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69528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0202805.8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C18/3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在将缸体和侧板一体形成的叶片型压缩机中实现既抑制叶片的倾斜又容易加工的简单构造。底壁部(13a)和缸体部(14)一体形成。后侧板(15)固定于缸体部(14)的开放端部(14e)。形成有连通吸入通路和压缩室的第1吸入孔(23)和第2吸入孔(27)。第1吸入孔(23)在离开底壁部(13a)的后方面(13s)的位置处贯通缸体部(14)。第2吸入孔(27)相对于第1吸入孔(23)设置在底壁部(13a)的相反侧,并由缸体部(14)的开放端部(14e)和后侧板(15)划分出。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28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145006.2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C18/344 , F04C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446 , F04C29/0021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能容易地将叶片背压室中产生了的背压在其他叶片背压室再利用的叶片式压缩机。在叶片式压缩机中,第1背压供给孔(15e1)、第2背压供给孔(15e2)、第1背压槽(15a1)及第2背压槽(15a2)在周向上互相分离地设置于后侧板(15)的端面(15s)。第1背压供给孔能将积存于排出区域(35)内的润滑油向连通于该背压供给孔(15e1)的叶片背压室(41)供给。第1背压槽能与2个以上的叶片背压室同时相对。在后侧板的端面,以从第1背压槽及第2背压槽分离而与第1背压槽及第2背压槽不连通的方式形成有使第1背压供给孔与第2背压供给孔连通的调整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27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138351.3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C18/344 , F04C2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部件数且能够简化组装的叶片型压缩机。在后侧板(50)贯通形成有构成将排出室(35a)与背压室(41)连通的导压路的一部分的导压通道(53)。排出阀板(60)具有对将压缩室和排出室(35a)连通的通路进行开闭的第1簧片阀部和对导压通道(53)进行开闭的第2簧片阀部(63)。
-
公开(公告)号:CN10726954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192146.4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C2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压缩机的阀装置以及压缩机,能够顺畅地开闭排出孔。排出孔(31)形成为在阀体(50)的宽度方向上具有长尺寸(D1)的长孔状。安装有阀体(50)的安装部(41)从安装面(142b)突出的高度比形成有排出孔(31)的孔形成部(42)从安装面(142b)突出的高度大。连结对排出孔(31)的排出侧开口进行开闭的阀部(51)和安装于安装部(41)的固定部(53)的连结部(52)的宽度比阀部(51)以及固定部(53)的宽度小。在安装部(41)与孔形成部(42)之间形成的台阶部的缘部(41e)位于连结部(52),并成为阀体(50)关闭时的支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75337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310487698.X
申请日:2013-10-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C18/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叶片式压缩机,能够减少部件件数且实现轻型化,并且简化组装工序。叶片式压缩机具备:壳体组装体,其在内部配置有叶片以及转子,来构成压缩室;外壳,其在内部收纳壳体组装体并且在内周面形成有环状槽;以及簧环,其配置于环状槽,壳体组装体配置于外壳内并且通过簧环来维持相对于外壳的收纳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5736370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10983395.6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C18/344 , F04C2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446 , F04C29/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叶片式压缩机,该叶片式压缩机包括筒形容置部和油分离部,该油分离部容置在筒形容置部中并且具有油分离空间,在排放通道中的制冷剂在油分离空间中旋动以将包含在制冷剂中的油分离出来。油分离部包括第一构件和叠置在第一构件上的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具有底壁和从底壁沿旋转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周壁。第一构件的周壁在底壁的相反侧上具有其中形成有多个凹槽的端部,并且通过第二构件覆盖凹槽来形成多个引入通道,排放通道中的制冷剂通过所述多个引入通道被引入的油分离空间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963153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010277965.7
申请日:2010-07-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C1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16 , F04C2/123 , F04C11/005 , F04C1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螺杆转子,其用于螺杆泵,该螺杆泵通过一对在转子壳体中相互啮合的螺杆转子的旋转泵送流体。该螺杆转子包括用于泵吸入侧的多头螺纹部分和用于泵排放侧的单头螺纹部分。该螺杆转子如此形成以致于多头螺纹部分的齿廓通过垂直于螺杆转子的旋转轴线的边界面连接到单头螺纹部分的齿廓上。第一曲线段在边界面中与第三曲线段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169813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35448.3
申请日:2011-01-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L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氢气的排气效率的氢气的排气方法以及真空泵装置。真空泵装置S的构成为:主泵(10)、第二辅助泵(27)以及第一辅助泵(55)串联连接,并且在排气通路中的氢气的排气方向上,第一辅助泵(55)以及第二辅助泵(27)配置在主泵(10)的上游侧。在真空泵装置(S)的驱动过程中,来自半导体制造装置的氢气最先被吸入的第一辅助泵(55)的排气口(56b)处,经由导入口(56c)以及导入管(70)供给粘性率高于氢气的氮气,利用该氮气的粘性来提高氢气的输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4622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300732.2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C18/344 , F04C29/02 , F04C2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向各背压室内合适地供给润滑油并且能够抑制各背压室内的润滑油向排出室内逆流且能够合适地抑制颤振及来自压缩室的制冷剂的泄漏的叶片型压缩机。在本发明的叶片型压缩机中,背压供给机构(50)具有第1供给路(3e)、中间室(3f)、供给室(3g)、第2供给路(3h)及第1旋转路(81a)。中间室(3f)和供给室(3g)在驱动轴心(O)方向上互相分离。在该叶片型压缩机中,通过驱动轴(8)的旋转,第1供给路(3e)与中间室(3f)之间、中间室(3f)与供给室(3g)之间及供给室(3g)与第1~5背压室(16a~16e)之间的至少1个成为非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8691767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286997.X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C18/344 , F04C29/02
Abstract: 一种叶片型压缩机,具备:具有缸部(14)的外壳(11);与缸部(14)一起形成缸室(14d)的侧板(15);以及有底状的盖部(36),其设置有在内部划分出油分离室(36s)的隔壁。在侧板(15)与上述隔壁之间划分有排出室(35a)、储油室(35b)、以及供给室(70),该供给室(70)设置于排出室(35a)与储油室(35b)之间,以与形成于侧板(15)的通孔相对的方式向背压室(41)供给润滑油,并且,在侧板(15)与上述隔壁之间设置有划分出所述各室的密封部件(50)。在上述隔壁设置有连通排出室(35a)与油分离室(36s)的连通通路(36k)和连通油分离室(36s)与储油室(35b)的油通路(36v)。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