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1290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356311.8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叶绿体在作为微透镜、显微成像、荧光增强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了叶绿体的聚光特性,将叶绿体用作微透镜使用,叶绿体制备方式简单,制备时长短,可批量获取;且叶绿体可从多种植物细胞中提取,可提取的范围广;叶绿体直径分布范围广,可满足不同实验需求。通过将叶绿体用作微透镜使用,可实现对各种微观结构的体外、体内显微成像;通过结合光镊技术,可实现对叶绿体的变焦,满足不同的成像要求,提高了叶绿体微透镜在光学成像和探测中的灵活性。而且,叶绿体为天然生物结构,以叶绿体作为微透镜显著提高了显微成像的生物兼容性。除了显微成像外,本发明还利用叶绿体实现了荧光信号的增强,为细胞内动态过程检测等提供了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0706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1911348682.4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滴微透镜混合溶液、液滴微透镜阵列制备方法、形变方法、成像方法、信号增强方法,包括室温下按照体积比1:9将不与水相溶的液滴溶液滴入去离子水中,获得预溶液;将预溶液放置在超声震荡机中,以20~80KHz的频率震荡2~10min,将震荡后的溶液取出,即获得具有液滴微透镜的混合溶液。本发明制备方法所用材料少、流程简单、时间短,所制备出的液滴微透镜可根据需要灵活制作出液滴微透镜阵列、进行可控拉伸变形、进行多种实验样品的亚波长成像和荧光信号的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620113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1406135.X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扫描式光镊的纳米颗粒筛选与分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激光器、集成声光偏转器AOD、扩束镜、二向色镜、显微镜、样品室、照明光源、反射镜、聚光镜和CCD相机;所述激光器发射激光束依次经过所述AOD调制、所述扩束镜扩束、所述二向色镜耦合垂直射入倒置的所述显微镜中,经所述倒置的显微镜聚焦到样品室中;所述倒置的显微镜上方设置照明光源,所述照明光源透过所述倒置的显微镜和所述二向色镜,经过所述反射镜反射和所述聚光镜会聚到CCD相机中。本发明中的上述装置无需依赖制作出其他微型器件,只要基于扫描光镊且仅需要改变扫描频率便可实现双向分选。
-
公开(公告)号:CN11100702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420202.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1/31 ,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流体生物波导的制备方法、传输可见光的方法、探测红细胞后散射信号的方法,光流体生物波导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制备直径为2μm、长度为6.1μm、锥角为60°~73°光纤探针、制备内径为50μm、壁厚为10μm、长度为2cm的微流管道、制备肠球菌细胞悬浮液,然后将光纤探针的尖端伸入微流管道中,再向光纤探针中通入激光,在光轴方向形成一条波导链,即为组装的光流生物体波导。本方法操作方便、快捷,所制备的流体生物波导具有高度生物兼容性,同时降低光信号的传输损耗,实现在生物介质中光信号的远距离传输与可见光束的亚微米聚焦;所制备的流体生物波导用于传输可见光、探测红细胞后散射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028369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28839.2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运输细胞和颗粒的微型光纤探针及方法,分离、运输细胞和颗粒的微型光纤探针,是将一多模光纤经熔融拉锥法制备而成的锥形光纤探针,将多模光纤末端部位的塑料涂覆层剥去,然后将其末端穿过玻璃毛细管并将光纤末端外露,将光纤末端平行放置于酒精灯上方的外焰处,静置待光纤熔融后,将熔融部分以匀速拉制成光纤锥形尖头后形成。分离、运输细胞和颗粒的微型光纤探针的输入端连接光纤激光器,其光纤尖端伸入需要对细胞和颗粒进行分离、运输的混合溶液中,打开光纤激光器,给分离、运输细胞和颗粒的微型光纤探针通入20~80毫瓦的激光,进行细胞和颗粒的分离、运输。无需使用额外的生物标签、复杂的微流体器件和外部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937458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354422.3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23/2251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微透镜的细胞捕获和荧光增强的装置及其方法,基于生物微透镜的细胞捕获和荧光增强的装置包括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示波器、光纤耦合器、光谱仪、光电耦合件、显微镜、物镜、电脑、光纤调节架、毛细玻璃管、光纤探针、悬浮液、载物台、载玻片。基于生物透镜的细胞捕获和荧光增强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S1:制备用于捕获实验对象和探测信号的光纤探针;步骤S2:细菌悬浮液的制备;步骤S3:目标捕获细胞的制备;步骤S4:生物透镜悬浮液的制备;步骤S4:生物透镜悬浮液的制备。本发明利用聚焦性更强的纳米光子喷流激发出更强的上转换纳米光颗粒的荧光,使其发光效率得到2个数量级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28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0903078.4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透镜及其应用,所述微透镜为脂质颗粒。本发明方案制备的微透镜制备、提取方法简单,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加工,脂质颗粒能够作为细胞内部的光学元件发挥光学作用并具有完全生物兼容性;同时脂质颗粒天然生成于细胞内部,与细胞内部的微结构具有天然的位置靠近关系,可以在近场收集和重定位微结构的光学信号,有效的提高了光学显微镜的细胞微结构成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11290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56311.8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叶绿体在作为微透镜、显微成像、荧光增强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了叶绿体的聚光特性,将叶绿体用作微透镜使用,叶绿体制备方式简单,制备时长短,可批量获取;且叶绿体可从多种植物细胞中提取,可提取的范围广;叶绿体直径分布范围广,可满足不同实验需求。通过将叶绿体用作微透镜使用,可实现对各种微观结构的体外、体内显微成像;通过结合光镊技术,可实现对叶绿体的变焦,满足不同的成像要求,提高了叶绿体微透镜在光学成像和探测中的灵活性。而且,叶绿体为天然生物结构,以叶绿体作为微透镜显著提高了显微成像的生物兼容性。除了显微成像外,本发明还利用叶绿体实现了荧光信号的增强,为细胞内动态过程检测等提供了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689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76272.0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壳微透镜的单分子拉曼光纤光镊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拉曼光谱仪、光纤耦合器、光纤激光器、光纤探针、用于容纳待测样本的核壳微透镜悬浮液,光纤探针的前端伸入核壳微透镜悬浮液内。本发明实施方式利用核壳微透镜的回音壁共振效应可以放大样品的拉曼信号,从而实现在生物环境下对纳米尺度生物样品的探测,本发明无需引入外源物质即可完成探测,具有高度生物兼容性;基于核壳微透镜光纤探针的小型化,可以在狭窄生物环境中进行单分子拉曼光谱的探测;本发明具有捕获单个生物分子的能力,同时可对分子的拉曼散射信号进行放大,可用于生物环境内对生物大分子或者尺寸在纳米级的细菌或病毒的原位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2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03078.4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透镜及其应用,所述微透镜为脂质颗粒。本发明方案制备的微透镜制备、提取方法简单,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加工,脂质颗粒能够作为细胞内部的光学元件发挥光学作用并具有完全生物兼容性;同时脂质颗粒天然生成于细胞内部,与细胞内部的微结构具有天然的位置靠近关系,可以在近场收集和重定位微结构的光学信号,有效的提高了光学显微镜的细胞微结构成像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