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3774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880014065.8
申请日:2018-02-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为包含含镍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在硬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HAXPES)的光子能量6KeV处存在有结合能1560~1565eV的富Al层的峰,相对于锂过渡金属氧化物颗粒的平均粒径r,在距离中心为0.35r的范围内,Al浓度为大致恒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96835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80051781.5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C01G53/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电池容量及循环使用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通式LiaNibCocAldXeOf(式中,0.9≤a≤1.2,0.88≤b≤0.96,0≤c≤0.12,0≤d≤0.12,0≤e≤0.1,1.9≤f≤2.1,b+c+d=1,X为选自Mn、Mg、Ca、Sr、Ba、Ti、Zr、V、Nb、Ta、Mo、W、B中的至少1种元素)所示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细孔直径0.3μm以下的细孔容积为6×10‑4~50×10‑4mL/g并且平均体积粒径处的粒子破坏强度为120MPa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435806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0810173345.1
申请日:2008-11-1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1 , H01M4/525 , H01M4/623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电池完成前评价锂镍复合氧化物的性能,预测电池性能的方法。具体而言,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评价方法,测定在200~1500℃下加热锂镍复合氧化物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量,并将加热温度设为x(℃),将每1g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量设为y(摩尔/g)时,将满足以下数学式的物质判断为适合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物质,数学式1:y
-
公开(公告)号:CN104756300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80056339.7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86 , H01M4/48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3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容量且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包含锂钴复合氧化物和平均一次粒径为1.2~5.0μm的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LiaNibCocMnl-b-cO、0.9<a≤1.2、0<b≤0.8、0<c≤0.9)的正极极板、以及具备包含硅(Si)和氧化硅(SiOx、0.5≤x<1.6)中的任一种并吸藏、放出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
-
公开(公告)号:CN101436660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810173339.6
申请日:2008-11-1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以低成本、高成品率地提供高性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备如下所述的工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的制造方法,即具备:烧成含有锂源和镍源的正极活性物质前体从而形成锂镍复合氧化物的烧成工序;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将所述锂镍复合氧化物加热至200~1500℃时,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量的测定工序;在将所述测定工序中的加热温度设为x(℃)、在所述测定工序中测定的每1g锂镍复合氧化物的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量设为y(摩尔/g)时,筛选满足以下数学式的锂镍复合氧化物的筛选工序;使用利用所述筛选工序筛选出的所述锂镍复合氧化物为主体的正极活性物质来完成正极的正极完成工序,数学式1:y
-
公开(公告)号:CN10450887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80039978.2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3 , H01M4/62 , H01M4/625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T10/7011 , H01M10/058 ,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正极合剂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含量为97质量%以上,循环特性也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正极合剂层中含有分散剂,正极合剂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含量为97质量%以上,正极合剂层中的导电剂与粘结剂的含量比为1.00~1.67,粘结剂是在末端官能团中具有羧基或羧基衍生物的聚偏二氟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01436660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173339.6
申请日:2008-11-1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以低成本、高成品率地提供高性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备如下所述的工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的制造方法,即具备:烧成含有锂源和镍源的正极活性物质前体从而形成锂镍复合氧化物的烧成工序;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将所述锂镍复合氧化物加热至200~1500℃时,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量的测定工序;在将所述测定工序中的加热温度设为x(℃)、在所述测定工序中测定的每1g锂镍复合氧化物的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量设为y(摩尔/g)时,筛选满足以下数学式的锂镍复合氧化物的筛选工序;使用利用所述筛选工序筛选出的所述锂镍复合氧化物为主体的正极活性物质来完成正极的正极完成工序,数学式1:y<(0.27x-51)/1000000(200≤x<400);数学式2:y<57/1000000(400≤x≤1500)。
-
公开(公告)号:CN1150044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80009649.8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锂金属复合氧化物,所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具有一次粒子聚集而形成的二次粒子,在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二次粒子的表面及二次粒子的内部存在W。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由通式LiαNiaCobAlcMdWeOβ(式中,0.9≤α≤1.2,0.8≤a≤0.96,0<b≤0.10,0<c≤0.10,0≤d≤0.1,0.0003≤e/(a+b+c+d+e)≤0.002,1.9≤β≤2.1,a+b+c+d=1,M为选自Mn、Fe、Ti、Si、Nb、Zr、Mo及Zn中的至少1种元素)表示,相对于存在于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二次粒子的表面及二次粒子的内部的W的总量,存在于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二次粒子的表面的W的比例为25%~45%。
-
公开(公告)号:CN113692655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80029164.0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容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正极合剂层包含:含有由通式LiaNibCo(1‑b‑c)AlcOd(0.9<a≤1.2、0.88≤b≤0.96、0.04≤c<0.12、1.9≤d≤2.1)表示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和相对于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为0.1~1.0质量%的碳酸锂。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是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二次粒子,在一次粒子的表面,存在相对于正极活性物质中的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量为0.05~0.20摩尔%的钨。
-
公开(公告)号:CN104508877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380039978.2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3 , H01M4/62 , H01M4/625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正极合剂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含量为97质量%以上,循环特性也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正极合剂层中含有分散剂,正极合剂层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含量为97质量%以上,正极合剂层中的导电剂与粘结剂的含量比为1.00~1.67,粘结剂是在末端官能团中具有羧基或羧基衍生物的聚偏二氟乙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