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6200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8010.4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驱动轮的重量的增加以及尺寸的增大、并且能够详细地测定驱动力的大小以及方向的车轮框架。车轮框架(16a)具备:筒状的轮毂(16c),其供车轴(11b)自由旋转地插入;六轴力传感器(16e),其形成有供轮毂(16c)插入的插入孔(16e1);以及外侧凸缘(16f),其上安装有手轮圈(17),并且从六轴力传感器(16e)的输入部(16e2)向径向外侧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2029944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010287099.X
申请日:2010-09-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的后方确认装置,泊车时能够把握车身后端部。通过以下部件辨识车身后端部的位置:配置在车身的后部的后挡风玻璃;在该后挡风玻璃的附近且在车室内侧设置的后下视镜;设置在车室内侧的内饰部件,其中,后下视镜以能够对第一视觉辨认形态和第二视觉辨认形态进行视觉辨认的方式配置,其中所述第一视觉辨认形态映入有内饰部件和经由后挡风玻璃映入的车室外侧的死角部分;所述第二视觉辨认形态在后挡风玻璃中映入有作为虚像映现的内饰部件,在内饰部件或后挡风玻璃上具有第一车身后端部显示标记,该第一车身后端部显示标记配置在后挡风玻璃的下方,使第二视觉辨认形态能够辨识的虚像与车身后端部的位置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02917917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80021407.7
申请日:2011-02-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10
Abstract: 一种前方视觉辨认装置。本发明的前方视觉辨认装置,使车辆的前方侧的希望范围能被乘员视觉辨认,具有:对所述希望范围进行映现的第一反光镜;和将映现在所述第一反光镜中的反射像向着所述乘员映现的第二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配置在车室内的仪表板上,并且,所述第二反光镜配置在所述仪表板的下方,在将所述第一反光镜以及第二反光镜连结的区域、和将所述第二反光镜和所述乘员的视线出射点连结的区域中,分别设置有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954882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010198535.6
申请日:2010-06-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的多方向视觉辨认装置,使驾驶员感知的第一视觉辨认机构的车门后视镜的亮度和第二视觉辨认机构的第二反射镜的亮度大致一致,从而提高视觉辨认性。车辆的多方向视觉辨认装置(11)具有:由车门窗玻璃(51)和车门后视镜(41)构成的第一视觉辨认机构(53);由设置于车门后视镜壳体(42)上的第一反射镜(15)、经由框架(副支柱31)与车门窗玻璃(51)连续的副窗玻璃(32)、和使透过副窗玻璃(32)的光朝向驾驶员(Sn)反射的第二反射镜(16)构成的第二视觉辨认机构(54),将第二视觉辨认机构(54)的乘员(驾驶员)(Sn)接收到的光(反射光56)的亮度设定成与第一视觉辨认机构(53)的光(反射光57)的亮度大致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1085963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910594415.9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A61B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现性或可靠性优异的肌力特性评估方法。肌力特性评估方法是根据包含第一对抗一关节肌对(e1、f1),第二对抗一关节肌对(e2、f2),及对抗二关节肌对(e3、f3)的肌群模型,对包含具有由第一关节J1支撑的基端的第一杆(L1)、及经由第二关节(J2)而由第一杆的活动端支撑的第二杆(L2)的肢体(3)的肌力特性进行评估。此方法包括:测定第二杆的活动端的朝至少一个规定方向的最大输出(F1、F2、F3、F4)的步骤(ST1);测定面内的第二杆的活动端的朝所有方向的旋转输出(S)的步骤(ST2);及根据朝规定方向的最大输出与旋转输出,制作与肌群模型的各肌贡献量对应的六边形的最大输出分布(Q)的步骤(ST3、ST4)。
-
