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轮烷结构NO供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27108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805857.3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马栋 李国巍 张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轮烷结构NO供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聚轮烷结构NO供体材料是由阳离子化的β‑环糊精分子套在哑铃状的PEG‑PPG‑PEG线型分子上形成的内锁型超分子,其中β‑环糊精分子可在PEG‑PPG‑PEG线型分子上自由滑动。该内锁型超分子作为NO供体材料可以有效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对常见的致病菌、皮肤癣菌、伤口感染菌等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并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消炎等功能,可应用于制备生物医药工程材料。

    一种装载一氧化氮的阳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046382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356643.9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装载一氧化氮的阳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装载一氧化氮的含树枝状聚酰胺基元的阳离子聚合物,具体为聚乙烯亚胺接树枝状聚酰胺聚合物,其分子式如下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聚合物的装载一氧化氮的阳离子聚合物。本发明的装载一氧化氮的阳离子聚合物可通过装载NO作为一氧化氮供体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如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特别是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其具备有效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对常见的口腔致病菌、皮肤癣菌、伤口感染菌等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并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消炎等功能,为其在制备生物医药工程材料的应用提供支持。

    同时负载青霉素和一氧化氮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6976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810756778.3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同时负载青霉素和一氧化氮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聚合物的结构式如下所述。本发明选用树枝状阳离子含炔基的聚酰胺‑胺树枝状分子PAMAM作为NO供体,其独枝状结构以及结构中大量地仲胺,有利于NO的高效负载。另外,PAMAM同时含有大量伯胺基团,有利于高效负载青霉素,实现NO和PCN的高效负载。将壳聚糖接枝聚酰胺‑胺,可大大改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壳聚糖长链对聚酰胺‑胺的高接枝率也极大地提高了NO和PCN的负载量;且同时负载青霉素和NO的聚合物的抗菌效果比单独的负载青霉素或NO的效果均要好,产生了协同作用。

    一种聚轮烷结构NO供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2710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05857.3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马栋 李国巍 张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轮烷结构NO供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聚轮烷结构NO供体材料是由阳离子化的β-环糊精分子套在哑铃状的PEG-PPG-PEG线型分子上形成的内锁型超分子,其中β-环糊精分子可在PEG-PPG-PEG线型分子上自由滑动。该内锁型超分子作为NO供体材料可以有效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对常见的致病菌、皮肤癣菌、伤口感染菌等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并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消炎等功能,可应用于制备生物医药工程材料。

    一种β-半乳糖改性一氧化氮缓释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27101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793756.9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半乳糖改性一氧化氮缓释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将树枝状分子PAMAM溶解于CH3ONa/CH3OH溶液后置于一氧化氮高压反应釜中负载一氧化氮,加入卤代β-D-半乳糖五乙酸酯保护一氧化氮活性基团,然后通过点击反应偶联mPEG得到mPEG-PAMAM-NO-Gal;将mPEG-PAMAM-NO-Gal溶解于去离子水中,与β-CD水溶液混合,静置,逐渐形成凝胶。该制备方法温和、操作方便,副产物少且产物易于分离纯化,得到的水凝胶生物相容性好,其一氧化氮缓释性能在生物医学工程特别是抗菌领域应用广泛。

    一种释放一氧化氮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3313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93850.4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马栋 李国巍 张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释放一氧化氮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烯亚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甲醇钠,混合均匀,进行负载NO反应,得到聚乙烯亚胺NO供体材料;(2)将聚乙烯亚胺NO供体材料溶于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得到聚乙烯亚胺NO供体材料溶液;(3)将液体石蜡、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和羊毛脂混合均匀,得到油相;将甘油、司盘80和吐温80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水相;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得到混合溶液;(4)将聚乙烯亚胺NO供体材料溶液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得到释放一氧化氮软膏。制得的软膏对多种菌体具有好的抗菌性和缓慢释放效果,对于各种微生物疾病的治疗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多数据集中重复记录动态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9491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73460.3

    申请日:2011-03-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刘波 潘久辉 张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地、并发地从多个信息源的数据集中检测数据内容完全相同的记录组的方法,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从多个信息源的数据集中读取每条初始记录或变更记录,依据记录的固有字段由本发明构造的hash函数和验证码函数计算各记录Hash码和检验码,并动态地创建、修改一组由所有信息源的数据集所共享的桶及其相关信息,快速检测出分布在各个信息源中的重复记录组。本发明具有效率高、正确率高、内存资源利用率高、能够动态进行增量检测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