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酸锶复合氧化物体系橙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5609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31024.2

    申请日:2010-03-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锡酸锶复合氧化物体系橙色长余辉发光材料。该材料的组成按以下表达式:A(Sr1-xO)·B(SnO2):xSm3+;其中,当A为2时,B为1,x取值0.0005~0.01;当A为3时,B为2,x取值0.0005~0.01。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碳酸锶、二氧化锡和氧化钐混合,研磨,在空气氛围中,在1400~1500℃条件下烧结,冷却,研磨后得到长余辉发光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长余辉性能良好,其余辉时间在暗环境中至少持续1小时以上;该长余辉发光材料生产成本低廉,产品化学性质稳定,蓬松非常易研磨,无放射性,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本发明内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产业化潜力。

    二氧化硅单核铋-银双帽状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61378A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710031656.X

    申请日:2007-11-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满石清 肖桂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单核铋- 银双帽状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二氧化硅单核铋-银双帽状复合纳米粒子是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上有一层铋薄膜,铋薄膜之上有一层银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1)采用Stber方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粒子;(2)采用自组装技术在石英片表面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单层阵列;(3)采用热蒸发法在覆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石英片表面先后沉积铋薄膜和银薄膜。得到的复合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存放一年所得吸收光谱图几乎无变化。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重复性好且易于控制核直径与帽厚度。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15614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10028436.1

    申请日:2007-06-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满石清 张华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包括电介质核和金属壳,所述电介质核是SiO2纳米微球,所述金属壳是Cu壳。其制备方法包括:采用Stber方法制备SiO2胶体粒子;石英片上自组装SiO2纳米球的阵列;制备SiO2/Cu复合粒子阵列;超声分离得到溶液中单分散的SiO2/Cu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得到的复合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位于近红外光区,通过控制内核的直径与外壳层厚度的不同,可以实现光学性质在可见近红外光区可调的特性,并且随壳层厚度的增加发生蓝移,随SiO2粒径的增加发生红移。为光催化、传感器、光信息存储、生物光子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提供广阔前景。

    热扩散光纤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162280A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710031654.0

    申请日:2007-11-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满石清 李洪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扩散光纤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一种热扩散光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光纤阵列固定在夹具内,光纤之间留有间隙;(2)光纤阵列的两侧边分别固定至少一根耐高温、传热性能好的条状物;(3)将光纤阵列连同夹具固定在两个相向的微型加热器中间;(4)通过微型加热器加热光纤阵列,加热时间约为30~60分钟,同时光纤阵列需扩散的部分在微型加热器间来回移动。实现上述制备方法的装置,关键在于夹具的特殊设计。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可一次同时制作多根TEC光纤,最大模场直径可达约55μm,同一制作过程的模场直径误差小于5%。

    一种低损耗碲酸盐玻璃平面光波导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9181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10041237.3

    申请日:2009-07-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满石清 黄炘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损耗碲酸盐玻璃平面光波导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摩尔组分为10~20Na2O-30~40WO3-50TeO2的碲酸盐玻璃,配制摩尔组分为45~75KNO3-25~55CsNO3-1AgNO3的硝酸盐混合物为离子交换源,碲酸盐玻璃与离子交换源经Ag+-Na+交换后制得碲酸盐玻璃平面光波导。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经传输损耗测试表明,本发明制备的光波导在632.8nm波长下损耗低于1dB/cm,在1539nm波长下传输损耗低于1.5dB/cm,比现有的光波导的传输损耗要低得多,为发展碲酸盐玻璃有源、无源波导器件开拓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热扩散光纤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92075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710031654.0

    申请日:2007-11-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满石清 李洪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扩散光纤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一种热扩散光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光纤阵列固定在夹具内,光纤之间留有间隙;(2)光纤阵列的两侧边分别固定至少一根耐高温、传热性能好的条状物;(3)将光纤阵列连同夹具固定在两个相向的微型加热器中间;(4)通过微型加热器加热光纤阵列,加热时间约为30~60分钟,同时光纤阵列需扩散的部分在微型加热器间来回移动。实现上述制备方法的装置,关键在于夹具的特殊设计。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可一次同时制作多根TEC光纤,最大模场直径可达约55μm,同一制作过程的模场直径误差小于5%。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00000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028436.1

    申请日:2007-06-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满石清 张华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包括电介质核和金属壳,所述电介质核是SiO2纳米微球,所述金属壳是Cu壳。其制备方法包括:采用Stber方法制备SiO2胶体粒子;石英片上自组装SiO2纳米球的阵列;制备SiO2/Cu复合粒子阵列;超声分离得到溶液中单分散的SiO2/Cu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得到的复合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位于近红外光区,通过控制内核的直径与外壳层厚度的不同,可以实现光学性质在可见近红外光区可调的特性,并且随壳层厚度的增加发生蓝移,随SiO2粒径的增加发生红移。为光催化、传感器、光信息存储、生物光子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提供广阔前景。

    锡酸锶复合氧化物体系橙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5609B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010131024.2

    申请日:2010-03-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锡酸锶复合氧化物体系橙色长余辉发光材料。该材料的组成按以下表达式:A(Sr1-xO)·B(SnO2):xSm3+;其中,当A为2时,B为1,x取值0.0005~0.01;当A为3时,B为2,x取值0.0005~0.01。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碳酸锶、二氧化锡和氧化钐混合,研磨,在空气氛围中,在1400~1500℃条件下烧结,冷却,研磨后得到长余辉发光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长余辉性能良好,其余辉时间在暗环境中至少持续1小时以上;该长余辉发光材料生产成本低廉,产品化学性质稳定,蓬松非常易研磨,无放射性,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本发明内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产业化潜力。

    碱金属镧铋镓酸盐红外光学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82118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710031655.5

    申请日:2007-11-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满石清 李洪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金属镧铋镓酸盐红外光学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该玻璃主要成分为:Bi2O3、Ga2O3、La2O3、R2O。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各组分粉末混合均匀,加热到1000℃-1300℃,并保持2~5小时;(2)将熔体倒入模子中,自然冷却;(3)成型的玻璃样品退火,在300℃~400℃温度下保持20~30小时,然后降温至室温。得到的玻璃有较宽的红外传输特性,传输范围可达到0.5-7μm,好的热稳定性,析晶温度和转变温度之差ΔT可达到150℃和较大的折射率,根据不同组分,折射率可达到2.4-2.5。应用于红外探测、光通信等光学领域。

    SiO2/Au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生物蛋白药物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1879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810219518.9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iO2/Au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生物蛋白药物复合物,所述复合物是将SiO2/Au核壳结构纳米材料通过Au-S键嫁接生物蛋白药物,并通过硫烷聚乙二醇封闭SiO2/Au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剩余的非活性位点。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氨基聚乙二醇与2-亚氨基硫烷按摩尔比1:1在碳酸钾溶液中反应1h,将反应物用二次蒸馏水透析提纯,得到硫烷聚乙二醇;(2)取SiO2/Au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生物蛋白药物和2-亚氨基硫烷在碳酸钾溶液中混合,静置过夜,加入步骤(1)所得的硫烷聚乙二醇,在弱碱性的缓冲溶液条件下反应,得到复合物。本发明复合了无机纳米粒子的物理治疗与蛋白药物的生物治疗作用,显著提高了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抗癌药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