:2016-01-05

    Inventor: 关正克

    Abstract: 提供一种金属端部剖面外周的加工方法,是在金属棒或金属管的端部、金属棒或金属管的缩径端部、及金属管的毂孔成形部的任一者的剖面周边,能沿金属棒或金属管的长度方向轻易地形成平滑且均一的深沟槽、深凹部以及凸缘的至少任一者,并提供通过该加工方法所获得的金属零件与其他构件的接合方法。本发明的加工方法的特征在于,连续反复多次使用劈裂冲头的冲压成形操作而使劈裂进展,该劈裂冲头的前端部具有锐利的刀锋,该刀锋具有与前述金属端部的剖面外形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形状且其直径比前述剖面的外径更小,为了控制每当进行各冲压成形操作时所产生的金属的龟裂深度,将用来挟持金属棒的外侧或金属管的内侧及外侧的压模当中的至少一侧的压模的位置按照劈裂部分的距离而进行移动。

    金属端部剖面外周的加工方法及通过该加工方法所获得的金属零件与其他构件的接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7281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80005072.2

    申请日:2016-01-05

    Inventor: 关正克

    Abstract: 提供一种金属端部剖面外周的加工方法,是在金属棒或金属管的端部、金属棒或金属管的缩径端部、及金属管的毂孔成形部的任一者的剖面周边,能沿金属棒或金属管的长度方向轻易地形成平滑且均一的深沟槽、深凹部以及凸缘的至少任一者,并提供通过该加工方法所获得的金属零件与其他构件的接合方法。本发明的加工方法的特征在于,连续反复多次使用劈裂冲头的冲压成形操作而使劈裂进展,该劈裂冲头的前端部具有锐利的刀锋,该刀锋具有与前述金属端部的剖面外形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形状且其直径比前述剖面的外径更小,为了控制每当进行各冲压成形操作时所产生的金属的龟裂深度,将用来挟持金属棒的外侧或金属管的内侧及外侧的压模当中的至少一侧的压模的位置按照劈裂部分的距离而进行移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