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2835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1980086314.9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产品管理方法利用计算机来管理经过接合工序(S8)而制造的膜电极结构体(21)或燃料电池堆,所述接合工序(S8)是在以碳纸为基材的气体扩散层(25b,26b)上接合电极催化剂层(25a,26a)。此产品管理方法包括:工序(S2,S5),拍摄多个气体扩散层各自的特定部位的图像来获取一次特征向量数据,并将获取的各一次特征向量数据存储于存储介质中;及,工序(S9,S11,S12),将拍摄经过这些工序(S2,S5)后的气体扩散层的特定部位的图像而获取的特征向量数据与存储于存储介质中的管理数据库进行对照。
-
公开(公告)号:CN1130133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11503288.6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全固态电池的电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兼顾离子传导性与电子传导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电极材料制造方法是一种制造全固态电池的电极材料(50)的方法,其具备以下步骤:被覆活性物质准备步骤,准备被覆活性物质(10),所述被覆活性物质(10)包含正极活性物质(11)、及被覆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氧化物基固体电解质的涂层(12);第一复合化步骤,将固体电解质(21)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导电助剂(22)被覆来制造第一复合材料(20);第二复合化步骤,将被覆活性物质(10)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第一复合材料(20)被覆来制造第二复合材料(40);及,混合步骤,将第二复合材料(40)、导电助剂(22)、及固体电解质(21)混合来制造电极材料(50)。
-
公开(公告)号:CN10956364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8390.1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比以往更容易制造的碳纤维片及其制造方法。一种碳纤维片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树脂制片以升温速度15000℃/sec以上加热至碳化温度,由此使所述树脂制片进行碳纤维化的碳纤维化工序。在碳纤维化工序中,优选对树脂制片照射功率密度为130W/mm2以上且照射能量的量为0.05J/mm2以上的能量射线。
-
公开(公告)号:CN113013388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011503288.6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全固态电池的电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兼顾离子传导性与电子传导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电极材料制造方法是一种制造全固态电池的电极材料(50)的方法,其具备以下步骤:被覆活性物质准备步骤,准备被覆活性物质(10),所述被覆活性物质(10)包含正极活性物质(11)、及被覆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氧化物基固体电解质的涂层(12);第一复合化步骤,将固体电解质(21)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导电助剂(22)被覆来制造第一复合材料(20);第二复合化步骤,将被覆活性物质(10)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第一复合材料(20)被覆来制造第二复合材料(40);及,混合步骤,将第二复合材料(40)、导电助剂(22)、及固体电解质(21)混合来制造电极材料(50)。
-
公开(公告)号:CN109563647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780048390.1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比以往更容易制造的碳纤维片及其制造方法。一种碳纤维片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树脂制片以升温速度15000℃/sec以上加热至碳化温度,由此使所述树脂制片进行碳纤维化的碳纤维化工序。在碳纤维化工序中,优选对树脂制片照射功率密度为130W/mm2以上且照射能量的量为0.05J/mm2以上的能量射线。
-
公开(公告)号:CN11513312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0183967.2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解质薄片的制造方法及固体电解质薄片,所述固体电解质薄片的制造方法通过使锂离子顺利地从固体电解质层向电极插入脱离而能够提升电池输出性能,并且通过提升固体电解质层与电极层之间的粘结性而能够抑制固体电解质层与电极层间的界面剥离或短路。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薄片的制造方法包括:第1工序,其是将包含固体电解质的浆料涂敷于基材上;第2工序,其是通过使所述基材上的所述浆料干燥而形成固体电解质层;第3工序,其是在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上表面层叠薄片状的三维构造体;第4工序,其是在所述三维构造体的内部及上部涂敷包含固体电解质的浆料;及第5工序,其是通过使所述三维构造体的内部及上部的浆料干燥而获得填充有固体电解质的固体电解质薄片。
-
公开(公告)号:CN1167595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155556.7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连续地制造电极复合材料浆料,且可以抑制残次品产生的电极复合材料浆料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复合材料浆料的制造方法,其是连续地制造二次电池用的电极复合材料浆料的方法,所述二次电池用电极复合材料浆料的制造方法具有:分散混炼步骤,对电极复合材料浆料的材料连续地进行分散混炼;第一特性测定步骤,测定分散混炼后的电极复合材料浆料的特性;再分散混炼步骤,对电极复合材料浆料进行再分散混炼;及,特性判定步骤,基于第一特性测定步骤中的测定结果,来判定是否执行再分散混炼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5133127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183967.2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解质薄片的制造方法及固体电解质薄片,所述固体电解质薄片的制造方法通过使锂离子顺利地从固体电解质层向电极插入脱离而能够提升电池输出性能,并且通过提升固体电解质层与电极层之间的粘结性而能够抑制固体电解质层与电极层间的界面剥离或短路。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薄片的制造方法包括:第1工序,其是将包含固体电解质的浆料涂敷于基材上;第2工序,其是通过使所述基材上的所述浆料干燥而形成固体电解质层;第3工序,其是在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的上表面层叠薄片状的三维构造体;第4工序,其是在所述三维构造体的内部及上部涂敷包含固体电解质的浆料;及第5工序,其是通过使所述三维构造体的内部及上部的浆料干燥而获得填充有固体电解质的固体电解质薄片。
-
公开(公告)号:CN1150782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183978.0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推导运送中的被检查体的孔隙率的孔隙率推导方法及孔隙率推导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孔隙率推导方法,是推导被检查体的孔隙率的方法,且包括:单位面积重量测定步骤,对运送中的被检查体的特定部位的单位面积重量进行测定;厚度测定步骤,对运送中的被检查体的特定部位的厚度进行测定;及,孔隙率推导步骤,根据单位面积重量、厚度、以及被检查体的真密度,推导被检查体的孔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2835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80086314.9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产品管理方法利用计算机来管理经过接合工序(S8)而制造的膜电极结构体(21)或燃料电池堆,所述接合工序(S8)是在以碳纸为基材的气体扩散层(25b,26b)上接合电极催化剂层(25a,26a)。此产品管理方法包括:工序(S2,S5),拍摄多个气体扩散层各自的特定部位的图像来获取一次特征向量数据,并将获取的各一次特征向量数据存储于存储介质中;及,工序(S9,S11,S12),将拍摄经过这些工序(S2,S5)后的气体扩散层的特定部位的图像而获取的特征向量数据与存储于存储介质中的管理数据库进行对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