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57001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380106368.6
申请日:2003-1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东邦化成株式会社
IPC: G03G15/20
Abstract: 施加包括含氟聚合物的脱离层(2)到成型模(1)的模表面(1a)上,并烘焙。施加弹性层(3)到该脱离层的一个表面之上,并烘焙。施加包括耐热合成树脂的支承层(4)到该弹性层的一个表面之上,并烘焙。抛光该支承层以去掉不均匀性,并烘焙该支承层。所述脱离层、弹性层和支承层被翻转以从所述模表面脱离。转印带的均匀性得到提高,压力不均匀性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229199A
公开(公告)日:1999-09-22
申请号:CN98126727.0
申请日:1998-11-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3G15/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131 , G03G15/161 , G03G2215/0109 , G03G2215/1661
Abstract: 一种彩色图象形成装置,其中利用由驱动滚筒和拉伸滚筒悬架着的部分实施一次印制的中间印制传送带,和利用由相对滚筒及位于其下游侧的驱动滚筒悬架着的部分与中间印制传送带相离开、接触的清洁滚筒,可以作为一个传送带组件而在相对滚筒朝向前方时相对于装置整体实施安装拆卸。在二次印制位置处的相对滚筒的连接线大体呈垂直方向,清洁滚筒设置在由与拉伸滚筒和相对滚筒的外侧圆周处的公切线相平行配置的驱动滚筒的连接线、相对滚筒的二次印制侧的垂直连接线、所述中间印制传送带包围起来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222712A
公开(公告)日:1999-07-14
申请号:CN98109894.0
申请日:1998-06-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6T11/00
Abstract: 在图像形成部件3的感光体30的两端固定凸缘,在凸缘上一体地固定感光体轴。在感光体轴的右端形成凹状的圆锥面。在感光体轴上固定圆锥面的周围具有8个棘爪47的连结板42。感光体驱动机构60是由输出轴70、与输出轴70一体旋转的连结板61、输出轴驱动齿轮71和驱动这些部件的驱动机构所构成。在输出轴70的一段形成具有与感光体轴的圆锥面相仿的凸状圆锥面的前端圆锥部75。
-
公开(公告)号:CN1979356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610153138.0
申请日:2006-12-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53 , G03G2215/2016 , G03G2215/2032
Abstract: 用于抑制在宽度窄的记录纸上连续印刷时的末端部分的温度上升而配置于由整磁金属构成的发热辊(220)内的屏蔽板位于发热辊附近,因此夺去发热辊的热量,导致预热时间变长,或在低温环境下的厚纸印刷时的定影带的温度下降。将具有在励磁线圈宽度方向延伸的板状的屏蔽板的末端部分,配置于相对励磁线圈的位置上,由此来避免预热时间变长,缓和在低温环境下的厚纸印刷时的温度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989461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580025074.X
申请日:2005-07-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热辊、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防止过度升温、缩短预热时间,并且防止偏移的产生,实现良好的定影性能。在该发热辊、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中,发热辊(210)主要通过将高导磁性传导层(212)和非磁性传导层(214)层叠构成。励磁线圈(244)由未图示的电源施加电压而流过交变电流,由此在其周围产生磁通、形成磁场。由于发热辊(210)上层叠有高导磁性传导层(212)和非磁性传导层(214),所以低温时由发热辊(210)以及励磁线圈(244)组成的系统的磁耦合良好,能够促进发热辊(210)的发热。而当超过了居里温度点时,表面深度变深,表面电阻变小,焦耳热的产生被抑制,发热辊(210)的发热量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751276A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480004427.3
申请日:2004-02-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5 , G03G2215/2029
