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88035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410034781.2
申请日:2004-05-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3/12 , F01N13/005 , F01N13/085 , F01N2530/22 , F01N2590/021 , F02M35/02 , F02M35/04 , F02M35/10111 , F02M35/10144 , F02M35/168
Abstract: 一种舷外装马达,包括弹性密封盖(30),该弹性密封盖安装在底盖上,以便当封闭底盖的开口时在底盖和排气释放管(20)之间形成气密密封,排气释放管的出口部分(20a)从该开口向外伸出。密封盖包括管形密封部分(38),该管形密封部分(38)从密封盖的板状本体(31)的至少一个表面(31b)伸出。管形密封部分有环形密封唇缘(40c),该环形密封唇缘(40c)环绕排气释放管的外周表面(20b)安装。管形密封部分可相对于盖本体弹性变形,从而吸收或消除由于舷外装马达的相关部件的累积制造和装配公差而在排气释放管和底盖的开口之间产生的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1096988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710112687.8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驱动轴的船舶推进器。在舷外马达中,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通过包括安装在第一驱动轴上的驱动齿轮和安装在第二驱动轴上的从动齿轮的中间齿轮机构互锁。第二驱动轴支撑在布置于从动齿轮的上侧和下侧的上轴承和下轴承中。上轴承支撑第二驱动轴的从从动齿轮向上延伸的上端部,上轴承位于与驱动齿轮重合的垂直位置。下轴承放在第二驱动轴的下端部上的位置。下端部在从动齿轮与包括在输出齿轮机构中的输入齿轮之间延伸。第一驱动轴驱动油泵,用于向放在保持与第二驱动轴互锁的输出齿轮机构的齿轮箱中需要润滑的运动部件供油。第二驱动轴短且轻,舷外马达可以低成本制造,且油泵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576166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410050123.2
申请日:2004-06-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20/32 , F02B61/045
Abstract: 一种舷外装马达(1),包括:底盖(16),该底盖覆盖发动机(3)的一部分、支承发动机的安装机匣(2)以及布置在该安装机匣下面的滑油盘(13)。该底盖(16)具有开口(27),该开口形成为对着位于滑油盘(13)下部的排放单元(30)。该开口可以通过具有第一和第二锁合件(42、44)的排放盖(40)而打开和关闭。操作所述第一锁合件(42)的释放件(42a)以使得所述排放盖能够通过单个动作而安装在所述开口(27)上和从所述开口(27)拆下。
-
公开(公告)号:CN100519334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610076180.7
申请日:2006-04-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3H2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用外置发动机,能够提高船用外置发动机的搬运性,且使其容易安装到船体上,并能降低保管时所占用的空间。驱动源[具体地说是发动机(20)和电动机(28)]与驱动部通过紧固部(38)而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相连接,其中,驱动部至少具有驱动轴(40)和螺旋桨(54),驱动轴(40)与驱动源连接,从而由其驱动,螺旋桨(54)通过齿轮机构(44)连接到驱动轴(40)上。另外,在紧固部(38)上配置弹性体(90),驱动源部和驱动部通过弹性体连接起来。
-
公开(公告)号:CN100516587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10112687.8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驱动轴的船舶推进器。在舷外马达中,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通过包括安装在第一驱动轴上的驱动齿轮和安装在第二驱动轴上的从动齿轮的中间齿轮机构互锁。第二驱动轴支撑在布置于从动齿轮的上侧和下侧的上轴承和下轴承中。上轴承支撑第二驱动轴的从从动齿轮向上延伸的上端部,上轴承位于与驱动齿轮重合的垂直位置。下轴承放在第二驱动轴的下端部上的位置。下端部在从动齿轮与包括在输出齿轮机构中的输入齿轮之间延伸。第一驱动轴驱动油泵,用于向放在保持与第二驱动轴互锁的输出齿轮机构的齿轮箱中需要润滑的运动部件供油。第二驱动轴短且轻,舷外马达可以低成本制造,且油泵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289351C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410050123.2
