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81562B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0580020858.3
申请日:2005-04-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5B4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41/2928 , Y02B2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系统,能够防止在灯的寿命的末期等发生的外管内放电引起的外管破损。本发明的照明系统具备:发光管被收纳于外管内的金属卤化物灯;点亮所述金属卤化物灯的点亮装置。所述点亮装置具备:向所述金属卤化物灯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装置;检测所述金属卤化物灯的电特性的检测装置;从所述检测结果判定当前放电是否为外管内放电的判定装置;在判定为所述外管内放电时,对所述电力供给装置发出指令,以使向所述金属卤化物灯的电力供给停止的指令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灯的电压,所述判定装置在检测出的灯电压与正常点亮时不同时,判定该当前放电是所述外管内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981562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580020858.3
申请日:2005-04-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5B4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41/2928 , Y02B2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系统,能够防止在灯的寿命的末期等发生的外管内放电引起的外管破损。本发明的照明系统具备:发光管被收纳于外管内的金属卤化物灯;点亮所述金属卤化物灯的点亮装置。所述点亮装置具备:向所述金属卤化物灯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装置;检测所述金属卤化物灯的电特性的检测装置;从所述检测结果判定当前放电是否为外管内放电的判定装置;在判定为所述外管内放电时,对所述电力供给装置发出指令,以使向所述金属卤化物灯的电力供给停止的指令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灯的电压,所述判定装置在检测出的灯电压与正常点亮时不同时,判定该当前放电是所述外管内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01142651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680008485.2
申请日:2006-01-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125 , H01J61/827
Abstract: 金属卤化物灯(1),其具备发光管(6),该发光管(6)具有由陶瓷构成的外罩(10)和一对电极(16),其内部封入了金属卤化物;如果将上述电极(16)之间的距离表示为EL[mm]、将上述发光管(6)的对应于上述电极(16)间距离EL的区域部分的最大内径表示为Di[mm],则满足EL/Di>4.0的关系式;上述金属卤化物中至少含有卤化钠和卤化钕。由此,能够提供一种既能保持高效率又能改善光色特性的金属卤化物灯(1)。
-
公开(公告)号:CN1802725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480015950.6
申请日:2004-04-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125 , H01J61/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卤化物灯,具有:由透光性陶瓷制成的发光管的主管(6)、与主管(6)的第1端部连接的第1细管(7a)、与主管(6)的第2端部连接的第2细管(7b)、被分别插入第1细管(7a)及第2细管(7b)并在主管(6)的内部使头端部相面对的一对电极(5a、5b)、封入发光管内的第1金属卤化物。另外,在发光管内,封入了显示出比第1金属卤化物的蒸汽压更低的蒸汽压的第2金属卤化物,主管(6)具有随着接近端部其内径单调地减少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2473584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180003521.7
申请日:2011-01-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61/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34 , H01J5/54 , H01J61/547
Abstract: 灯具有:发光管(30),在主管部的两侧设置一对细管部(46)而形成;以及具有呈带状的金属板的邻近导体(78),邻近导体(78)中,从金属板的长方向中间至一端面前的部分是呈可握持一个细管部(46)的外周面的形状的握持部(92),握持部(92)的一端为自由端,沿细管部(46)的外周面的圆周方向且与外周面相接触地设置,并能够伴随着细管部(46)的直径变大而发生弹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0583381C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480038412.9
申请日:2004-12-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34 , H01J61/125 , H01J61/827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金属卤化物灯,该灯具有一种构造以实现以下目的:在额定寿命期间防止由于灯电压升高而造成金属卤化物灯烧坏,并且同时获得高照明效率。金属卤化物灯(1)包括由半透明陶瓷制成并具有其中布置有一对电极(14)的主管部分(6)的电弧管(4);以及其中容纳电弧管(4)的外管(3);其中,4.0≤L/D≤10.0,其中L(mm)是电极(14)之间空间的长度,并且D(mm)是主管部分(6)的内直径;R/r≥3.4,其中在外管和电弧管的径向上,在其位置与电极(14)之间的空间相对应的区域内,在电弧管(4)的外周边最靠近外管(3)的内周边的截面上,R(mm)是外管(3)的内直径,并且r(mm)是电弧管(4)的主管部分(6)的外直径;以及M≤4.0,其中M(mg/cc)是封装在电弧管(4)内的汞的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645555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200410099724.2
申请日:2004-12-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33 , H01J61/125 , H01J61/34 , H01J61/827
Abstract: 金属卤化物灯包括具有半透明陶瓷制造的外壳的电弧管和设置在该外壳中的一对电极,其中在该电弧管之中封入了卤化钠(Na)、汞(Hg)的卤化物和一种或多种镧系元素卤化物,所述镧系元素卤化物包括卤化铈(Ce)和卤化镨(Pr)中的至少一种,并且L/D≥1,其中D(mm)为该电弧管的内部直径,以及L(mm)为所述电极之间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2484036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80003527.4
申请日:2011-05-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34 , H01J5/56 , H01J5/58 , H01J61/827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管难以破损、制造成本也不高的金属蒸气放电灯,金属蒸气放电灯(10)具备:外管(300),其一端具有开口部(301),另一端具有封闭部(302);内管(200),其收纳于该外管(300)内且内部配置有放电管(100);灯头(400),其安装于所述外管(300)的开口部(301),在将所述外管(300)的封闭部(302)的最薄壁厚设为t[mm],所述外管(300)的封闭部(302)的内表面(304)与所述内管(200)的所述灯头(400)相反侧的端部(202)的外表面(204)在所述外管管轴方向的最短距离设为d[mm]的情况下,满足t≥1.1×d-0.4、且0<d、且0.3≤t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2473584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80003521.7
申请日:2011-01-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61/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34 , H01J5/54 , H01J61/547
Abstract: 灯具有:发光管(30),在主管部的两侧设置一对细管部(46)而形成;以及具有呈带状的金属板的邻近导体(78),邻近导体(78)中,从金属板的长方向中间至一端面前的部分是呈可握持一个细管部(46)的外周面的形状的握持部(92),握持部(92)的一端为自由端,沿细管部(46)的外周面的圆周方向且与外周面相接触地设置,并能够伴随着细管部(46)的直径变大而发生弹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1023507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580030227.X
申请日:2005-09-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547
Abstract: 本发明的金属卤化物灯,具备发光管(3),该发光管(3)包括:主管部(16);具有分别形成在该主管部(16)的两端部上的第一细管部(17a)及第二细管部(17b)的由透光性陶瓷构成的外围部件(18);以及在各自的前端部上形成有第一电极部(25a)、第二电极部(25b)的第一电极导入体(21)及第二电极导入体(22)。各电极导入体(21、22)插入在各细管部(17a、17b)内,在与各细管部(17a、17b)之间形成间隙(23)。在发光管(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邻接导体(19),邻接导体(19)一部分至少2圈以螺旋状卷绕在上述第一细管部(17a)中的主管部(16)侧的端部上。邻接导体(19)与第二电极部(25b)电气地连接。发光管(3)内的水银的封入量为2.5mg/cm3以下。可大幅改善再启动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