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5920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038885.X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确保美观和排水性,并且抑制因灰尘、尘土向照明器内进入而弄脏该照明器内部的情况发生的机动两轮车的照明器。机动两轮车(12)的照明器(10)具有收容光源(100)的罩构件(102),通过在后挡泥板(76)的后表面部(128)安装罩构件(102)的基座部(106),而以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该罩构件(102),在罩构件(102)的下部的前部形成有排水孔(104),在罩构件(102)的基座部(106)以及后挡泥板(76)的后表面部(128),设有将罩构件(102)的内部和后挡泥板(76)的腔室(122)连通起来的照明器侧连通孔(130)及后挡泥板侧连通孔(132),在排水孔(104)的上方设置有自罩构件(102)的基座部(106)向后方延伸的檐部(118)。
-
公开(公告)号:CN102105346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0980125023.2
申请日:2009-06-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4 , B62K23/02 , H01H2009/0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易于操作喇叭开关并且容易与其他的开关相区别的操纵开关。在车辆的操纵开关(30)中,将喇叭开关(32)配设在如下的位置:在从正面看的方向投影外壳(60)时,与把手(10)的轴线(D)重叠并且比其他的开关更靠车身后方侧。在喇叭开关(32)的上下方向偏离地配设由光轴切换开关(31)及转向指示灯开关(33)构成的其他的开关。喇叭开关(32)为在把手(10)的轴线方向上长的形状,以设置于靠把手(10)的端部的摆动轴(36)为中心,向车身前方侧按压而摆动。喇叭开关(32)的操作面(32e)的大小、上下轮廓线的间隔和从外壳(60)突出的突出量,分别从车身外方部(32d)朝向车身内方部(32c)扩大。
-
公开(公告)号:CN103359208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038885.X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确保美观和排水性,并且抑制因灰尘、尘土向照明器内进入而弄脏该照明器内部的情况发生的机动两轮车的照明器。机动两轮车(12)的照明器(10)具有收容光源(100)的罩构件(102),通过在后挡泥板(76)的后表面部(128)安装罩构件(102)的基座部(106),而以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该罩构件(102),在罩构件(102)的下部的前部形成有排水孔(104),在罩构件(102)的基座部(106)以及后挡泥板(76)的后表面部(128),设有将罩构件(102)的内部和后挡泥板(76)的腔室(122)连通起来的照明器侧连通孔(130)及后挡泥板侧连通孔(132),在排水孔(104)的上方设置有自罩构件(102)的基座部(106)向后方延伸的檐部(118)。
-
公开(公告)号:CN1282690A
公开(公告)日:2001-02-07
申请号:CN00120284.7
申请日:2000-07-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Q1/02 , B62J6/02 , F21S8/12 , F21W101/10 , F21Y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Q1/0041 , B60Q1/18 , B62J6/02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前照灯,该前照灯10由在俯视图上配置在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上的近光专用灯26和配置在该近光专用灯26的两侧的左、右远光专用灯27、28所构成。能增加左、右远光专用灯的反射镜的总反射面积,能抑制空气阻力的增加,能不改变近光专用灯和远光专用灯各灯泡的额定电功率,而增加前照灯的亮度。另外,若左右对称地配置左、右远光专用灯,则在转向过程中,能以同等的条件照射左、右转弯道的路面。
-
公开(公告)号:CN101049841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710092283.7
申请日:2007-04-03
Applicant: 东洋电装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操作钮的操作性良好且小型的车辆的手柄开关装置。在操纵手柄上安装有包围操纵手柄且内部收容开关的开关壳体,在该开关壳体的后壁上设有操作开关的操作钮,操作钮配置在与操纵手柄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上,并且经由枢轴可摆动地支撑在开关壳体上,而开关具有可动触点座进行滑动的滑动型结构,并配置在开关壳体的位于操纵手柄上侧或下侧的内部,操作钮和可动触点座通过将操作钮的摆动变换成直线运动后传递给可动触点座的运动方向变换装置而连接,运动方向变换装置由动作臂和叉形的从动臂构成,动作臂一体地形成在操作钮的摆动端上并配置成与枢轴大致平行,从动臂一体地形成在可动触点座上并配置在与枢轴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从动臂与动作臂滑动自如地卡合。
