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6967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594231.9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有研稀土(荣成)有限公司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有研稀土(荣成)磁性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剩磁高矫顽力烧结钕铁硼磁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钕铁硼磁粉和熔点小于或等于750℃的重稀土球型合金粉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粉末,混合粉末压成生坯后经烧结处理和回火处理得到烧结钕铁硼磁体。本发明通过钕铁硼磁粉与低熔点重稀土球型合金粉混合后进行取向成型,低熔点重稀土球型合金粉可帮助钕铁硼磁粉在取向及烧结过程中获得并保持沿c轴方向的取向一致性,有助于磁体剩磁提升;同时低熔点重稀土球型合金粉在烧结过程中优先熔化并在气体压力下在磁体内部流动形成分布均匀的晶界相,有助于磁体致密化和矫顽力提升,同时规避表面处理和加工流程直接获得高矫顽力高剩磁磁体,实现高性能高均匀性磁体的短流程高效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63134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82578.0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有研稀土(荣成)有限公司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有研稀土(荣成)磁性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尺寸钕铁硼磁体的扩散方法及大尺寸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大尺寸钕铁硼磁体的扩散方法的步骤包括:在超薄铝箔的表面溅射重稀土层获得复合扩散源,将复合扩散源覆于相应的钕铁硼磁体表面,将覆有复合扩散源的钕铁硼磁体进行扩散热处理,得到大尺寸高性能的钕铁硼磁体。本发明向超薄铝箔溅射重稀土层,工艺简单,同时,铝能作为辅助扩散剂,提高晶界流动性,促进了磁体中薄层连续晶界相的形成,有利于扩散的进行,该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直接将重稀土覆盖于钕铁硼磁体表面相比,本发明更容易使重稀土元素扩散进入磁体的内部,能够有效提高钕铁硼磁体的综合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7820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18946.7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有研稀土(荣成)有限公司 , 有研稀土(荣成)磁性材料研究院 , 有研稀土(青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钕铁硼磁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钕铁硼磁体晶界扩散方法,包括对钕铁硼毛坯进行清洗和活化预处理;对预处理的扩散基体表面依次沉积重稀土元素膜层、非稀土元素膜层以及耐高温无机膜层;对多层薄膜扩散基体依次进行热扩渗和回火处理,得到烧结钕铁硼磁体。本申请利用磁控溅射法首先在磁体表面沉积重稀土元素‑非稀土元素‑耐热无机薄膜,然后采用热扩渗技术使非稀土元素渗入重稀土元素膜层,形成多元重稀土合金,降低重稀土化合物熔点,增强重稀土元素渗透能力,形成磁硬化层,提高磁体矫顽力,非稀土元素细化晶粒,降低不可逆磁损失,无机膜形成保护层,避免元素氧化,防止晶界扩散时磁体间接触产生粘连,增加料盒的装料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9891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13481.4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有研稀土(荣成)有限公司 , 有研稀土(荣成)磁性材料研究院 , 有研稀土(青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结钕铁硼磁体的渗透方法及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磁体,烧结钕铁硼磁体的渗透方法的步骤包括:烧结钕铁硼磁体表面沉积扩散源,将扩散源沉积完成的磁体进行分段梯度压力渗透扩散处理,得到高矫顽力的烧结钕铁硼磁体。本发明经过分段梯度压力渗透扩散后,能有效提高晶界扩散的效率,制得高矫顽力烧结钕铁硼磁体,该工艺与无压力渗透相比,能够恢复磁体的垂直度,且更容易使重稀土元素扩散进入磁体的内部,能够有效提高烧结钕铁硼磁体的矫顽力,同时加压回火处理能够有效改善扩散热处理后磁体变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339949U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23481007.3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有研稀土(荣成)有限公司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有研稀土(荣成)磁性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片三面喷码机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磁片三面喷码机构,设有机架,机架的上方依次设有上料机构、导料板、输送机构和挡料导向机构,上料机构的出料口与导料板的进料口连接,导料板上的出料口与输送机构的进料端接触,输送机构上安装挡料导向机构,挡料导向机构包括左挡料侧板和右挡料侧板,左挡料侧板和右挡料侧板呈间隙的布置在输送机构上方,左挡料侧板和右挡料侧板经连接机构与机架固定连接,左挡料侧板和右挡料侧板之间的间隙为导料间隙,导料间隙的左侧、右侧和上方分别设有喷码机构,喷码机构与机架固定连接,喷码机构的喷码口分别与导料间隙连通,具有结