Abstract: 一种热定影装置,具有简单的结构和下述功能:即使在刚升温之后并且不受连续操作等操作模式的影响,通过以高精度地跟踪检测加热部件的升温,从而将加热部件的过度升温回避于未然。阈值设定部(44)按预热模式或定影操作模式等各种模式设定不同的阈值。阈值判定部(43)使用随模式而不同的阈值对由频率控制部(40)控制的开关频率的阈值进行判定。频率控制部(40)使开关元件(35、36)的开关频率变化,以便向励磁线圈(24)供给按每种模式所需的功率。频率控制部(40)通过根据阈值判定部(43)的判定结果停止开关元件的驱动,来防止在每种模式中的过度升温。
-
公开(公告)号:CN1154884C
公开(公告)日:2004-06-23
申请号:CN98126727.0
申请日:1998-11-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131 , G03G15/161 , G03G2215/0109 , G03G2215/1661
Abstract: 一种彩色图象形成装置,具有:重叠印制充电后的若干种调色树脂粒子图象用的导电性中间印制传送带,以可转动方式悬架所述中间印制传送带用的若干个传送带支撑轴,保持有其极性与调色树脂粒子的充电极性相反的电位的、在与所述中间印制传送带的表面相接触时去除所述中间印制传送带上的调色树脂粒子用的清洁滚筒,由所述清洁滚筒上去除调色树脂粒子用的回收组件,使所述清洁滚筒相对于所述中间印制传送带离开、接触用的离开接触组件,保持有比所述清洁滚筒上的电位更接近调色树脂粒子充电极性的电位的、与所述中间印制传送带相接触的所述清洁滚筒相对设置的、由具有柔软性的部件构成的相对电极;所述清洁滚筒为在表面处具有高阻抗层的、由导电性基材构成的滚筒。
-
公开(公告)号:CN1504064A
公开(公告)日:2004-06-09
申请号:CN02808260.5
申请日:2002-10-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57 , G03G15/2053 , G03G2215/2016 , G03G2215/2025 , G03G2215/2029 , G03G2215/2032 , H05B6/145
Abstract: 加热辊(21)包括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热量的热产生层(22)、绝热层(23)和支撑层(24),这些层以这个顺序向内地形成。该支撑层(24)由具有1×10-5Ωm或更高的电阻率的材料形成。因此,即使在热产生层(22)的厚度小于趋肤深度(即通过感应电流确定的厚度)以使磁通量穿过热产生层(22)甚至到达支撑层(24)时,也可以抑制支撑层(24)在涡流下的热量产生。因此,可以减小热产生层(22)的热容量,并抑制支撑层(24)的热量产生,以便可以有效地仅加热热产生层(22)。结果,可以缩短预热时间。此外,可以防止例如支撑加热辊(21)的轴承由热量引起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0517117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580025074.X
申请日:2005-07-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热辊、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防止过度升温、缩短预热时间,并且防止偏移的产生,实现良好的定影性能。在该发热辊、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中,发热辊(210)主要通过将高导磁性传导层(212)和非磁性传导层(214)层叠构成。励磁线圈(244)由未图示的电源施加电压而流过交变电流,由此在其周围产生磁通、形成磁场。由于发热辊(210)上层叠有高导磁性传导层(212)和非磁性传导层(214),所以低温时由发热辊(210)以及励磁线圈(244)组成的系统的磁耦合良好,能够促进发热辊(210)的发热。而当超过了居里温度点时,表面深度变深,表面电阻变小,焦耳热的产生被抑制,发热辊(210)的发热量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0474984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02817102.0
申请日:2002-10-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145 , G03G15/2053 , G03G15/2057 , G03G2215/2016 , G03G2215/2025 , G03G2215/2029 , G03G2215/2032 , Y10T428/32
Abstract: 电磁感应加热辊(21)从内侧向外侧依次包括芯材(24)、弹性层(23)、感应加热层(22)和脱模剂层。在上述感应加热层(22)与上述芯材(24)之间具备防止磁通进入上述芯材的磁屏蔽层。来自磁场产生装置的交变磁场中的贯通感应加热层(22)的漏磁通被磁屏蔽层捕获。其结果,几乎所有施加的交变磁通被消耗于加热层(22)的发热,提高了发热效率。并且,通过芯材(24)的轴承被加热,可以防止发生故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