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4604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176470.3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6 , H01M4/66 , H01M4/80 , H01M50/5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使用了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是用以获得以泡沫金属作为集电体的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进一步,能够提高耐久性以及输出入特性(输出密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分割成多个电极分割体的方式来构成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电极层,并缩短各个电极分割体中的电子的移动距离和离子的移动距离,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使用了由泡沫金属构成的集电体。
-
公开(公告)号:CN11484343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105798.0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具备该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可通过抑制多孔质金属体内部的空隙产生而抑制耐久劣化及电极的结构劣化,且提高能量密度及循环耐久性。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有由多孔质金属体构成的集电体、配置于所述多孔质金属体的细孔内的负极材料及第二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材料具备:第一负极活性物质,配置于所述细孔的内表面上且由硅系材料构成;骨架形成剂,配置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上且含有具有硅氧烷键的硅酸盐;及第二负极活性物质,配置于所述骨架形成剂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042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0176470.3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6 , H01M4/66 , H01M4/80 , H01M50/5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使用了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是用以获得以泡沫金属作为集电体的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进一步,能够提高耐久性以及输出入特性(输出密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分割成多个电极分割体的方式来构成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电极层,并缩短各个电极分割体中的电子的移动距离和离子的移动距离,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使用了由泡沫金属构成的集电体。
-
公开(公告)号:CN11484349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106467.9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具备该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可通过提高骨架形成剂向由多孔质金属体构成的集电体内部的渗透性而抑制电极的结构劣化,且提高循环耐久性。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备:集电体,由多孔质金属体构成;第一负极材料,配置于所述多孔质金属体的孔隙内且具有由硅系材料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及粘合剂;及第二负极材料,配置于所述多孔质金属体的孔隙内且具有骨架形成剂,该骨架形成剂包含具有硅氧烷键的硅酸盐;且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有:一对第一区域,形成于所述集电体的厚度方向的两外侧且配置所述第一负极材料及所述第二负极材料;及第二区域,形成于所述集电体的厚度方向的中央且配置所述第二负极材料而不配置所述第一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56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183108.9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使用了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是用以获得以泡沫金属作为集电体的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进一步,能够提高输出特性、输入特性(输出密度)、以及耐久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在由泡沫金属构成的集电体上设置不存在电极合剂的区域,从而在电极层的内部形成电解液过剩地存在的区域,并将其作为电极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4258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100722.8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R31/52 , H01M10/48 , G01R31/385
Abstract: 提供能够更加精度良好地检测电池的微小短路的微小短路检测装置、微小短路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电池单元。微小短路检测装置关于具有正极层、电解质层及负极层的电池单元检测微小短路的有无,其中,所述微小短路检测装置具备检测所述电池单元的电压的电压检测部、以及基于所述电压的检测结果来判定所述电池单元内的微小短路的有无的微小短路判定部,所述电池单元具备检测在单元内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检测部,所述微小短路判定部基于所述电流的检测结果、以及对休止状态的所述电池单元施加的电压的符号来判定所述微小短路的有无。
-
公开(公告)号:CN11339439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260616.2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比以往提高电池寿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备该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该负极的制造方法。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1,其具备集电体10、及形成于集电体10上的负极层,其中,负极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11、导电助剂、粘合剂、及包含具有硅氧烷键的硅酸盐或具有磷酸键的磷酸盐的骨架形成剂12,并且,骨架形成剂12,至少配置于负极层中的与集电体10的界面。
-
公开(公告)号:CN11339436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257605.9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使用了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是用以获得以泡沫金属作为集电体的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进一步,能够提高耐久性、以及输出入特性(输出密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使用了由泡沫金属构成的集电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层上配置多孔质的覆盖层,并使覆盖层吸收、捕集因负极活性物质膨胀而从电极层中被挤出的电解液。
-
公开(公告)号:CN11484349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0106467.9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具备该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可通过提高骨架形成剂向由多孔质金属体构成的集电体内部的渗透性而抑制电极的结构劣化,且提高循环耐久性。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备:集电体,由多孔质金属体构成;第一负极材料,配置于所述多孔质金属体的孔隙内且具有由硅系材料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及粘合剂;及第二负极材料,配置于所述多孔质金属体的孔隙内且具有骨架形成剂,该骨架形成剂包含具有硅氧烷键的硅酸盐;且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有:一对第一区域,形成于所述集电体的厚度方向的两外侧且配置所述第一负极材料及所述第二负极材料;及第二区域,形成于所述集电体的厚度方向的中央且配置所述第二负极材料而不配置所述第一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56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0183108.9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使用了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是用以获得以泡沫金属作为集电体的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进一步,能够提高输出特性、输入特性(输出密度)、以及耐久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在由泡沫金属构成的集电体上设置不存在电极合剂的区域,从而在电极层的内部形成电解液过剩地存在的区域,并将其作为电极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