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汽车后背门外板拉延工艺面造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93167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10518306.9

    申请日:2019-06-15

    Abstract: 本发明SUV汽车后背门外板拉延工艺面造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有凹坑形状位置a、b、c、d处的凹坑侧壁处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放大,凸模与凹模在凹坑侧壁处的间隙为料厚t加大0.3 mm,(2)全周压料面g区域做强压处理,强压数值为0.05mm;四个角落f区域处,凹模与压边圈的间隙从t‑0.05增大到2mm,并逐渐过渡;(3)车牌安装位两端与两个尾灯安装位上下交界处h、k、i、j区域做强压处理,强压数值为0.05mm,(4)拉延凸模和凹模的所有工艺型面数据在X、Y、Z方向上的尺寸均放大万分之六,(5)根据在冲压机上的拉延过程模拟,对拉延凸模进行挠度补偿。本发明解决产品在拉延成形过程中,因抗凹性不足产生的起皱、开裂、凹坑等表面质量缺陷。

    SUV汽车后背门外板拉延工艺面造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93167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18306.9

    申请日:2019-06-15

    Abstract: 本发明SUV汽车后背门外板拉延工艺面造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有凹坑形状位置a、b、c、d处的凹坑侧壁处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放大,凸模与凹模在凹坑侧壁处的间隙为料厚t加大0.3 mm,(2)全周压料面g区域做强压处理,强压数值为0.05mm;四个角落f区域处,凹模与压边圈的间隙从t-0.05增大到2mm,并逐渐过渡;(3)车牌安装位两端与两个尾灯安装位上下交界处h、k、i、j区域做强压处理,强压数值为0.05mm,(4)拉延凸模和凹模的所有工艺型面数据在X、Y、Z方向上的尺寸均放大万分之六,(5)根据在冲压机上的拉延过程模拟,对拉延凸模进行挠度补偿。本发明解决产品在拉延成形过程中,因抗凹性不足产生的起皱、开裂、凹坑等表面质量缺陷。

    一种机械式椭圆仪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94339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794945.5

    申请日:2014-12-19

    Abstract: 本发明机械式椭圆仪,涉及一种绘图仪,包括机架、定轴、大齿轮、齿条、螺旋弹簧、动轴、小齿轮、移动框、带笔夹移动条,大齿轮与小齿轮的传动比为1/2,机架上设有可供齿条穿过的滑槽,定轴连接在机架的一端,大齿轮固定连接在定轴上并与齿条相啮合,在定轴安装大齿轮位置的下侧设有突出定轴外表面的定位突台,螺旋弹簧套在定轴外并抵定位突台与大齿轮之间,动轴连接在远离定轴一端的机架上,小齿轮固定连接在动轴上并与齿条相啮合,移动框连接在动轴的底端,移动框设有可将带笔夹移动条套在其中的通槽,带笔夹移动条一端套在移动框的通槽中,带笔夹移动条的另一端设有画笔定位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画图准确性高的优点。

    一种可折叠学习椅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87824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74100.3

    申请日:2015-02-12

    Abstract: 本发明之一种可折叠学习椅,包括坐板、椅脚架、椅子架和靠背,所述椅脚架包括椅脚架Ⅰ、椅脚架Ⅱ、滑杆、弹簧和转轴装置,所述椅子架包括椅子侧板Ⅰ、椅子侧板Ⅱ、前固定杆、后固定杆和凹槽板,所述学习椅包括活动桌面,所述活动桌面通过桌面调整装置与椅子相连接成一体。本发明之一种可折叠学习椅运用杆系等结构,通过合理设置各杆件、板的不同组合关系,巧妙实现桌椅一体化、椅子可升降、可折叠等功能,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椅子的升降调整装置,来调节椅子桌面高度,还可通过调节桌面角度和远近,达到最佳的用眼看书状态,在不使用学习椅时,还可以把它折叠起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省空间,适合在广大校园内推广使用。

    带有天窗的汽车顶盖的冲压工艺型面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93171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0518313.9

    申请日:2019-06-15

    Abstract: 本发明带有天窗的汽车顶盖的冲压工艺型面补偿方法,其中带有天窗的汽车顶盖冲压包括以下四道工序:第一工序为拉延,第二工序为修边、冲孔、侧整形,第三工序为修边、翻边、整形,第四工序为修边、冲孔、侧冲孔、侧整形、向上翻边;冲压工艺型面补偿方法是对第一工序至第三工序的模具型面进行补偿,采用本发明方法,通过前期CAE分析,对冲压工艺型面补偿,在工艺设计阶段制定工艺补偿方案,大大减少模具调试工作量,缩短顶盖这一类复杂覆盖件模具的交模周期,降低模具开发成本,提高大型覆盖件模具的品质。

