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3141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1571730.8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阔鳞鳞毛蕨提取物在制备具有抗新型冠状病毒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阔鳞鳞毛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阔鳞鳞毛蕨用乙醇提取,提取结束后,将提取液浓缩干燥后得阔鳞鳞毛蕨乙醇提取物,即所述的阔鳞鳞毛蕨提取物。研究表明,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阔鳞鳞毛蕨乙醇提取物、鳞鳞毛蕨萃取物、阔鳞鳞毛蕨硅胶柱层析有效部位以及阔鳞鳞毛蕨提取物具有抗SARS‑CoV‑2病毒作用;因此,将其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具有抗SARS‑CoV‑2病毒作用的药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04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94044.2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绵马素型间苯三酚化合物在制备具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绵马素型间苯三酚化合物选自绵马素BB(aspidin BB)、绵马素PB(aspidin PB)、低绵马素BB(desaspidin BB)以及低绵马素PB(desaspidin PB)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本发明首次发现绵马素BB、绵马素PB、低绵马素BB以及低绵马素PB具有优异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因此,将其作为有效成分用于制备具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药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97086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13306.0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K36/79 , A61K36/57 , A61K36/708 , A61P3/10 , A61P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黄三参五味子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中药技术领域,二黄三参五味子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芪30‑50重量份、丹参15‑30重量份、党参15‑30重量份、太子参15‑30重量份、五味子3‑5重量份、大黄10‑15重量份。优选的,可制备的口服药物剂型包括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本发明中,药物组大鼠心肌组织p38MAPK、JNK、ERK蛋白及c‑fos mRNA、c‑jun mRNA表达水平最低,提示本发明药物能够抑制心肌组织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同时抑制相关原癌基因c‑fos、c‑jun表达而抑制心肌纤维化。由此可见,本发明药物能有效改善DCM模型大鼠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其作用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
公开(公告)号:CN11653141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211571730.8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阔鳞鳞毛蕨提取物在制备具有抗新型冠状病毒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阔鳞鳞毛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阔鳞鳞毛蕨用乙醇提取,提取结束后,将提取液浓缩干燥后得阔鳞鳞毛蕨乙醇提取物,即所述的阔鳞鳞毛蕨提取物。研究表明,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阔鳞鳞毛蕨乙醇提取物、鳞鳞毛蕨萃取物、阔鳞鳞毛蕨硅胶柱层析有效部位以及阔鳞鳞毛蕨提取物具有抗SARS‑CoV‑2病毒作用;因此,将其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具有抗SARS‑CoV‑2病毒作用的药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454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1855984.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节律性AI芯片调控负载外泌体和中药缓释的微针系统,涉及基于节律性AI芯片调控负载外泌体和中药缓释的微针系统技术领域。该基于节律性AI芯片调控负载外泌体和中药缓释的微针系统,包括微针系统,所述微针系统含有基底、微针、外泌体层和封装层。该基于节律性AI芯片调控负载外泌体和中药缓释的微针系统,本发明提出的微针电极有足够的硬度与强度,能成功穿透皮肤角质层,且在微针系统的内部装载有节律性AI芯片可以自主包载释放外泌体和对中药进行缓释,进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微针系统所使用的外泌体层在常温下呈液态,可以保持电极基底的柔性,增加电极的贴敷性以及人体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04764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1594044.2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绵马素型间苯三酚化合物在制备具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绵马素型间苯三酚化合物选自绵马素BB(aspidin BB)、绵马素PB(aspidin PB)、低绵马素BB(desaspidin BB)以及低绵马素PB(desaspidin PB)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本发明首次发现绵马素BB、绵马素PB、低绵马素BB以及低绵马素PB具有优异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因此,将其作为有效成分用于制备具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药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