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电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42059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080063067.X

    申请日:201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方形电池,其是将由第1极的极板和第2极的极板隔着多孔质绝缘体卷绕而构成的电极组(3)与电解液一同收纳在电池壳体(1)内而成的方形电池,其中,连接在所述第1极的极板上的引线(9L)被连接在作为第1极的外部端子的所述电池壳体上,连接在所述第2极的极板上的引线(11L)经由设置在密封所述电池壳体的开口的封口板(15)与所述电极组之间的连接板(31)而被连接在设置在所述封口板上的第2极的外部端子(25)上,所述电池壳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以往的所述方形电池在从电池壳体的长边方向外侧施加某一定的载荷时发生变形并且电池发热,特别是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因而存在达到过热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所述方形电池中将电池壳体的长边方向的至少一端上的电池壳体(1)与连接板(31)的间隔设定为在电池壳体的短边方向上的电池壳体的宽度的1/2以下等,谋求解决上述问题。

    锂离子二次电池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82972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80027670.1

    申请日:2012-04-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提高针对由钉扎或压坏导致的内部短路的安全性的、高容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包含正极集电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1)和包含负极集电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6)夹着隔离体(11)卷绕而成的电极组。正极集电体露出部(4)与负极集电体露出部(9)夹着隔离体(11)相对地卷绕而成的部分即异极集电体相对部(23)在电极组中设置1周以上,正极集电体露出部(4)之间或负极集电体露出部(9)之间直接或者夹着隔离体(11)地相互相对地卷绕而成的部分即同极集电体相对部(22)在电极组中设置1周以上。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21438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880007795.5

    申请日:2018-02-08

    Inventor: 远藤一树

    Abstract: 正极具备:以铝为主要成分而构成的正极集电体;包含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且形成于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复合材料层;和介于正极集电体与正极复合材料层之间的保护层。保护层包含无机物颗粒、导电材料和粘结材料,以无机物颗粒为主要成分而构成。保护层在正极集电体上具有:在形成正极复合材料层的范围的大致整个区域形成的第1区域;和从所述正极复合材料层的边缘突出而形成的第2区域,第2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为第1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的1.5倍以上。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21438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880007795.5

    申请日:2018-02-08

    Inventor: 远藤一树

    Abstract: 正极具备:以铝为主要成分而构成的正极集电体;包含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且形成于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复合材料层;和介于正极集电体与正极复合材料层之间的保护层。保护层包含无机物颗粒、导电材料和粘结材料,以无机物颗粒为主要成分而构成。保护层在正极集电体上具有:在形成正极复合材料层的范围的大致整个区域形成的第1区域;和从所述正极复合材料层的边缘突出而形成的第2区域,第2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为第1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的1.5倍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