    一种外圆柱倒角机床及其夹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1479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98230.X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一种外圆柱倒角机床,包括铣刀、拖板、主电机和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包括驱动轮Ⅰ、驱动轮Ⅱ、圆周进给输入齿轮、驱动齿轮Ⅰ、驱动齿轮Ⅱ、气缸、压轮和进给电机;所述压轮与驱动轮Ⅰ、驱动轮Ⅱ水平面上呈三角形排列,所述压轮、驱动轮Ⅰ和驱动轮Ⅱ用于共同压紧工件;所述压轮通过压轮轴与气缸的伸缩杆端部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轮Ⅰ通过轴Ⅰ与驱动齿轮Ⅰ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Ⅱ通过轴Ⅱ与驱动齿轮Ⅱ固定连接;所述圆周进给输入齿轮分别与驱动齿轮Ⅰ、驱动齿轮Ⅱ啮合;所述进给电机的进给电机输出轴与圆周进给输入齿轮固定连接;铣刀有两个,分别位于工件的两端。本机床倒出的角大小均匀,并且可同时进行加工圆柱体的两端倒角,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新型侧入式摘果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3869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10566.X

    申请日:2018-0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D4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侧入式摘果器,属于农用器械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新型侧入式摘果器,包括:压条、静刀片、垫块、静刀片压紧块、刀头、弹簧、基座、操作手杆、上膛结构、盖板、基座臂、刀头卡扣、动刀片、动刀片紧压块,其特征在于压条两端活动连接于基座臂上表面顶端,静刀片压紧块一端固定连接于基座臂顶端内侧,垫块下端与静刀片压紧块另一端上表面活动连接,刀头一端与基座臂中部内侧滑动连接,动刀片紧压块一端与刀头内部底侧活动连接,弹簧一端与刀头外部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与基座内侧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新型侧入式摘果器,方便采摘时定位,工作可靠方便,可自由拆装组合,携带方便,成本低,操作简单,效率高,适应各种工作环境。

    工件自动调头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9683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517802.1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一种工件自动调头装置,该工件自动调头装置安装在机床的中托板上,所述工件自动调头装置包括电机、蜗杆、蜗轮和夹套;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蜗杆旋转,蜗杆带动蜗轮旋转,所述夹套安装在蜗轮上与蜗轮一起旋转。所述夹套上设有与待加工件形状和尺寸均相吻合的套孔和弹簧夹头,所述弹簧夹头卡接在弹簧夹头套的内部,所述弹簧夹头套安装在套孔的内壁上;所述弹簧夹头套内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与套孔贯通;所述弹簧夹头置于弹簧夹头套的空腔内;所述弹簧夹头套的空腔内部还设置有一弹簧,所述弹簧夹头的一端与弹簧连接,其另一端可伸出空腔与工件相接触。该工件自动调头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方便、工件调头快的优点。

    组合机械传动教具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64102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298029.2

    申请日:2014-06-26

    Abstract: 一种组合机械传动教具,涉及一种教具,包括N块底板、机械传动装置、用于连接相邻两块底板的搭扣和用于连接机械传动装置与底板的可调支架,所述的底板上端面开设有T型槽,底板的下端面设有与搭扣相对应的卡位槽,所述的可调支架由支架、活动支架和定位销组成,所述的支架上开设有盲孔和供定位销定位的定位孔,所述的活动支架插入支架的盲孔中并通过定位销定位,所述的支架下端设有与T型槽相对应的T型安装键,所述的活动支架上端设有用于安装机械传动装置的安装孔。本发明可以组合成单一的传动机构,又可以组合成一个大型的多功能的传动装置。本发明无需工具就能快速进行手动装拆,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

    带有天窗的汽车顶盖的冲压工艺型面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9317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18313.9

    申请日:2019-06-15

    Abstract: 本发明带有天窗的汽车顶盖的冲压工艺型面补偿方法,其中带有天窗的汽车顶盖冲压包括以下四道工序:第一工序为拉延,第二工序为修边、冲孔、侧整形,第三工序为修边、翻边、整形,第四工序为修边、冲孔、侧冲孔、侧整形、向上翻边;冲压工艺型面补偿方法是对第一工序至第三工序的模具型面进行补偿,采用本发明方法,通过前期CAE分析,对冲压工艺型面补偿,在工艺设计阶段制定工艺补偿方案,大大减少模具调试工作量,缩短顶盖这一类复杂覆盖件模具的交模周期,降低模具开发成本,提高大型覆盖件模具的品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