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80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167577.3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IPC: C12N7/00 , A23L3/3571 , A61K35/76 , A61P31/04 , C12R1/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芽胞杆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噬菌体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噬菌体为蜡样芽胞杆菌噬菌体(Bacillus cereus bacteriophage),所述蜡样芽胞杆菌噬菌体(Bacillus cereus bacteriophage)已于2020年9月1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61196‑B1。本发明的噬菌体对携带多重毒力基因和多重耐药性的蜡样芽胞杆菌具有特异性裂解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离子浓度和有机溶剂耐受性,本发明的噬菌体可作为单一抑菌制剂或组合其他病原菌噬菌体构成抑菌制剂用于抑制蜡样芽胞杆菌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211146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37454.7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肠杆菌噬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噬菌体为大肠杆菌噬菌体DY1,其保藏编号为:GDMCC 61175‑B1,所述噬菌体DY1有呈多面体的头部和短尾结构,头部直径约54nm,所述噬菌体DY1杀灭的大肠杆菌为血清型O34大肠杆菌。本发明中的噬菌体DY1在pH 5.0‑11范围和温度20‑50℃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携带任何毒力或抗生素耐药基因,可以安全地运用于大肠杆菌的防控之中。同时,还具有多个不同的HNH归巢核酸内切酶,为新的分子遗传操作工具的开发提供了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29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011167577.3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IPC: C12N7/00 , A23L3/3571 , A61K35/76 , A61P31/04 , C12R1/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芽胞杆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噬菌体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噬菌体为蜡样芽胞杆菌噬菌体(Bacillus cereus bacteriophage),所述蜡样芽胞杆菌噬菌体(Bacillus cereus bacteriophage)已于2020年9月1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61196‑B1。本发明的噬菌体对携带多重毒力基因和多重耐药性的蜡样芽胞杆菌具有特异性裂解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离子浓度和有机溶剂耐受性,本发明的噬菌体可作为单一抑菌制剂或组合其他病原菌噬菌体构成抑菌制剂用于抑制蜡样芽胞杆菌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211146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937454.7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肠杆菌噬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噬菌体为大肠杆菌噬菌体DY1,其保藏编号为:GDMCC 61175‑B1,所述噬菌体DY1有呈多面体的头部和短尾结构,头部直径约54nm,所述噬菌体DY1杀灭的大肠杆菌为血清型O34大肠杆菌。本发明中的噬菌体DY1在pH 5.0‑11范围和温度20‑50℃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携带任何毒力或抗生素耐药基因,可以安全地运用于大肠杆菌的防控之中。同时,还具有多个不同的HNH归巢核酸内切酶,为新的分子遗传操作工具的开发提供了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31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011333306.0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克罗诺杆菌噬菌体,所述噬菌体为克罗诺杆菌噬菌体vB_CtuP_A24,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184‑B1,所述噬菌体为短尾噬菌体,呈多面体的头部和短尾结构,头部长127.6mm,宽56.7mm,尾部约36.1mm。本发明中的噬菌体在pH 4.0‑11范围和温度25‑60℃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携带任何毒力或抗生素耐药基因,可以安全地运用于食品克罗诺杆菌的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257510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619201.1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诗 , 吴清平 , 丁郁 , 陈谋通 , 薛亮 , 张菊梅 , 代京莎 , 王涓 , 叶青华 , 蔡芷荷 , 庞锐 , 雷涛 , 杨小鹃 , 张淑红 , 古其会 , 韦献虎 , 张友雄 , 张峰 , 黄嘉慧 , 陈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有涉及3株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符合国内传播规律的银白色葡萄球菌标准参考菌株,可用作食品、药品、临床检验等不同领域的标准参考菌株。其保藏号分别为:GDMCC 60854、GDMCC 60948和GDMCC 60949。本发明的3株银白色葡萄球菌菌株,遗传背景清晰,且样品来源、耐药性和分子检测靶标等信息清晰,完全满足食品、药品、临床检验方面对于标准菌株的要求。本发明还涉及一组用于检测、鉴别上述3株银白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特异性靶标基因以及对应的PCR引物。最后,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活率高、特异性的银白色葡萄球菌冻干保护剂,可用于本发明标准菌株的长期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0960966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910105795.5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鼠伤寒沙门菌MLVA分型的检测引物组、试剂盒及应用。本发明针对鼠伤寒沙门菌4个具有较好分辨能力的VNTR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多重PCR扩增检测方法,对各位点PCR扩增产物片段进行测序,采用本地Blast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获得4个位点重复序列数目组合,对鼠伤寒沙门菌进行MLVA分型。本发明的方法可对鼠伤寒沙门菌进行稳定的分型检测,仅分析4个VNTR位点、一次多重PCR扩增检测、直观方便的本地Blast分析获得VNTR重复序列数目,其分辨率与原MLVA‑5点分型方法相同,但分型效率高于原有MLVA‑5位点法,更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89937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611248.3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涓 , 吴清平 , 丁郁 , 陈谋通 , 薛亮 , 张菊梅 , 曾海燕 , 叶青华 , 吴诗 , 张淑红 , 庞锐 , 雷涛 , 古其会 , 张友雄 , 韦献虎 , 陈惠元 , 相欣然 , 汪智 , 唐胜君 , 陈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3株空肠弯曲菌,所述菌株346‑1C保藏号为GDMCC 60857,菌株3853‑1A的保藏号为GDMCC 60858,菌株542‑1A的保藏号为GDMCC 60859;同时还提供了分别用于检测3株特异性空肠弯曲菌的特异性分子靶标,所述分子靶标包括如SEQ ID NO:1~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菌株具有标准的空肠弯曲菌菌体显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可用于检验空肠弯曲菌显色平板的准确性,以及相关试剂验证的标准菌株。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冻干保护剂,具有成型好,外观漂亮且水溶性好,1‑2秒内能够完全溶解;在‑20℃条件下可以保存至少一年以上,能够保证其数量级不发生变化,可用于长期储存质控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115490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068197.8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铜绿假单胞菌特异性新分子靶标及其快速检测方法,本发明方法提供了用于鉴别铜绿假单胞菌的3个新特异性分子检测靶标,可根据靶标分子设计相应的引物组,并通过对待检物进行PCR,分析PCR产物的电泳结果即得到是否存在铜绿假单胞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用于检测某些生化反应不敏感的菌株,弥补生化鉴定的缺陷,更加具有实用性;同时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检测结果特异性好、结果判定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对于铜绿假单胞菌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30096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84917.3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A23L33/135 , A61K35/744 , A61P39/06 , A61K8/99 , A61Q19/08 , C12R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及其应用,其中所述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123,本发明的乳酸菌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安全性高,体外清除自由基与活性氧功能明确,体内缓解氧化应激作用明显;该乳酸菌可用于制备微生物制剂,扩大了乳酸菌菌种的种类,在食品、化妆品、药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