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沟槽辅助式双阶跃环芯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1236327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011082327.X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槽辅助式双阶跃环芯光纤,包括环芯和外包层,所述环芯从内到外依次包括中心包层、第二层阶跃环、第一层阶跃环和环形沟槽;所述第一层阶跃环芯和第二层阶跃环芯的折射率呈现双阶跃环芯形状分布,所述第一层阶跃环芯用于控制光纤归一化频率从而调控模式数量,第二层阶跃环芯用于增加模式有效面积从而减小光纤各模式的非线性系数和用来抑制径向高阶模式,利用双层阶跃结构进行更大自由度的模式调控。所述光纤可以支持8阶OAM模组,模组间有效折射率差大于10‑4,可采用模组弱耦合传输;而模组内4个模式处于简并状态,可使用固定4×4规模的MIMO算法。所述光纤支持的OAM模式均为径向一阶模式。

    一种基于少模相移光栅的多波长光纤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2711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0360462.X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少模相移光栅的多波长光纤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少模光纤、扭转装置和偏振控制器;少模光纤上设置有N个高阶导模长周期光纤光栅,N≥2,N高阶导模长周期光纤光栅级联形成了相移长周期光纤光栅;扭转装置的数量为2个,其中一个扭转装置固定不动,另一个扭转装置可扭转;少模光纤的两端分别固定在2个扭转装置上,且相移长周期光纤光栅位于2个扭转装置之间;少模光纤的一端和偏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利用可调节的扭转装置旋转所刻写的相移长周期光纤光栅,改变相移光栅的折射率调制,使得模式的谐振耦合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在多个波长下同时实现目标模式之间的切换。

    一种基于分层掺杂的轨道角动量模式增益平坦环芯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1384860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1199976.2

    申请日:2021-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层掺杂的轨道角动量模式增益平坦环芯光纤,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包裹的内芯层、环芯层和包层;所述环芯层掺杂铒离子,所述环芯层分为至少两层且每层铒离子的掺杂浓度均不一致。环芯层具有至少两层不同浓度的掺杂铒离子区域,通过调整环芯层和铒离子掺杂浓度,可以使得该阶跃环芯掺铒光纤在光纤通信C波段下对更多阶数的OAM模式同时放大过程中进行均衡增益。同时,圆环形的环芯层具有不同浓度的铒离子层,进一步使得模式模场分布集中,这样不仅会提高被放大的模式和更高效率的利用激发铒离子,使得各阶模式增益趋于一致。

    一种用于海缆的中心折射率抬高型环芯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1496696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42178.8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缆的中心折射率抬高型环芯光纤,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包裹的中心折射率抬高层、环芯层、第一包层、环形沟槽层和第二包层;中心折射率抬高层和环芯层的折射率呈现阶跃形状分布;中心折射率抬高层的折射率高于第一包层和第二包层;中心折射率抬高层用于调控低阶模式的隔离度,环芯层用于控制光纤归一化频率从而调控模式数量。中心折射率抬高层的折射率高于光纤所有包层的折射率,通过合理地设计中心折射率抬高层的折射率和尺寸,增加OAM0,1与OAM1,1的隔离度,在海底光纤有限的相对折射率差下,可以实现更多OAM模组的弱耦合,提供更多低串扰的模组信道。

    多芯扇入扇出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311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108900.1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芯扇入扇出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多芯扇入扇出芯片包括多芯光纤、波导结构以及光纤阵列结构,多芯光纤具有多个光纤芯,波导结构包括多个波导芯,光纤阵列结构内部设有多个单芯光纤;其中,每一波导芯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传输段、连接段以及第二传输段,每一第一传输段与对应的单芯光纤相接,各第二传输段均与各光纤芯一一对应相接;同一波导芯中,每一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与对应的第一传输段和第二传输段的延伸方向均具有夹角,每一连接段与对应的第一传输段和第二传输段的相接处分别设有两波导面,各波导面均用于反射光线,以使得光纤阵列结构与多芯光纤耦合。提高了多芯扇入扇出芯片的结构紧凑性和扩展性,无需额外增大体积。

