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7628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880022483.1
申请日:2018-03-05
IPC: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水系粘合剂。粘合剂含有具有羧基的交联聚合物或其盐,交联聚合物具有来自烯属不饱和羧酸单体的结构单元以及来自一种大分子单体的结构单元,所述大分子单体以选自式(1):H2C=CR1‑X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构成单体,式(1)中,R1表示氢或甲基,X表示C(=O)OR2或CN,R2表示碳原子数1~8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或具有脂环结构的碳原子数3~8的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1503925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180012626.2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松下新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适当地进行电极体的最外周的负极集电体的露出面与外装罐的内侧面的电连接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卷绕型的电极体。负极(12)具有:负极集电体(40)、两面涂敷部、以及单面涂敷部,在负极集电体(40)的表面形成有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的负极合剂层(42),所述两面涂敷部在负极集电体(40)的两面形成有负极合剂层(42A),所述单面涂敷部在负极集电体(40)的外周侧的单面形成有负极合剂层(42B)。单面涂敷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电极体的最外周。单面涂敷部中的粘合剂的溶胀度比两面涂敷部中的粘合剂的溶胀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480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80042171.3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松下新能源株式会社
Inventor: 鉾谷伸宏
IPC: H01M10/058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的特征在于,具备正极(11)与负极(12)夹隔着间隔件(13)对置的电极体(14)和收容电极体(14)的电池盒(15),正极(11)具有包含粘结材料的正极合剂层,负极(12)具有包含粘结材料的负极合剂层,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以被固定的状态使用、并且将该被固定的状态下的电极体(14)在垂直方向上二等分为上半部的区域和下半部的区域的情况下,在正极(11)及负极(12)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中,配置于所述上半部的区域的所述粘结材料的电解液溶胀度高于配置于所述下半部的区域的所述粘结材料的电解液溶胀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80652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80042324.4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松下新能源株式会社
Inventor: 鉾谷伸宏
IPC: H01M10/052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的特征在于,具备正极(11)与负极(12)夹隔着间隔件(13)对置的电极体(14)和收容电极体(14)的电池盒(15),负极(12)具有包含第1碳粒子和内部空隙率小于所述第1碳粒子的第2碳粒子的负极合剂层,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以被固定的状态使用、并且将该被固定的状态下的电极体(14)在垂直方向上二等分为上半部的区域和下半部的区域的情况下,与所述下半部的区域相比,所述第2碳粒子更多地包含于所述上半部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848718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80013805.2
申请日:2022-02-03
Applicant: 松下新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M50/463
Abstract: 在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间隔件具有多孔的基材以及包含填料和粘结剂的耐热层。耐热层包含形成于基材的与正极对置的第1面的第1耐热层和形成于基材的与负极对置的第2面的第2耐热层。第1耐热层在基材的第1面形成为片状,第2耐热层在基材的第2面形成为点状。构成第2耐热层的多个点的间隔的平均值为30μm~100μm。
-
公开(公告)号:CN11678375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80010776.4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松下新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充放电循环特性提高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带状的正极(11)和带状的负极(12)隔着间隔件(13)卷绕而成的电极体(14)、电解液、以及收纳电极体(14)和电解液的外装体(15),负极(12)具有负极集电体(40)、及形成于负极集电体(40)的表面且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剂的负极合剂层(42),对于负极合剂层(42)而言,卷外端部(42b)的导电剂的含有率比卷内端部(42a)的导电剂的含有率高,并且具有从卷内端部侧(42a)至卷外端部侧(42b)导电剂的含有率连续地增加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27059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080059098.1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松下新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合剂层中包含的粘结剂导致的电池的内部电阻上升且抑制了合剂层的裂纹和剥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一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带状的正极(11)与带状的负极(12)隔着间隔件卷绕而成的卷绕型的电极体和容纳电极体的外包装体。正极(11)具有正极集电体(30)和形成于正极集电体(30)且至少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的正极合剂层(32),负极(12)具有负极集电体(40)和形成于负极集电体(40)且至少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的负极合剂层(42)。正极合剂层(32)和负极合剂层(42)中的至少一者的始端部(42a)的粘结剂的含有率比终端部(42b)的粘结剂的含有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83696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80056793.1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松下新能源株式会社
Inventor: 鉾谷伸宏
IPC: H01M4/13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87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充放电循环使用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极性彼此不同的第1电极与第2电极夹隔着间隔件相面对的电极体、和收容电极体的电池盒,第1电极具有包含导电剂的合剂层,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被固定的状态使用的情况下,合剂层具有在垂直方向上位于上部侧的第1区域和在垂直方向上位于下部侧的第2区域,第1区域的合剂层的空隙率高于第2区域的合剂层的空隙率,第1区域的导电剂的含有率低于第2区域的导电剂的含有率,并且第1区域中含有的导电剂包含纤维状碳,第2区域中含有的导电剂包含粒状碳。
-
公开(公告)号:CN118104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80068890.2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松下新能源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中,正极合剂层含有第1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和第2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所述第1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是体积基准的中值粒径为2~10μm的非凝聚粒子,所述第2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是平均粒径为50nm~2μm的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体积基准的中值粒径为10~30μm的二次粒子,并且正极合剂层具有形成于正极芯材侧的第1层和形成于第1层上的第2层。第1层至少含有第1复合氧化物粒子,该复合氧化物粒子的含量相对于第1层中含有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总质量为80质量%以上。第2层至少含有第2复合氧化物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168028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80010938.4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松下新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了充放电循环使用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带状的正极和带状的负极夹隔着间隔件卷绕的电极体;电解液;和收容电极体和电解液的外包装体,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和形成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并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固体电解质的负极合剂层,对于所述负极合剂层而言,卷内端部的所述固体电解质的含有率高于卷外端部的所述固体电解质的含有率,并且具有所述固体电解质的含有率从卷内端部侧到卷外端部侧连续地减少的区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