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21603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610004743.1
申请日:2006-02-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光洋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387 , F16D3/405 , Y10T403/4605 , Y10T403/4611 , Y10T403/4617 , Y10T403/4621 , Y10T403/535 , Y10T403/581 , Y10T403/587
Abstract: 一种万向联轴节用误组装防止件,万向联轴节(P)用误组装防止件(7),可防止旋转轴(1)在未插入万向联轴节(P)的叉主体(5)的筒状部(8)的轴方向上的正常位置的状态下通过螺栓(6)的紧固而被固定在筒状部上的情况。误组装防止件(7)具有:固定在叉主体上的固定部(75)、配置在筒状部的缝隙(11)内的阻止部(76)和驱动阻止部(76)的驱动部(77)。阻止部(76)可移位到能够阻止螺栓的端部(6a)穿过叉主体的第2组合片(13)的螺纹孔(15)内的阻止位置及阻止解除位置。驱动部(77),在被插入于筒状部(8)的轴方向上的正常位置的旋转轴的端部(1a)推压时,将阻止部(76)移位到阻止解除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114927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280069281.5
申请日:2012-0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Inventor: 小泽健彦
IPC: F16L3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3/03 , B21D53/36 , Y10T24/1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管夹及其制造方法,其使两端部的夹紧操作容易进行。软管夹(H1)被形成为,将带状的板材(1)弯曲为环状,且具有:第一端部(5),其具有第一夹紧操作面(9);第二端部(6),其具有第二夹紧操作面(15)。在第一夹紧操作面(9)的靠长边方向中央的位置处,开口有通孔(7)。在进行环状的弯曲时,通过使第二夹紧操作面(15)中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所配置的扩大区域(19)经由弯曲沿(20)而相对于基部区域(18)而被弯曲,从而使第二夹紧操作面(15)被设为向宽度方向收缩的状态,由此在该状态下可进入通孔(7)。在被弯曲为环状之后,第二夹紧操作面(15)的扩大区域(19)通过弯曲沿(20)而被折回,从而整体被恢复至扩宽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4114927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280069281.5
申请日:2012-0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Inventor: 小泽健彦
IPC: F16L3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3/03 , B21D53/36 , Y10T24/1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管夹及其制造方法,其使两端部的夹紧操作容易进行。软管夹(H1)被形成为,将带状的板材(1)弯曲为环状,且具有:第一端部(5),其具有第一夹紧操作面(9);第二端部(6),其具有第二夹紧操作面(15)。在第一夹紧操作面(9)的靠长边方向中央的位置处,开口有通孔(7)。在进行环状的弯曲时,通过使第二夹紧操作面(15)中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所配置的扩大区域(19)经由弯曲沿(20)而相对于基部区域(18)而被弯曲,从而使第二夹紧操作面(15)被设为向宽度方向收缩的状态,由此在该状态下可进入通孔(7)。在被弯曲为环状之后,第二夹紧操作面(15)的扩大区域(19)通过弯曲沿(20)而被折回,从而整体被恢复至扩宽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0540931C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610004743.1
申请日:2006-02-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光洋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387 , F16D3/405 , Y10T403/4605 , Y10T403/4611 , Y10T403/4617 , Y10T403/4621 , Y10T403/535 , Y10T403/581 , Y10T403/587
Abstract: 一种万向联轴节用误组装防止件,万向联轴节(P)用误组装防止件(7),可防止旋转轴(1)在未插入万向联轴节(P)的叉主体(5)的筒状部(8)的轴方向上的正常位置的状态下通过螺栓(6)的紧固而被固定在筒状部上的情况。误组装防止件(7)具有:固定在叉主体上的固定部(75)、配置在筒状部的缝隙(11)内的阻止部(76)和驱动阻止部(76)的驱动部(77)。阻止部(76)可移位到能够阻止螺栓的端部(6a)穿过叉主体的第2组合片(13)的螺纹孔(15)内的阻止位置及阻止解除位置。驱动部(77),在被插入于筒状部(8)的轴方向上的正常位置的旋转轴的端部(1a)推压时,将阻止部(76)移位到阻止解除位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