    一种基于D型光纤的模式复用/解复用器

    公开(公告)号:CN1166997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05504.5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型光纤的模式复用/解复用器,利用两根D型光纤贴合其侧平面组成实现模式转换的模式选择耦合器,再将多个对应不同高阶模式的模式选择耦合器串联,实现光纤模式复用/解复用的功能。D型光纤缩小了两根光纤之间的纤芯间距,避免了少模光纤的熔融拉锥步骤及其过程中改变光纤的纤芯结构尺寸,从而导致的插入损耗和模间串扰剧增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模式复用/解复用器在保证低串扰、低插入损耗的前提下,可有效扩展光纤模式复用数,应用于光纤通信、光学模式调控等领域。

    一种支持多阶轨道角动量模式放大的环芯掺镱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1463706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64890.1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多阶轨道角动量模式放大的环芯掺镱光纤,该光纤由中心包层、含镱离子的环芯层和包层组成。该光纤的环芯层由连接的内测低浓度镱掺杂层和外侧高浓度镱掺杂层组成。通过环芯层的结构以及两层镱离子浓度分布的调整,使得该光纤在1064nm波段实现多阶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放大,并且改善了高阶轨道角动量模式的增益性能,达到各阶模式具有相似增益的效果。本发明解决了在掺镱光纤中高阶轨道角动量放大的问题,在轨道角动量光纤放大器,激光器,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分层掺杂的轨道角动量模式增益平坦环芯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1384860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99976.2

    申请日:2021-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层掺杂的轨道角动量模式增益平坦环芯光纤,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包裹的内芯层、环芯层和包层;所述环芯层掺杂铒离子,所述环芯层分为至少两层且每层铒离子的掺杂浓度均不一致。环芯层具有至少两层不同浓度的掺杂铒离子区域,通过调整环芯层和铒离子掺杂浓度,可以使得该阶跃环芯掺铒光纤在光纤通信C波段下对更多阶数的OAM模式同时放大过程中进行均衡增益。同时,圆环形的环芯层具有不同浓度的铒离子层,进一步使得模式模场分布集中,这样不仅会提高被放大的模式和更高效率的利用激发铒离子,使得各阶模式增益趋于一致。

    一种基于3D打印的混合集成型空分复用器

    公开(公告)号:CN1197811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80199.9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器件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混合集成型空分复用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单模阵列波导、模式复用/解复用器、3D打印少模波导以及多芯少模光纤,用于实现单模阵列波导与多芯少模光纤中纤芯之间的多个模式的能量耦合;模式复用/解复用器将单模阵列波导中基模的能量耦合至3D打印少模波导的高阶模式中,3D打印少模波导再将能量耦合至多芯少模光纤的各个纤芯中;单模阵列波导、模式复用/解复用器以及3D打印少模波导由3D双光子打印技术一体打印成型。本发明的空分复用器集成了模式复用器和空分扇入扇出器件的功能,具有集成度高、可实现偏振复用和高效等特点,降低了整体器件的难度,满足光电子通信等领域的实际需求。

    一种支持多个轨道角动量模式的反谐振环形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0911646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811145978.1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多个轨道角动量模式的反谐振环形光纤,包括光纤基底、环形纤芯、包层空气孔、负曲率玻璃管;所述包层空气孔环形排布在环形纤芯的外壁,所述负曲率玻璃管环形排布在包层空气孔的外层。所有模式通过全反射被束缚在环形纤芯中,再由负曲率玻璃管的反谐振效应加强模式束缚能力。环形纤芯折射率分布与轨道角动量模式能量分布相匹配,能有效地调节光纤中各个本征矢量模式的有效折射率差,通过设计环形纤芯管壁厚度与环形纤芯尺寸来控制模式数量以及模式分离度。负曲率玻璃管的厚度对光传播具有反谐振效果,并实现矢量模式的截止条件。本发明可以实现无多入多出数字信号处理的短距大容量模分复用传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