公开(公告)号:CN110859637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0594415.9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A61B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现性或可靠性优异的肌力特性评估方法。肌力特性评估方法是根据包含第一对抗一关节肌对(e1、f1),第二对抗一关节肌对(e2、f2),及对抗二关节肌对(e3、f3)的肌群模型,对包含具有由第一关节J1支撑的基端的第一杆(L1)、及经由第二关节(J2)而由第一杆的活动端支撑的第二杆(L2)的肢体(3)的肌力特性进行评估。此方法包括:测定第二杆的活动端的朝至少一个规定方向的最大输出(F1、F2、F3、F4)的步骤(ST1);测定面内的第二杆的活动端的朝所有方向的旋转输出(S)的步骤(ST2);及根据朝规定方向的最大输出与旋转输出,制作与肌群模型的各肌贡献量对应的六边形的最大输出分布(Q)的步骤(ST3、ST4)。
-
公开(公告)号:CN102463929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317590.7
申请日:2011-10-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能够改善死角的范围以及像的失真,从而提高视觉辨认性,并且,考虑了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形状。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具有:车门后视镜壳体(42);车门后视镜主体;从车门后视镜主体的下方对车辆(12)的前方的所希望的范围进行映现的第一反射镜(16);使第一反射镜(16)的光向车辆(12)的乘员反射的第二反射镜(21)。第一反射镜(16)由曲面的曲率恒定的定曲率镜面(54)、和形成为在纵剖面的曲率及横剖面的曲率中,至少一方的剖面的曲率不是恒定的自由曲面的自由曲率镜面(55)构成。定曲率镜面(54)和自由曲率镜面(55)之间的边界镜面部(56),以其上端(58)相对于其下端(61)向车辆(12)的车室(17)侧仅接近距离(Wm)的倾斜度(倾斜角α)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2233851B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110086243.8
申请日:2011-04-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后下视镜,其能够在使用凹凸面镜来作为反射镜的情况下抑制固定光源的光的反射而提高视觉辨认性及舒适性。反射镜(12)由凹凸面镜构成,该凹凸面镜具有大致上下方向成为凹面而大致水平方向成为凸面的镜面。在保持反射镜(12)的壳体(13)上设有遮蔽部(14A),该遮蔽部(14A)向前突出到从室内灯(11)向反射镜(12)照射的光的照射范围内。通过壳体(13)的遮蔽部(14A)遮挡从室内灯(11)向反射镜(12)照射的光,减轻反射光导致的炫目。
-
公开(公告)号:CN101947934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226797.9
申请日:2010-07-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防止从车室外侧入射的光反射、防止乘员或驾驶者感到繁杂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和即使因组装前支柱内饰部件时的偏差导致柱镜的映现范围偏离也能够调节柱镜安装角度的车辆的视觉辨认装置。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包括:被副支柱(31)和前支柱(28)支承的副窗玻璃(34);映现车辆(12)后方的车门后视镜机构(15)的车门后视镜壳体(42);设在车门后视镜壳体上,映现从车辆侧方到车辆前方的范围的第一反射镜(16);使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向乘员(Sm)反射而映现范围的第二反射镜(17),副窗玻璃配置在与前支柱的截面中央和副支柱的截面中央相比的车辆外侧的位置,第二反射镜的外缘(61)接近副窗玻璃。
-
公开(公告)号:CN102463929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10317590.7
申请日:2011-10-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能够改善死角的范围以及像的失真,从而提高视觉辨认性,并且,考虑了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形状。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具有:车门后视镜壳体(42);车门后视镜主体;从车门后视镜主体的下方对车辆(12)的前方的所希望的范围进行映现的第一反射镜(16);使第一反射镜(16)的光向车辆(12)的乘员反射的第二反射镜(21)。第一反射镜(16)由曲面的曲率恒定的定曲率镜面(54)、和形成为在纵剖面的曲率及横剖面的曲率中,至少一方的剖面的曲率不是恒定的自由曲面的自由曲率镜面(55)构成。定曲率镜面(54)和自由曲率镜面(55)之间的边界镜面部(56),以其上端(58)相对于其下端(61)向车辆(12)的车室(17)侧仅接近距离(Wm)的倾斜度(倾斜角α)倾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