构简单、喷码效果好、喷码效率高、成品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20944542U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23015099.6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有研稀土(荣成)有限公司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有研稀土(荣成)磁性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钕铁硼倒角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钕铁硼方块产品倒角机,设有机体,机体上端连接操作台,所述的操作台下方的机体上固定连接倒角机构和升降滑移机构,所述的倒角机构包括倒角砂轮和旋转电机,所述的升降滑移机构包括滑移导轨、滑块、丝母、丝杠和升降把手,所述的滑块的侧面与旋转电机连接,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倒角砂轮连接,所述的倒角砂轮的上端伸出操作台上设有的倒角通孔,通过伸出操作台的倒角砂轮对操作台上的方块产品进行倒角工作,具有结构简单、倒角效果好、倒角效率高、倒角深度和角度可调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20944477U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23015041.1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有研稀土(荣成)有限公司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有研稀土(荣成)磁性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钕铁硼产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方形钕铁硼产品双端面磨削、烘干一体装置,设有机台,其特征在于机台上设有双端面磨削机构和除水烘干机构,所述的双端面磨削机构固定在机台上,双端面磨削机构的出料端处设有除水烘干机构,除水烘干机构固定在机台上,除水烘干机构包括支撑杆、主动轮、从动轮、输送带、烘干加热管、防护罩、吹风盘,通过吹风管对产品表面的水分吹走,同时通过加热管对产品进行烘干,具有结构简单、产品缺陷少、次品率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5450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38626.9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有研稀土(荣成)有限公司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有研稀土(青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钕铁硼磁粉、R-M辅助合金粉料进行真空一次混合,然后加热进行二次混合,混合后经过取向成型、等静压、烧结处理和回火处理制备得到耐高温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其中,R-M辅助合金粉料中R为Sm、Nd、Pr中的一种或几种且必须含Sm,M为Cu、Al、Ni、Zn、Nb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通过辅助合金和钕铁硼磁粉在高于富稀土晶界相的熔化温度下混合扩散,调整了最终烧结永磁体的晶界结构,借助M元素对晶界的润滑作用增加Sm元素在晶界的分布均匀性,并利用Sm元素能提高磁体耐温性的特点,提高烧结永磁体的耐温性,该方法Sm主要分布在晶界中,增加去交换耦合作用,提高烧结永磁体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9379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10366346.9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河北雄安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有研稀土(荣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R‑T‑B系烧结磁体及其制备方法,烧结磁体包括晶界区T1、壳层区T2和R2Fe14B晶粒区T3;所述烧结磁体表面向中心10μm至60μm处,所述壳层区T2与所述R2Fe14B晶粒区T3的面积比为0.1~0.3,所述壳层区T2厚度为0.5~1.2μm;所述壳层区T2对所述R2Fe14B晶粒区T3的包覆率平均为80%以上。本发明通过优化传统稀土永磁体制备工艺以及微观组织,提高重稀土在磁体内部的扩散效率,从而大幅度提升磁体矫顽力,并节约制造成本。本发明提供的烧结磁体在达到同等矫顽力情况下可减少重稀土用量,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93344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95725.X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有研稀土(荣成)有限公司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有研稀土(青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尺寸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低熔点重稀土合金粉末、制备电泳溶液以及电泳沉积过程,电泳溶液制备过程包括将制备的低熔点重稀土合金粉末分散到无水有机溶剂中得悬浮液,电泳沉积过程包括将微尺寸钕铁硼磁体作为阴极置于悬浮液中进行电泳沉积,然后将电泳沉积后的微尺寸钕铁硼磁体干燥后进行热处理。本发明引入低熔点重稀土合金作为扩散源,使用电泳法进行沉积,降低扩散温度的同时,使重稀土元素集中分布在晶粒边缘形成核壳结构,改善晶界相,有利于晶界相连续分布,提高重稀土扩散效率和利用率,在矫顽力提高程度相同的前提下,相对于现有技术,重稀土含量可降低3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