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摩托车的车提手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53810A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480005302.2

    申请日:2004-03-26

    Abstract: 一种二轮摩托车的车提手(G)。其包括:后部(20);从后部的左右两侧延长的左、右侧部(21、22);突出设置于左、右侧部的内侧,用于向侧罩(C)的侧面上安装车提手(G)的安装部(21b、22b)。从上述安装部(21b、22b)到灯体(7)的上方,上述车提手(G)形成为俯视时一部分与上述灯体(7)重叠状;上述车提手的后部内缘(20)从车座(S)的后端朝后方延伸,在上述车座(S)的后端同上述后部内缘(20I)之间形成俯视时可看到的的空间部分(K);上述车提手(G)的外表面(M)在车座(S)的下方朝向侧方,以在最后部朝向上方的方式逐渐倾斜;上述车提手的最后部的上面(H)位于车座(S)的上表面的大致延长线(L)上。

    二轮摩托车的车提手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68252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480005302.2

    申请日:2004-03-26

    Abstract: 一种二轮摩托车的车提手(G)。其包括:后部(20);从后部的左右两侧延长的左、右侧部(21、22);突出设置于左、右侧部的内侧,用于向侧罩(C)的侧面上安装车提手(G)的安装部(21b、22b)。从上述安装部(21b、22b)到灯体(7)的上方,上述车提手(G)形成为俯视时一部分与上述灯体(7)重叠状;上述车提手的后部内缘(20)从车座(S)的后端朝后方延伸,在上述车座(S)的后端同上述后部内缘(20I)之间形成俯视时可看到的空间部分(K);上述车提手(G)的外表面(M)在车座(S)的下方朝向侧方,以在最后部朝向上方的方式逐渐倾斜;上述车提手的最后部的上面(H)位于车座(S)的上表面的大致延长线(L)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