-
公开(公告)号:CN100453975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510002322.0
申请日:2005-01-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C22/00
Abstract: 一种行驶距离显示装置,在产生累计行驶距离超过规定的显示位数的显示最大值的溢出后,简洁地显示准确的累计行驶距离。行驶距离显示装置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与自动二轮车的点火开关联动,累计根据自动二轮车的行驶产生的脉冲信号,求出里程数据。该控制部把里程数据记录到EEPROM中,并且,在操作了点火开关时,读入记录在EEPROM中的里程数据(步骤S1),在该里程数据超过里程表的显示最大值的99999时(步骤S3),将里程数据中的比显示位数高的位的数值(步骤S5)在里程表上显示规定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049841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710092283.7
申请日:2007-04-03
Applicant: 东洋电装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操作钮的操作性良好且小型的车辆的手柄开关装置。在操纵手柄(H)上安装有包围操纵手柄(H)且内部收容开关(3)的开关壳体(1),在该开关壳体(1)的后壁上设有操作上述开关(3)的操作钮(2),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车辆的手柄开关装置中,上述操作钮(2)配置在与操纵手柄(H)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上,并且经由枢轴(9)可摆动地支撑在上述开关壳体(1)上,而上述开关(3)具有可动触点座(13)进行滑动的滑动型结构,并配置在上述开关壳体(1)的位于上述操纵手柄(H)上侧或下侧的内部,上述操作钮(2)和上述可动触点座(13)通过将操作钮(2)的摆动变换成直线运动后传递给可动触点座(13)的运动方向变换装置(19)而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7719C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98116649.0
申请日:1998-07-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6/02 , B60Q1/0035 , B60Q1/0041 , F21S41/162 , F21S41/17 , F21S41/18 , F21S41/192 , F21S41/663 , F21W2107/17
Abstract: 在机动两轮车前照灯装置中,将由放电灯泡与略成半球状的反射镜构成的放电灯配置于灯罩上部;将由灯丝灯泡与略成半球状的反射镜构成的灯丝灯配置于灯罩下部;由前面透镜封闭灯罩前面开口。与现有的灯丝灯泡相比,放电灯可以得到为其2~3倍的光束。与灯丝灯泡相比,放电灯可以做得更小,因而整个前照灯可以做得更紧凑。
-
公开(公告)号:CN1079907C
公开(公告)日:2002-02-27
申请号:CN98105455.2
申请日:1998-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N1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48
Abstract: 起动器开关8和停止开关9同时被操作为闭合状态时,起动继电器10动作,接通起动电动机13的电源。在开关8、9的任何一个断开之前,起动电动机13持续运转。之后,在波形整形电路22对脉冲发生器12的输出进行波形整形,将所得到的曲轴转动位置信号22a提供给定时器32。定时器32在曲轴的转动中和从转动停止的时刻开始经定时器时间为止的期间,保持定时器输出32a。利用定时器输出32a,对曲轴在转动状态下起动电动机13的再起动进行阻止。
-
公开(公告)号:CN103402861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80011753.1
申请日:2012-02-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S43/00 , B62J6/02 , B62J17/02 , F21S41/147 , F21S41/19 , F21S41/334 , F21S45/43 , F21S45/47 , F21S45/48 , F21S45/49
Abstract: 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10)具有基部部件(82)和透镜(84)。发光二极管(86)和反射器(96)容纳在由基部部件(82)和透镜(84)所形成的空间(98)中。发光二极管(86)设置在延伸到空间(98)中的支撑部件(88)上的预定位置处。支撑部件(88)具有壁(112),所述壁定位在发光二极管(86)的前面和附近,并且比发光二极管(86)高。在前视图中,壁(112)隐藏发光二极管(86)并阻挡直接从发光二极管(86)出射且未通过反射器传播(96)的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