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7412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535439.2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5 , B62D25/04 , B62D25/2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维持车辆的乘降性的同时,抑制崩击带来的损伤的车辆侧部构造。车辆侧部构造具有:前车门和后车门;下纵梁,其配置在前车门和后车门的下方;下纵梁装饰件,其固定于下纵梁;模制部件,其配置在前车门和后车门的下端部与下纵梁装饰件的上端部之间,其侧面与前车门和后车门的下端部相比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模制部件具有:前车门下方部位、后车门下方部位以及配置在中柱的下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中柱外方部位。前车门下方部位和后车门下方部位与中柱外方部位相比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
-
公开(公告)号:CN109204222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810690027.6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2/24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组装容易的车身侧部构造。车身侧部构造(A)具有:沿车身(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纵梁(2);从下纵梁(2)向上方延伸设置的中柱外构件(31);设置在中柱外构件(3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中柱内构件(32);以及设置在由中柱外构件(31)和中柱内构件(32)形成的中空部(3a)内的分隔部件(4)。中柱内构件(32)具有用于在中空部(3a)内配置安全带部件的开口部(32a)。分隔部件(4)具有折叠成能够从开口部(32a)通过的形状的折叠部(4c)。
-
公开(公告)号:CN11080954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80092511.2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车辆的车顶结构体中,顶板和上边梁通过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接合部接合,并且在接合部的上部设置有向车身上方侧开口且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上边梁具有:梁主体部,其隔着接合部而配置于顶板的车宽方向外侧;和梁延长部,其从梁主体部的前端部向前方延长。在梁延长部设置有玻璃收容部,该玻璃收容部配置成在俯视时相比接合部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置,并收容风窗玻璃的上端侧部。梁主体部具有:梁主面,其形成车辆外表面;和托架面,其以向下方凹陷的方式设置在梁主面的前端部,风窗上胶条的侧端部的下表面与该托架面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80954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780092511.2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车辆的车顶结构体中,顶板和上边梁通过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接合部接合,并且在接合部的上部设置有向车身上方侧开口且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上边梁具有:梁主体部,其隔着接合部而配置于顶板的车宽方向外侧;和梁延长部,其从梁主体部的前端部向前方延长。在梁延长部设置有玻璃收容部,该玻璃收容部配置成在俯视时相比接合部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置,并收容风窗玻璃的上端侧部。梁主体部具有:梁主面,其形成车辆外表面;和托架面,其以向下方凹陷的方式设置在梁主面的前端部,风窗上胶条的侧端部的下表面与该托架面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730746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780091866.X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丸川大雅 , 古尔乔格兰山·尼纳特
Abstract: 该车辆的支柱结构体具备:支柱主体,其闭合截面沿长度方向连续;分隔件,其在支柱主体的内部以沿与该支柱主体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安装,并将支柱主体的内部在长度方向上分隔成多个空间部;以及贯穿构件,其沿支柱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以跨越多个空间部的方式配置于支柱主体的内部。在支柱主体设置有用于向内部的任一个空间部填充填充材料的填充孔。在分隔件设置有将贯穿构件向不闭塞填充孔的位置引导的引导部。
-
公开(公告)号:CN10654199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772876.7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36 , B62D25/2018 , B62D2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其能够降低对乘员施加的减速时的加速度。该车身构造(1)具有仪表板下面板(10)、外伸叉架(60)、仪表板横梁(80)和下纵梁(50)。在下纵梁(50)的内部,设置有相对于来自前方的荷载而压缩强度比下纵梁(50)低的顶起加强件(53)。外伸叉架(60)与顶起加强件(53)的前端部(53b)结合。仪表板横梁(80)与下纵梁(50)的前端部(50a)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73074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780091866.X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丸川大雅 , 古尔乔格兰山·尼纳特
Abstract: 该车辆的支柱结构体具备:支柱主体,其闭合截面沿长度方向连续;分隔件,其在支柱主体的内部以沿与该支柱主体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安装,并将支柱主体的内部在长度方向上分隔成多个空间部;以及贯穿构件,其沿支柱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以跨越多个空间部的方式配置于支柱主体的内部。在支柱主体设置有用于向内部的任一个空间部填充填充材料的填充孔。在分隔件设置有将贯穿构件向不闭塞填充孔的位置引导的引导部。
-
公开(公告)号:CN109204127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810368645.9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Q3/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车顶内衬的室内灯安装部附近的挠曲变形、而且能够将室内灯与天窗开口接近地配置的车辆的车顶构造体。车顶构造体具有车顶板(11)、天窗单元(13)、车顶内衬(10)、室内灯(17)。车顶板(11)具有天窗开口(12)。室内灯(17)贯穿车顶内衬(10)的穿插孔(18)地安装在车身上,并且具有从车室内侧覆盖穿插孔(18)的缘部的覆盖部。天窗单元(13)具有大致沿着天窗开口(12)的缘部安装的天窗框架(14)。在天窗框架(14)上一体地设有限制车顶内衬(10)的穿插孔(18)的缘部的上方位移的位移限制部。
-
公开(公告)号:CN10920422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690027.6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2/24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组装容易的车身侧部构造。车身侧部构造(A)具有:沿车身(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纵梁(2);从下纵梁(2)向上方延伸设置的中柱外构件(31);设置在中柱外构件(3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中柱内构件(32);以及设置在由中柱外构件(31)和中柱内构件(32)形成的中空部(3a)内的分隔部件(4)。中柱内构件(32)具有用于在中空部(3a)内配置安全带部件的开口部(32a)。分隔部件(4)具有折叠成能够从开口部(32a)通过的形状的折叠部(4c)。
-
公开(公告)号:CN108974129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0535439.2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维持车辆的乘降性的同时,抑制崩击带来的损伤的车辆侧部构造。车辆侧部构造具有:前车门和后车门;下纵梁,其配置在前车门和后车门的下方;下纵梁装饰件,其固定于下纵梁;模制部件,其配置在前车门和后车门的下端部与下纵梁装饰件的上端部之间,其侧面与前车门和后车门的下端部相比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模制部件具有:前车门下方部位、后车门下方部位以及配置在中柱的下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中柱外方部位。前车门下方部位和后车门下方部位与中柱外方部位相比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