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太阳电池光吸收增强结构、多晶硅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0138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49822.0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张轶楠 李向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晶硅太阳电池光吸收增强结构、多晶硅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光吸收增强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多晶硅绒面结构、介质纳米薄膜以及介质纳米小球,其中,所述介质纳米薄膜位于所述多晶硅绒面结构的绒面一侧,所述介质纳米小球单层分布于所述介质纳米薄膜的表面。该介质纳米小球对入射光角度不敏感,在宽广谱范围内能够对太阳光进行前向散射,增强电池对光的捕获,且介质纳米小球与介质纳米薄膜的配合使用,弥补了现有微米尺度绒面结构技术的光捕获能力较弱的劣势。另外,本发明的单层介质纳米小球集成方法简单,与现有的多晶硅绒面技术兼容性好,能够实现多晶硅太阳电池效率的有效提升。

    多晶硅太阳电池光吸收增强结构、多晶硅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013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449822.0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张轶楠 李向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晶硅太阳电池光吸收增强结构、多晶硅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光吸收增强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多晶硅绒面结构、介质纳米薄膜以及介质纳米小球,其中,所述介质纳米薄膜位于所述多晶硅绒面结构的绒面一侧,所述介质纳米小球单层分布于所述介质纳米薄膜的表面。该介质纳米小球对入射光角度不敏感,在宽广谱范围内能够对太阳光进行前向散射,增强电池对光的捕获,且介质纳米小球与介质纳米薄膜的配合使用,弥补了现有微米尺度绒面结构技术的光捕获能力较弱的劣势。另外,本发明的单层介质纳米小球集成方法简单,与现有的多晶硅绒面技术兼容性好,能够实现多晶硅太阳电池效率的有效提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