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2595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32657.1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03 , F21L4/00 , H01L51/5212 , H01L51/5225 , H01L2251/53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照明装置。根据一个实施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以及有机发光层。第一电极包括第一主表面,并且是透光的。第二电极在平行于第一主表面的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平行于第一主表面且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是彼此分隔开的。第二电极的透光率低于第一电极的透光率。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线与每个第二电极的侧表面之间沿第二方向的距离沿着第一方向连续地增大和减小。上述侧表面与第一主表面不平行。有机发光层被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325954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10342747.6
申请日:2012-09-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2 , H01L51/52 , H01L51/5212 , H01L51/5225 , H01L51/5275 , H01L2251/5323 , H01L2251/53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照明设备、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根据一个实施例,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主面的第一电极;与第一主面的一部分相对的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具有与第二主面相对的第三主面、以及与第三主面相对的一侧上的第四主面的光学层。第四主面包括与第二电极重叠的第一区域、以及不与第二电极重叠的第二区域。第四主面包括设置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凹凸部、以及设置在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凹凸部。平面化层设置在第二区域上,并且掩埋第二凹凸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208590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10586501.3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 , F21L4/00 , H01L51/5212 , H01L51/5225 , H01L51/5268 , H01L51/56 , H01L2251/53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照明装置、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根据一个实施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极、互连层、有机发光层、以及光散射层。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互连层电连接到第一电极。第三部分在投影到平面时覆盖互连层。第一和第二部分不覆盖互连层。第二电极覆盖第二部分并且不覆盖第一和第三部分。有机发光层设置在第二部分和第二电极之间。第二部分设置在光散射层的第四部分和第二电极之间。光散射层的第五部分覆盖互连层。光散射层在投影到平面时不覆盖第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2683615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069172.5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4 , H01L27/3206 , H01L51/5016 , H01L51/50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使用其的显示装置和照明装置。提供能够不管其T1能量地使用荧光性蓝色发光材料的、能够获得高发光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包括:相互间隔配置的阳极(12)和阴极(17)构成的一对电极和配置在所述一对电极间的发光层(14),该发光层(14)包括,包括主体材料和荧光性蓝色发光材料的位于所述阳极侧的蓝色发光层(14a)、和包括主体材料与磷光性绿色发光材料和/或磷光性红色发光材料的位于所述阴极侧的绿色和红色发光层(14b)。
-
公开(公告)号:CN104620404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80047158.8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L51/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75 , H01L51/0096 , H01L51/5221 , H01L51/5231 , H01L51/5262 , H01L51/5268 , H01L2251/558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例,发光元件(1)包括第一电极(10)、第二电极(20)、以及发光层(30)。第二电极(20)与第一电极相对地提供。发光层被提供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第二电极包括多个层(21,22)。该多个层中的每一个层包括从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者:Al、Al合金、Ag、Ag合金、碱金属、以及碱土金属,并且彼此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2683606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060113.1
申请日:2012-03-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03 , H01L51/5268 , H01L51/5275 , H01L51/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根据一实施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透明衬底、中间层、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中间层包括多个微粒子和平坦化层。微粒子附着于透明衬底的主表面。平坦化层覆盖微粒子并具有与微粒子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平坦化层是透明的。第一电极设置在中间层上。第一电极是透明的。有机发光层设置在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设置在有机发光层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51924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810146654.3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发电系统。将热发电系统低成本化,提高发电效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发电系统利用来自凝汽器的排热而进行发电,在所述凝汽器中,循环水通过在高温部和低温部流动而与水蒸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热发电系统具备:第1温水排出管路,其将经过高温部后的循环水排出;循环水循环管路,其供来自水中的循环水进行循环;和热发电单元,其利用在第1温水排出管路中流动的循环水的温度与在循环水循环管路中流动的循环水的温度的温度差而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02683610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110261528.0
申请日:2011-09-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12 , H01L51/5072 , H01L51/5275 , H05B33/14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透明电极、金属电极、有机发光层和中间层。透明电极相对于可见光是透射的。金属电极相对于可见光是反射的。有机发光层被设置在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发射包括可见光的波长成分的光。中间层在有机发光层和金属电极之间接触金属电极和有机发光层并且相对于可见光是透射的。中间层的厚度是60纳米以上并且小于200纳米。有机发光层对可见光的折射率比中间层对可见光的折射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325955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032657.1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03 , F21L4/00 , H01L51/5212 , H01L51/5225 , H01L2251/53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照明装置。根据一个实施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以及有机发光层。第一电极包括第一主表面,并且是透光的。第二电极在平行于第一主表面的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平行于第一主表面且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是彼此分隔开的。第二电极的透光率低于第一电极的透光率。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线与每个第二电极的侧表面之间沿第二方向的距离沿着第一方向连续地增大和减小。上述侧表面与第一主表面不平行。有机发光层被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802296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164774.9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0896 , H05B33/08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元件、驱动电路以及驱动停止电路。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备:第1电极、配置于所述第1电极上的发光层以及配置于所述发光层上的第2电极。驱动电路通过对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供给驱动电流,从而驱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当所述驱动电流的值低于规定值时,驱动停止电路停止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驱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