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69031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880001180.8
申请日:2008-07-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4/043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5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2 , Y10T156/1023
Abstract: 一种电池用电极板,其具有:在集电用芯材(12)的两面上形成了活性物质层(13)的两面涂敷部(14)、位于集电用芯材(12)的端部且没有形成活性物质层(13)的芯材露出部(18)、位于两面涂敷部(14)与芯材露出部(18)之间且只在集电用芯材(12)的一面上形成了活性物质层(13)的单面涂敷部(17);在两面涂敷部(14)的两面上形成多个槽部(10),且在单面涂敷部(17)上不形成槽部(10)。
-
公开(公告)号:CN101569031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880001180.8
申请日:2008-07-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4/043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5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2 , Y10T156/1023
Abstract: 一种电池用电极板,其具有:在集电用芯材(12)的两面上形成了活性物质层(13)的两面涂敷部(14)、位于集电用芯材(12)的端部且没有形成活性物质层(13)的芯材露出部(18)、位于两面涂敷部(14)与芯材露出部(18)之间且只在集电用芯材(12)的一面上形成了活性物质层(13)的单面涂敷部(17);在两面涂敷部(14)的两面上形成多个槽部(10),且在单面涂敷部(17)上不形成槽部(10)。
-
公开(公告)号:CN101675544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880014249.0
申请日:2008-07-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2 , Y10T29/49115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其具备将正极板(2)和负极板(3)介由隔膜(4)卷绕或层叠而成的极板组(1)、以及收纳极板组(1)和电解液的电池壳(7)。正极板(2)和负极板(3)中的至少一方电极板具有形成于活性物质层的表面的多孔性保护膜(28)。在设有多孔性保护膜(28)的电极板的表面,形成有多个槽(10),槽(10)从多孔性保护膜(28)的表面到达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并且在活性物质层的表面也形成槽(10)。
-
公开(公告)号:CN1388994A
公开(公告)日:2003-01-01
申请号:CN01802608.7
申请日:2001-08-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35 , H01M4/04 , H01M4/0404 , H01M4/0416 , H01M4/043 , H01M4/26 , H01M4/808 , H01M6/10 , H01M10/04 , H01M10/28 , H01M10/30 , H01M10/345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 Y10T29/49982
Abstract: 一种制造电池用电极板(19)的加工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在多孔质的薄板状的芯材(1)的全体上充填活性物质(3)的活性物质充填工序、对已充填所述活性物质的芯材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多个导轨状残存凸条部(8)的冲压工序、通过对所述残存凸条部赋予超声波振动去除活性物质而形成芯材露出部(13)的活性物质去除工序、按压所述芯材露出部压缩至与其他部分成为同一面状态的平坦化工序、至少切断包含所述芯材露出部的切断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1569034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880001190.1
申请日:2008-07-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2 , H01M2/1653 , H01M4/04 , H01M4/131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4/70 , H01M4/7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一种电极板(3),其具有:在集电用芯材(12)的两面上形成有活性物质层(13)及多孔性保护膜(28)的两面涂敷部(14)、位于集电用芯材(12)的端部且没有形成活性物质层(13)及多孔性保护膜(28)的芯材露出部(18)、位于两面涂敷部(14)和芯材露出部(18)之间且只在集电用芯材(12)的一面上形成有活性物质层(13)及多孔性保护膜(28)的单面涂敷部(17)。在两面涂敷部(14)的两面上形成多个槽部(10),且在单面涂敷部(17)上不形成槽部(10),槽部(10)从多孔性保护膜(28)的表面达到活性物质层(13)的表面地也形成在活性物质层(13)的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452518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410062911.3
