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9019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810504740.7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嵌段共聚物纳米复合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利用2个异氰酸根的活性不同的偶联剂,通过3‑羟基丁酸和3‑羟基戊酸共聚酯(PHBV)与聚乙二醇(PEG)合成PEG‑PHBV‑PEG两亲三嵌段共聚物,以此为基材与纳米抗菌剂自组装得到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纳米复合抗菌材料,该方法实现了嵌段共聚物的可控合成与抗菌性能的调控;所得到的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介于0.35~1.3万,分子量分布相对较窄。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纳米复合抗菌材料呈抑菌、抗菌双重功能,抑菌效果及杀菌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胶束包裹的纳米抗菌剂分散均匀,在水相中稳定,细胞相容性良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69019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504740.7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81/00 , A61K9/1075 , A61K47/34 , C08G63/912 , C08K3/22 , C08K2003/2296 , C08K2201/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嵌段共聚物纳米复合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利用2个异氰酸根的活性不同的偶联剂,通过3‑羟基丁酸和3‑羟基戊酸共聚酯(PHBV)与聚乙二醇(PEG)合成PEG‑PHBV‑PEG两亲三嵌段共聚物,以此为基材与纳米抗菌剂自组装得到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纳米复合抗菌材料,该方法实现了嵌段共聚物的可控合成与抗菌性能的调控;所得到的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介于0.35~1.3万,分子量分布相对较窄。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纳米复合抗菌材料呈抑菌、抗菌双重功能,抑菌效果及杀菌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胶束包裹的纳米抗菌剂分散均匀,在水相中稳定,细胞相容性良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22458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610979710.2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47/69 , A61K47/61 , A61K47/02 , A61K31/7048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磁‑pH值双响应的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Fe3O4纳米粒子与乙醇、水混合,加入原硅酸四乙酯反应,得到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S2.将β‑CD加入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得到改性β‑CD;S3.将S1中复合纳米粒子与S2中改性β‑CD反应,得到磁性复合纳米材料;S4.将S3中磁性复合纳米材料加入到聚乙二醇溶液中反应,得到复合材料;S5.将β‑CD和S4中复合材料加入溶液中,超声,于4℃条件下静置反应12~24h,清洗,离心,收集沉淀,干燥后得到药物载体。本发明制备的药物载体可在外加磁场下,靶向定位炎症病灶部位;在人体正常组织保持稳定,能够在炎症部位快速释放药物,实现药物对内环境pH的响应及控制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7224588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979710.2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47/69 , A61K47/61 , A61K47/02 , A61K31/7048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磁‑pH值双响应的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Fe3O4纳米粒子与乙醇、水混合,加入原硅酸四乙酯反应,得到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S2.将β‑CD加入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得到改性β‑CD;S3.将S1中复合纳米粒子与S2中改性β‑CD反应,得到磁性复合纳米材料;S4.将S3中磁性复合纳米材料加入到聚乙二醇溶液中反应,得到复合材料;S5.将β‑CD和S4中复合材料加入溶液中,超声,于4℃条件下静置反应12~24h,清洗,离心,收集沉淀,干燥后得到药物载体。本发明制备的药物载体可在外加磁场下,靶向定位炎症病灶部位;在人体正常组织保持稳定,能够在炎症部位快速释放药物,实现药物对内环境pH的响应及控制释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