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40711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33079.3
申请日:2006-01-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水鱼类体内毒物含量的终点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该试剂盒包含有淡水鱼类包括鲢鱼、鳙鱼、草鱼、鲫鱼、鲮鱼、罗非鱼、鳜鱼中任一种或任两种或任两种以上随机组合以至全部的sGST去毒酶基因表达检测引物、DNA多聚酶、PCR反应缓冲液、dNTP溶液等,还含有作为外参照的淡水鱼类的β-肌动蛋白mRNA表达检测引物。本发明还公开了鱼类体内毒物含量的终点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不同毒物最终均将导致鱼体肝脏可溶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sGST)基因的表达,通过检测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即可反映生物体受不同毒物的污染情况。通过采用该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可以简便而可靠检测淡水鱼类体内所含的毒物含量,进而确定了淡水鱼类的食用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0455675C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610033079.3
申请日:2006-01-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水鱼类体内毒物含量的终点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该试剂盒包含有淡水鱼类包括鲢鱼、鳙鱼、草鱼、鲫鱼、鲮鱼、罗非鱼、鳜鱼中任一种或任两种或任两种以上随机组合以至全部的sGST去毒酶基因表达检测引物、DNA多聚酶、PCR反应缓冲液、dNTP溶液等,还含有作为外参照的淡水鱼类的β-肌动蛋白mRNA表达检测引物。本发明还公开了鱼类体内毒物含量的终点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不同毒物最终均将导致鱼体肝脏可溶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sGST)基因的表达,通过检测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即可反映生物体受不同毒物的污染情况。通过采用该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可以简便而可靠检测淡水鱼类体内所含的毒物含量,进而确定了淡水鱼类的食用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1183798Y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820042871.X
申请日:2008-01-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有淡水鱼类微囊藻毒素去毒酶基因的检测试剂盒。由盒体和盒盖组成,盒体内含有淡水养殖鱼类sGST去毒酶基因表达检测引物瓶,用于PCR扩增的DNA多聚酶瓶,PCR反应缓冲液瓶,dNTP溶液瓶,各瓶外壁之间用加强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试剂盒通过测定鱼体去毒酶基因表达水平来确定鱼体内是否含有微囊藻毒素等毒物及其食用安全问题。该试剂盒基于不同毒物最终均将导致鱼体肝脏去毒酶——可溶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sGST)基因表达,通过固定方法检测sGST基因表达水平,从而对淡水养殖鱼类体内的毒素含量进行定性定量,为淡水养殖鱼食用安全提供安全、简便、可靠的指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