申请日:2004-06-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20/32 , F02B61/045
Abstract: 一种舷外装马达(1),包括:底盖(16),该底盖覆盖发动机(3)的一部分、支承发动机的安装机匣(2)以及布置在该安装机匣下面的滑油盘(13)。该底盖(16)具有开口(27),该开口形成为对着位于滑油盘(13)下部的排放单元(30)。该开口可以通过具有第一和第二锁合件(42、44)的排放盖(40)而打开和关闭。操作所述第一锁合件(42)的释放件(42a)以使得所述排放盖能够通过单个动作而安装在所述开口(27)上和从所述开口(27)拆下。
-
公开(公告)号:CN1550412A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200410034781.2
申请日:2004-05-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3H2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3/12 , F01N13/005 , F01N13/085 , F01N2530/22 , F01N2590/021 , F02M35/02 , F02M35/04 , F02M35/10111 , F02M35/10144 , F02M35/168
Abstract: 一种舷外装马达,包括弹性密封盖(30),该弹性密封盖安装在底盖上,以便当封闭底盖的开口时在底盖和排气释放管(20)之间形成气密密封,排气释放管的出口部分(20a)从该开口向外伸出。密封盖包括管形密封部分(38),该管形密封部分(38)从密封盖的板状本体(31)的至少一个表面(31b)伸出。管形密封部分有环形密封唇缘(40c),该环形密封唇缘(40c)环绕排气释放管的外周表面(20b)安装。管形密封部分可相对于盖本体弹性变形,从而吸收或消除由于舷外装马达的相关部件的累积制造和装配公差而在排气释放管和底盖的开口之间产生的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550410A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200410034782.7
申请日:2004-05-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3H2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20 , B63H20/00 , F02B61/045 , F02B2075/027 , F02B2075/1816 , F02B2275/18 , F02M35/10013 , F02M35/112 , F02M35/1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吸气通道单元(21)的舷外装马达(1),该吸气通道单元(21)用于将空气引入发动机舱室(18)。该吸气通道单元(21)有布置在发动机(2)的左侧和右侧的两个吸气通道部分(23、24),并垂直延伸,以减小发动机盖(9)的纵向长度。所述左侧和右侧吸气通道部分在它们的上部与形成于发动机盖中的空气引入开口(30、30a、30b、30c)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0526676C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10112691.4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驱动轴的船舶推进器。舷外马达(S)具有:与内燃机互锁的第一驱动轴(31);与第一驱动轴(31)互锁的第二驱动轴(32);由第二驱动轴(32)驱动的输出齿轮机构(50);推进轴(17);以及齿轮箱(13),该齿轮箱保持输出齿轮机构(50)和推进轴(17)并具有通常浸入水中的齿轮保持部(21)。所述第二驱动轴(32)相对于纵向布置在第一驱动轴(31)后方。齿轮保持部(21)具有锥形部(21a),该锥形部从对应于第二驱动轴(32)的位置向前延伸并具有前端(21c)。该锥形部(21a)朝向前部逐渐变细。第二驱动轴(32)布置在第一驱动轴(31)的后方使得齿轮箱(13)可形成小尺寸,从而减少了齿轮箱(13)的水下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096989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710112691.4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驱动轴的船舶推进器。舷外马达(S)具有:与内燃机互锁的第一驱动轴(31);与第一驱动轴(31)互锁的第二驱动轴(32);由第二驱动轴(32)驱动的输出齿轮机构(50);推进轴(17);以及齿轮箱(13),该齿轮箱保持输出齿轮机构(50)和推进轴(17)并具有通常浸入水中的齿轮保持部(21)。所述第二驱动轴(32)相对于纵向布置在第一驱动轴(31)后方。齿轮保持部(21)具有锥形部(21a),该锥形部从对应于第二驱动轴(32)的位置向前延伸并具有前端(21c)。该锥形部(21a)朝向前部逐渐变细。第二驱动轴(32)布置在第一驱动轴(31)的后方使得齿轮箱(13)可形成小尺寸,从而减少了齿轮箱(13)的水下阻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