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69723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010298967.4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因数的无光耦两级式LED驱动器电路。现有的驱动电路元器件多,成本高。本发明包括无光耦隔离型反激式PFC电路和恒流型直流-直流LED驱动器。无光耦隔离型反激式PFC电路的正端输出与恒流型直流-直流LED驱动器的正端输入相连,无光耦隔离型反激式PFC电路的负端输出与恒流型直流-直流LED驱动器的负端输入相连;恒流型直流-直流LED驱动器的正端输出与LED负载的阳极相连,恒流型直流-直流LED驱动器的负端输出与LED负载的阴极相连。本发明使得两级式LED驱动器的元件数量大大减少,降低了电路成本,增加了两级式LED驱动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98842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004697.6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5B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互感器的LED驱动电路。现有的驱动电路较为复杂且成本高。本发明包括高频交流电流源、N个电流互感器模块;每个电流互感器模块包括电流互感器、输出整流器和输出电容。高频交流电流源的一个输出端接第一电流互感器模块中的电流互感器原边绕组一端,所有电流互感器原边绕组顺次串接,直到电流互感器模块N-1另一个输入端接电流互感器模块N的一个输入端,第N电流互感器模块中的电流互感器原边绕组的另一端接高频电流源的另一个输出端。每个电流互感器模块的正输出端接对应的LED负载的正输入端,电流互感器模块的负输出端接对应的LED负载的负输入端。本发明容易实现模块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969723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298967.4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因数的无光耦两级式LED驱动器电路。现有的驱动电路元器件多,成本高。本发明包括无光耦隔离型反激式PFC电路和恒流型直流-直流LED驱动器。无光耦隔离型反激式PFC电路的正端输出与恒流型直流-直流LED驱动器的正端输入相连,无光耦隔离型反激式PFC电路的负端输出与恒流型直流-直流LED驱动器的负端输入相连;恒流型直流-直流LED驱动器的正端输出与LED负载的阳极相连,恒流型直流-直流LED驱动器的负端输出与LED负载的阴极相连。本发明使得两级式LED驱动器的元件数量大大减少,降低了电路成本,增加了两级式LED驱动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86292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110111079.1
申请日:2011-04-30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功率因数恒流开关电源的原边电流基准发生电路及方法。现有的原边电流基准发生电路电路复杂。本发明中的第一乘法器的一个输入端作为原边电流基准发生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导通角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作为原边电流基准发生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输出端与第一乘法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乘法器的输出端作为电流环的一个输入端,电流环的另一个输入端作为原边电流基准发生电路的再一个输入端,电流环的输出端与第二乘法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二乘法器的另一个输入端与导通角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乘法器的输出端作为原边电流基准发生电路的输出端。本发明无需采样保持,消除了采样保持带来的误差,提高了输出电流的恒流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098842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110004697.6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5B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互感器的LED驱动电路。现有的驱动电路较为复杂且成本高。本发明包括高频交流电流源、N个电流互感器模块;每个电流互感器模块包括电流互感器、输出整流器和输出电容。高频交流电流源的一个输出端接第一电流互感器模块中的电流互感器原边绕组一端,所有电流互感器原边绕组顺次串接,直到电流互感器模块N-1另一个输入端接电流互感器模块N的一个输入端,第N电流互感器模块中的电流互感器原边绕组的另一端接高频电流源的另一个输出端。每个电流互感器模块的正输出端接对应的LED负载的正输入端,电流互感器模块的负输出端接对应的LED负载的负输入端。本发明容易实现模块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065615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110004696.1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5B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LED均流驱动电路。现有的驱动电路较为复杂且成本高。本发明中的高频交流电压脉冲产生电路的正输入端接外部的直流输入电源的正端,高频交流电压脉冲产生电路的负输入端接外部的直流输入电源的负端,高频交流电压脉冲产生电路的一个输出端接电感Lr的一端,电感Lr的另一端接电容Cr的一端,电容Cr的另一端分别接正向整流电路的正输入端和逆向整流电路的负输入端;高频交流电压脉冲产生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接正向整流电路的负输入端和逆向整流电路的正输入端。本发明利用电容充放电平衡使得两条并联的支路电流均衡,使得在相同输出电压下均流的LED数量可增加一倍。
-
公开(公告)号:CN102186292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11079.1
申请日:2011-04-30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功率因数恒流开关电源的原边电流基准发生电路及方法。现有的原边电流基准发生电路电路复杂。本发明中的第一乘法器的一个输入端作为原边电流基准发生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导通角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作为原边电流基准发生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输出端与第一乘法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乘法器的输出端作为电流环的一个输入端,电流环的另一个输入端作为原边电流基准发生电路的再一个输入端,电流环的输出端与第二乘法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二乘法器的另一个输入端与导通角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乘法器的输出端作为原边电流基准发生电路的输出端。本发明无需采样保持,消除了采样保持带来的误差,提高了输出电流的恒流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065615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110004696.1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5B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LED均流驱动电路。现有的驱动电路较为复杂且成本高。本发明中的高频交流电压脉冲产生电路的正输入端接外部的直流输入电源的正端,高频交流电压脉冲产生电路的负输入端接外部的直流输入电源的负端,高频交流电压脉冲产生电路的一个输出端接电感Lr的一端,电感Lr的另一端接电容Cr的一端,电容Cr的另一端分别接正向整流电路的正输入端和逆向整流电路的负输入端;高频交流电压脉冲产生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接正向整流电路的负输入端和逆向整流电路的正输入端。本发明利用电容充放电平衡使得两条并联的支路电流均衡,使得在相同输出电压下均流的LED数量可增加一倍。
-
公开(公告)号:CN201805599U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20550982.9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5B3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因数的无光耦两级式LED驱动器电路。现有的驱动电路元器件多,成本高。本实用新型包括无光耦隔离型反激式PFC电路和恒流型直流-直流LED驱动器。无光耦隔离型反激式PFC电路的正端输出与恒流型直流-直流LED驱动器的正端输入相连,无光耦隔离型反激式PFC电路的负端输出与恒流型直流-直流LED驱动器的负端输入相连;恒流型直流-直流LED驱动器的正端输出与LED负载的阳极相连,恒流型直流-直流LED驱动器的负端输出与LED负载的阴极相连。本实用新型使得两级式LED驱动器的元件数量大大减少,降低了电路成本,增加了两级式LED驱动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1967206U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20006805.9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5B3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互感器的LED驱动电路。现有的驱动电路较为复杂且成本高。本实用新型包括高频交流电流源、N个电流互感器模块;每个电流互感器模块包括电流互感器、输出整流器和输出电容。高频交流电流源的一个输出端接第一电流互感器模块中的电流互感器原边绕组一端,所有电流互感器原边绕组顺次串接,直到电流互感器模块N-1另一个输入端接电流互感器模块N的一个输入端,第N电流互感器模块中的电流互感器原边绕组的另一端接高频电流源的另一个输出端。每个电流互感器模块的正输出端接对应的LED负载的正输入端,电流互感器模块的负输出端接对应的LED负载的负输入端。本实用新型容易实现模块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