申请日:2004-07-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3 , H01M2/0217 , H01M2/08 , H01M6/10
Abstract: 一种既有矩形电池优点又有圆柱形电池优点并且具有优异性能的棱柱形电池。而且,提供该棱柱形电池的制造方法,其抑制了在制造棱柱形电池中出现缺陷而具有优异的生产率。棱柱形电池包括电极板组、电解质以及用于容纳电极板组和电解质的电池壳,其中电池壳的侧面包括圆柱形盖部分、用于容纳电极板组和电解质的棱柱形主体部分以及位于主体部分和盖部分之间的过渡部分。主体部分包括平面部分、利用曲面连接相邻平面的角部分;过渡部分具有从角部分和过渡部分之间的第一边界朝向盖部分和过渡部分之间的第二边界的连续的曲面;并且从第一边界到第二边界,连续表面的横截面曲率半径从角部分的横截面曲率半径到盖部分的半径之间连续地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206755C
公开(公告)日:2005-06-15
申请号:CN01802608.7
申请日:2001-08-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35 , H01M4/04 , H01M4/0404 , H01M4/0416 , H01M4/043 , H01M4/26 , H01M4/808 , H01M6/10 , H01M10/04 , H01M10/28 , H01M10/30 , H01M10/345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 Y10T29/49982
Abstract: 一种制造电池用电极板(19)的加工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在多孔质的薄板状的芯材(1)的全体上充填活性物质(3)的活性物质充填工序、对已充填所述活性物质的芯材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多个导轨状残存凸条部(8)的冲压工序、通过对所述残存凸条部赋予超声波振动去除活性物质而形成芯材露出部(13)的活性物质去除工序、按压所述芯材露出部压缩至与其他部分成为同一面状态的平坦化工序、至少切断包含所述芯材露出部的切断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577939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410062911.3
申请日:2004-07-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3 , H01M2/0217 , H01M2/08 , H01M6/10
Abstract: 一种既有矩形电池优点又有圆柱形电池优点并且具有优异性能的棱柱形电池。而且,提供该棱柱形电池的制造方法,其抑制了在制造棱柱形电池中出现缺陷而具有优异的生产率。棱柱形电池包括电极板组、电解质以及用于容纳电极板组和电解质的电池壳,其中电池壳的侧面包括圆柱形盖部分、用于容纳电极板组和电解质的棱柱形主体部分以及位于主体部分和盖部分之间的过渡部分。主体部分包括平面部分、利用曲面连接相邻平面的角部分;过渡部分具有从角部分和过渡部分之间的第一边界朝向盖部分和过渡部分之间的第二边界的连续的曲面;并且从第一边界到第二边界,连续表面的横截面曲率半径从角部分的横截面曲率半径到盖部分的半径之间连续地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517816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780035787.3
申请日:2007-10-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其具有将通过隔膜(3)分隔的正极板(1)和负极板(2)卷绕或层叠而成的电极组(5),其中正极板(1)和负极板(2)在集电体(1)的表面形成有包含活性物质的合剂层(8、9),其中,在正极板(1)和负极板(2)之中的至少一个极板的合剂层(8、9)的表面形成有多个沟部(30);沟部(30)在其侧面端部(30b)和底面中央部(30a)具有曲率部。另外,在极板(1)的两面形成的合剂层(8、9)的表面,沿着极板(1)的长度方向以200μm以下的间隔连续地形成有沟部(30)。再者,在极板(1)的两面形成的沟部(30)的相位互相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259737C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03102736.9
申请日:2003-01-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02 , H01M2/0217 , H01M2/022 , H01M2/0413 , H01M2/08 , H01M10/0431 , H01M10/345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电极组和电解液等封入电池外壳、形成的密封型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电池及其方法系将电极组收纳在横截面形状为大致正方形的电池外壳内,再将电池外壳的开口顶部压缩成形为圆筒状。在从开口部侧施以轴向压紧力的状态下,边使电池外壳转动,边将开槽用轧辊从侧方压紧侧面;或边使电池外壳转动,边将开槽用轧辊从开口顶部的侧面压紧,同时向电池外壳的开口部方向位移,以形成环状槽。由向电池外壳的内方膨胀出的环状支承部支承封口体,再将电池的开口端部向内方折弯,并用封口体压紧、固定,制得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