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6504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1610343375.7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李洪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集热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石墨烯3D集热发电一体模块。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流道,流道内设置有导热液。所述的流道包括位于中间的主流道和位于主流道两侧的支管,所述的进液口设置在主流道的下端,所述的出液口设置在主流道的上端,所述的支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堵,支管的开口端与主流道相连通,支管的外侧罩有太阳能真空管。所述的支管管壁的外侧设置有石墨烯导热翅片。所述支管向上倾斜连接在主流道上。本发明既可通过热交换的方式收集用阳光带来的热量,又可以将收集到的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既可作为热源,又可作为电源,实现了集热和发电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04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43375.7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李洪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60 , F24S10/75 , F24S10/40 , F24S2010/751 , H02S40/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集热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石墨烯3D集热发电一体模块。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流道,流道内设置有导热液。所述的流道包括位于中间的主流道和位于主流道两侧的支管,所述的进液口设置在主流道的下端,所述的出液口设置在主流道的上端,所述的支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堵,支管的开口端与主流道相连通,支管的外侧罩有太阳能真空管。所述的支管管壁的外侧设置有石墨烯导热翅片。所述支管向上倾斜连接在主流道上。本发明既可通过热交换的方式收集用阳光带来的热量,又可以将收集到的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既可作为热源,又可作为电源,实现了集热和发电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85710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43374.2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李洪伟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90/16 , B60L11/182 , B60L11/1825 , B60L2230/22 , B60L2230/24 , B60L2230/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烯能充电桩。包括电源和充电控制器,所述的电源为蓄电池,蓄电池设置在位于地面之下的凹槽内,蓄电池上连接有充电线圈,充电线圈与设置在汽车上的接收线圈通过电磁波的作用实现无线充电,所述的蓄电池的电能由外部发电装置进行供给和补充,所述的充电控制器设置在充电停车位的左侧。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设计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充电装置的电源设置在地面以下,充电时,将汽车停放在充电停车位内,不需要连接电源线即可充电,使用方便,操作快速。本发明给汽车充电时所使用的能源完全来自自然界,通过对风能和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实现了系统内能量的自给,而不需要另外连接电源。
-
公开(公告)号:CN205641589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472052.3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李洪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集热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石墨烯3D集热发电一体模块。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流道,流道内设置有导热液。所述的流道包括位于中间的主流道和位于主流道两侧的支管,所述的进液口设置在主流道的下端,所述的出液口设置在主流道的上端,所述的支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堵,支管的开口端与主流道相连通,支管的外侧罩有太阳能真空管。所述的支管管壁的外侧设置有石墨烯导热翅片。所述支管向上倾斜连接在主流道上。本实用新型既可通过热交换的方式收集用阳光带来的热量,又可以将收集到的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既可作为热源,又可作为电源,实现了集热和发电一体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