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98407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710177619.3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准操控纳米颗粒和生物分子的纳米光镊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显微镜,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设置有微流通道,微流通道由盖玻片和载玻片组成,微流通道内设置有两根光纤,两根光纤外部均套有玻璃毛细管,玻璃毛细管被固定在可调的光纤调节架上,其中一根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有Y型的光纤耦合器,Y型的光纤耦合器的另外两臂分别连接带通滤波器和光纤激光器,带通滤波器的另一端连接光电探测器,另一根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有激光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制备用于精准操控的抛物线形光纤尖端;步骤2:将微透镜固定在光纤尖端;步骤3:利用步骤2中组装好的微透镜来捕获和操控荧光纳米颗粒;步骤4:捕获和操控DNA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0831847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31103.2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的制备方法,将银纳米线、银纳米颗粒和水混合,得到分散液;将所述分散液涂覆在单层二硫化钼基底的表面,得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本发明提供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结合了银纳米线和银纳米颗粒修饰的单层二硫化钼纳米复合结构形成的热点导致的电磁场增强机制和目标分子与单层二硫化钼之间电荷转移的化学机制,能够有效放大目标分子的拉曼信号,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高灵敏探测;目标分子与所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上单层二硫化钼之间的电荷转移效应,能够有效提高目标分子的光稳定性,进而实现目标分子拉曼信号的稳定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68098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176035.4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1/32 , G01N15/10 , G01N2015/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光子纳米喷射阵列的光学捕获和探测的装置,包括显微镜,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设置有微流通道,微流通道由盖玻片和载玻片组成,微流通道内设置有两根光纤,两根光纤外部均套有玻璃毛细管,玻璃毛细管被固定在可调的光线调节架上,其中一根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有Y型的光纤耦合器、光电探测器和光纤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的另一端连接示波器,另一根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有激光器。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光子纳米喷射阵列的光学捕获和探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用于捕获和探测的微型光纤探针;2.制作微透镜阵列;3.利用组装好的微透镜来捕获和探测荧光纳米颗粒;4.利用组装好的微透镜来捕获和探测大肠杆菌。
-
公开(公告)号:CN106680985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710176035.4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光子纳米喷射阵列的光学捕获和探测的装置,包括显微镜,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设置有微流通道,微流通道由盖玻片和载玻片组成,微流通道内设置有两根光纤,两根光纤外部均套有玻璃毛细管,玻璃毛细管被固定在可调的光线调节架上,其中一根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有Y型的光纤耦合器、光电探测器和光纤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的另一端连接示波器,另一根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有激光器。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光子纳米喷射阵列的光学捕获和探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用于捕获和探测的微型光纤探针;2.制作微透镜阵列;3.利用组装好的微透镜来捕获和探测荧光纳米颗粒;4.利用组装好的微透镜来捕获和探测大肠杆菌。
-
公开(公告)号:CN10689840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77619.3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准操控纳米颗粒和生物分子的纳米光镊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显微镜,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设置有微流通道,微流通道由盖玻片和载玻片组成,微流通道内设置有两根光纤,两根光纤外部均套有玻璃毛细管,玻璃毛细管被固定在可调的光纤调节架上,其中一根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有Y型的光纤耦合器,Y型的光纤耦合器的另外两臂分别连接带通滤波器和光纤激光器,带通滤波器的另一端连接光电探测器,另一根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有激光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制备用于精准操控的抛物线形光纤尖端;步骤2:将微透镜固定在光纤尖端;步骤3:利用步骤2中组装好的微透镜来捕获和操控荧光纳米颗粒;步骤4:捕获和操控DNA分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