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75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80002872.3
申请日:2024-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的情况下循环容量保持性优异的碳质包覆石墨粒子。上述碳质包覆石墨粒子具备:石墨粒子、和包覆上述石墨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碳质,上述碳质包覆石墨粒子使用扫描探针显微镜求出的弹性模量为10GPa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36863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80007046.9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使用的情况下循环容量保持性优异的包覆球状化石墨。上述包覆球状化石墨含有球状化石墨和包覆上述球状化石墨的碳质,所述球状化石墨在使用X射线CT得到的初级粒子的粒度分布中,等效球直径为0.8μm以下的初级粒子的体积比率为超过40.0%且70.0%以下,而且等效球直径为1.5μm以上且3.0μm以下的初级粒子的体积比率为3.0%以上且17.0%以下,所述包覆球状化石墨的与细孔直径为7.8nm以上且36.0nm以下的细孔相对应的细孔容积为0.017cm3/g以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渗透质量小于0.70g/cm3。
-
公开(公告)号:CN11408070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80003562.X
申请日:2021-02-12
IPC: H01M4/36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使用时输出特性优异的球状化石墨。上述球状化石墨在使用X射线CT而得到的初级粒子的粒度分布中,等效球直径为0.8μm以下的初级粒子的体积比率为40.0%以下,而且等效球直径为1.5μm以上且3.0μm以下的初级粒子的体积比率为13.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08070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80003562.X
申请日:2021-02-12
IPC: H01M4/36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使用时输出特性优异的球状化石墨。上述球状化石墨在使用X射线CT而得到的初级粒子的粒度分布中,等效球直径为0.8μm以下的初级粒子的体积比率为40.0%以下,而且等效球直径为1.5μm以上且3.0μm以下的初级粒子的体积比率为13.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36864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80007045.4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使用的情况下电池特性优异的碳质包覆石墨粒子。上述碳质包覆石墨粒子具备石墨粒子和包覆上述石墨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碳质包覆物,该碳质包覆石墨粒子通过BET法求得的比表面积SBET为4.0~15.0m2/g,与细孔直径为7.8~36.0nm的细孔相对应的细孔容积VS为0.001~0.026cm3/g,在横轴绘制细孔直径、在纵轴绘制将细孔容积以细孔直径进行了微分而得到的值dV/dP的细孔直径分布图中,上述dV/dP达到最大的细孔直径Pmax为2.5~5.5nm。
-
公开(公告)号:CN1193175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80002875.7
申请日:2024-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的情况下输出特性、快速充电特性及循环特性均优异的碳质包覆石墨粒子。上述碳质包覆石墨粒子具备:石墨粒子、和包覆上述石墨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碳质,在水蒸气氛围中进行了加热时的质量减少开始温度为800~980℃,相对于上述石墨粒子100.0质量份,上述碳质的含量为0.1~15.0质量份。
-
公开(公告)号:CN11645795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80007047.3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使用的情况下输出特性优异的碳质包覆石墨粒子。上述碳质包覆石墨粒子具备石墨粒子和包覆上述石墨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碳质包覆物,该碳质包覆石墨粒子的最大粒径为30.0~90.0μm,与细孔直径为7.8~36.0nm的细孔相对应的细孔容积VS为0.009~0.164cm3/g,在横轴绘制细孔直径、在纵轴绘制将细孔容积以细孔直径进行微分而得到的值dV/dP的细孔直径分布图中,上述dV/dP达到最大的细孔直径Pmax为2.5~5.5nm。
-
公开(公告)号:CN1163686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80007046.9
申请日:2022-07-28
IPC: H01M4/1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使用的情况下循环容量保持性优异的包覆球状化石墨。上述包覆球状化石墨含有球状化石墨和包覆上述球状化石墨的碳质,所述球状化石墨在使用X射线CT得到的初级粒子的粒度分布中,等效球直径为0.8μm以下的初级粒子的体积比率为超过40.0%且70.0%以下,而且等效球直径为1.5μm以上且3.0μm以下的初级粒子的体积比率为3.0%以上且17.0%以下,所述包覆球状化石墨的与细孔直径为7.8nm以上且36.0nm以下的细孔相对应的细孔容积为0.017cm3/g以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渗透质量小于0.70g/cm3。
-
公开(公告)号:CN1164579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80007047.3
申请日:2022-07-28
IPC: H01M4/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使用的情况下输出特性优异的碳质包覆石墨粒子。上述碳质包覆石墨粒子具备石墨粒子和包覆上述石墨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碳质包覆物,该碳质包覆石墨粒子的最大粒径为30.0~90.0μm,与细孔直径为7.8~36.0nm的细孔相对应的细孔容积VS为0.009~0.164cm3/g,在横轴绘制细孔直径、在纵轴绘制将细孔容积以细孔直径进行微分而得到的值dV/dP的细孔直径分布图中,上述dV/dP达到最大的细孔直径Pmax为2.5~5.5nm。
-
公开(公告)号:CN116368640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80007045.4
申请日:2022-07-28
IPC: H01M4/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使用的情况下电池特性优异的碳质包覆石墨粒子。上述碳质包覆石墨粒子具备石墨粒子和包覆上述石墨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碳质包覆物,该碳质包覆石墨粒子通过BET法求得的比表面积SBET为4.0~15.0m2/g,与细孔直径为7.8~36.0nm的细孔相对应的细孔容积VS为0.001~0.026cm3/g,在横轴绘制细孔直径、在纵轴绘制将细孔容积以细孔直径进行了微分而得到的值dV/dP的细孔直径分布图中,上述dV/dP达到最大的细孔直径Pmax为2.5~5.5n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