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9481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526308.9

    申请日:2020-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改善了向支承部件的倾斜部安装卡子的安装作业性。座椅垫具有:框形的框架;以及支承乘员的支承部件,其以位于框架内的方式支承于框架,框架具有横梁以及左右一对侧梁,横梁对侧梁的对应的端部之间进行连接,在左右的侧梁设置有覆盖彼此相对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罩部件,支承部件具有:板状的主体,其与框架大致平行地延伸;以及倾斜部,其从主体的左右侧缘朝表面侧倾斜地向外侧延伸,左右的倾斜部与对应的左右的罩部件抵接,在倾斜部的背面设置有加强倾斜部的刚性的第一加强部,罩部件支承于侧梁,在罩部件设置有加强罩部件的刚性的第二加强部,第二加强部配置在第一加强部的沿着倾斜部的表面的横向的延长线上。

    交通工具用座椅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1655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078850.9

    申请日:2020-0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具有倾斜部的板状的支承部件和配置于支承部件的压力传感器,提高了就座判定的正确性。座椅垫具有:框形的框架(7);以及支承部件(8),其支承于框架(7),并弹性地支承乘员。支承部件(8)具有:板状的主体(20);以及倾斜部(21),其从主体(20)的后部的左右侧缘朝表面侧倾斜地向外侧延伸。倾斜部(21)使来自乘员的臀部的压力分散。压力传感器相对于倾斜部向前方错开地配置,以免受到倾斜部(21)的压力分散的影响。在压力传感器(25)的安装位置的左右设置有开口。压力传感器和开口从主体的前缘分离。在将主体安装于框架的前部安装部与压力传感器之间设置有连结部。

    交通工具用座椅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1655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010078850.9

    申请日:2020-0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具有倾斜部的板状的支承部件和配置于支承部件的压力传感器,提高了就座判定的正确性。座椅垫具有:框形的框架(7);以及支承部件(8),其支承于框架(7),并弹性地支承乘员。支承部件(8)具有:板状的主体(20);以及倾斜部(21),其从主体(20)的后部的左右侧缘朝表面侧倾斜地向外侧延伸。倾斜部(21)使来自乘员的臀部的压力分散。压力传感器相对于倾斜部向前方错开地配置,以免受到倾斜部(21)的压力分散的影响。在压力传感器(25)的安装位置的左右设置有开口。压力传感器和开口从主体的前缘分离。在将主体安装于框架的前部安装部与压力传感器之间设置有连结部。

    车辆用座椅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21887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810114014.4

    申请日:2018-0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以实现车辆用座椅的用于支承座椅衬垫的下表面的缓冲垫的轻量化、支承性的确保以及缓冲性的提高。缓冲垫(22)为合成树脂制,因此能够提高缓冲性和减轻重量。另外,缓冲垫具有前后支承部(23)和侧部支承部(24),其中,前后支承部从座椅垫(12)的前端向后端延伸,与乘员的大腿部下表面相对,侧部支承部从前后支承部的左右两侧缘向斜上方延伸,与乘员的臀部侧面相对,据此,能够通过缓冲垫稳定地支承从座椅衬垫(30)下表面至左右两侧面的较大的范围而提高支承性,并且,同时保持乘员的大腿部下表面和臀部侧面而提高坐感,而且由于前后支承部和侧部支承部成形为一体,因此,能够减少零部件个数和组装工时。

    交通工具用座椅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7370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521560.0

    申请日:2020-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改善了向支承部件的倾斜部安装卡子的安装作业性。座椅垫具有:框形的框架;以及支承乘员的支承部件,其以位于框架内的方式支承于框架,框架具有横梁以及左右一对侧梁,横梁对侧梁的对应的端部之间进行连接,在左右的侧梁设置有覆盖彼此相对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罩部件,支承部件具有:板状的主体,其与框架大致平行地延伸;以及倾斜部,其从主体的左右侧缘朝表面侧倾斜地向外侧延伸,左右的倾斜部与对应的左右的罩部件抵接,在主体与倾斜部的连结部分设置有连结加强部,该连结加强部具有凹设于表面侧的连结凹部和配置在连结凹部内的连结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