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回收骨粒的骨科手术吸引管

    公开(公告)号:CN11759926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769231.4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回收骨粒的骨科手术吸引管,包括同轴连接的外管和内管,特点是内管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管壁以及引流管,在第一端面中间开有连接孔,引流管与连接孔连接,引流管的外端口伸出到第一端面之外与吸引口对接;引流管的内端口延伸到内管中部位置,以存渣腔。本发明以该内管作为过滤设备,故过滤孔不容易被堵塞,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和效果;而且血液混合物因自重会进入到存渣腔处,其中血液会从过滤孔流到外管并最终被抽出,而骨粒或组织会堆积存储在存渣腔中,供后续对骨粒进行回收,用于回植融合,被抽出的血液也能进行自体血回收,因此可有效提高手术疗效,同时还能减少感染风险,降低手术费用。

    LASP1蛋白在制备治疗脊髓损伤修复的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87013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143890.7

    申请日:2023-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ASP1蛋白在制备治疗脊髓损伤修复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等试验,发现LASP1蛋白在脊髓损伤急性期内的神经元内表达显著上调。LASP1蛋白在神经元轴突内定位于轴突侧枝形成处并招募spastin至轴突侧枝形成处以促进轴突侧枝进一步生长。进一步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LASP1与spastin相互作用形成蛋白复合体。而且,在神经元中过表达LASP1可明显促进神经元轴突侧枝的形成,而此时需要spastin的参与。本发明明确了LASP1蛋白是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关键蛋白,主要作用为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元轴突侧枝形成处的微管切割,促进轴突侧枝进一步生长以修复脊髓损伤,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切实的科学依据。

    Se@NADH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2161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06086.9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e@NADH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本发明所制备合成的Se@NADH能够有效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实现显著的抗氧化能力,可促进分支形成和神经突生长,修复海马神经元细胞,对抗氧化应激诱导的损伤。此外,体内研究表明,Se@NADH能够显著促进脊髓损伤小鼠运动功能的恢复,且恢复速度明显高于模型组以及NADH和SeNP组,BMS评分改善明显。足迹实验显进一步证明了Se@NADH能够显著改善脊髓损伤修复、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本发明为包括脊髓损伤在内的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药物来源,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前景。

    一种颈椎后路椎板成形固定板

    公开(公告)号:CN11581351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20176.X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纪志盛 林宏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颈椎后路椎板成形固定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锁定机构,该固定板连接在门轴侧的两端椎体上,两连接板相铰接而实现可相对转动;固定板上设有锁接孔,通过锁接孔实现与门轴侧两端椎体连接固定;锁定机构用于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锁定在所需的相对角度位置。故手术时可以直接将椎板的门轴侧咬断,然后用该固定板来代替转动,同时椎板门轴侧的根部能保持与颈椎部进行接触,实现后期骨质愈合成一体;手术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可有效防止患者后期活动过程中导致门轴侧断裂下陷的问题;锁定机构可降低开门侧的椎体固定板的固定稳定性要求,有效避免开门侧的椎体固定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松脱而造成再次压迫脊髓神经的问题。

    一种半三明治金属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1699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157702.7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三明治金属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金属铱的配合物是由[(η5‑Me5C5)Ir(III)Cl]2(μ2‑Cl)2中的一个(η5‑Me5C5)Ir(III)Cl结构被2fPhtz取代所得。本发明结合体外与体内实验,证明本发明金属铱的配合物通过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脊髓损伤后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为脊髓损伤药物助治疗提供一种新的药物来源。

    一种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的金属铱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63685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431233.8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的金属铱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金属铱化合物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促进分支形成和神经突生长,表明本发明的金属铱化合物可修复海马神经元细胞,对抗氧化应激诱导的损伤。此外,本发明的金属铱化合物能够快速实现脊髓损伤小鼠功能的恢复,BMS评分改善水平相较于损伤组提升明显;同时,踏空实验及转棒实验表明,本发明的金属铱化合物能够明显增强小鼠的行为功能。除此以外,本发明的金属铱化合物能够有效降低脊髓损伤小鼠体内ROS生物发光强度,进一步证实了本发明的金属铱化合物在体内具有显著的氧自由基清除以及脊髓损伤修复作用,为脊髓损伤药物助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和药物来源。

    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的Zn-MOF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4335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1271851.5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的Zn‑MOF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Zn‑MOF能够有效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降低脊髓损伤后IL‑6和IL‑1β的水平,抑制MMP9的表达,实现显著的抗氧化能力,可修复海马神经元细胞,对抗氧化应激所诱导的损伤,并可促进神经元分支形成和神经突生长。同时,本发明的Zn‑MOF能够显著促进脊髓损伤小鼠机体内的氧自由基,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以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Zn‑MO对机体的主要组织和器官均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从而为包括脊髓损伤在内的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药物来源,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前景和社会价值。

    榫卯式胸腰椎椎间固定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5762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710346055.1

    申请日:2017-05-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榫卯式胸腰椎椎间固定器,包括用于插入胸椎或者腰椎的椎间隙的椎间固定器体部,及固定连接于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一端的垂直翼状部件,垂直翼状部件包括连接部和榫头,连接部用于与椎间固定器体部固定连接,连接部沿人体脊椎的长度方向、向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两侧分别延伸出榫头。与现有技术的胸腰椎椎间固定装置相比,本装置适用于胸椎侧前方减压手术及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病变节段的椎间融合固定,使用中垂直翼状部件的榫头与上下椎体骨槽间的榫卯固定会将上下椎体向椎间固定器体部挤压,使上下椎体与椎间固定器三者形成一个牢固稳定的整体,稳定性及牢靠性较好,限制固定器深度与防止其回退,并为最终融合提供有利条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