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87970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58833.7

    申请日:2011-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发器。其中,在蒸发器的下风头侧管列设置第一~第三管组,在下风头侧管列设置第四和第五管组。在下风头侧上集管部的第三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第三分区,设置将第三分区内分为换热管所面对的第一空间和与第一空间隔离且制冷剂流入的第二空间的分流用阻力部件,在分流用阻力部件形成多个制冷剂通过孔。在下风头侧上集管部设置切断制冷剂向第三分区的第一空间流动的流动切断部件。用制冷剂连通路使下风头侧上集管部的第三分区和上风头侧上集管部的第四分区连通。该蒸发器适用于构成车辆空调的制冷循环。

    热交换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875239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480032305.5

    申请日:2004-10-29

    Inventor: 东山直久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芯部(4)、制冷剂入口集管(5)和制冷剂出口集管(6)、以及制冷剂转向箱(3)。热交换芯部由形式为沿通过该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设置成排的管组(11)组成,每个管组(11)包括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热交换管(9),该制冷剂入口集管(5)和制冷剂出口集管(6)设置在芯部(4)的上端并与各组热交换管相连接,该制冷剂转向箱(3)设置在芯部(4)的下端。转向箱(3)的内部被分隔壁(39)分成制冷剂流入集管(7)和制冷剂流出集管(8)。热交换管(9)的下端部插入集管(7、8)并连接到集管(7、8)。在分隔壁(39)内形成制冷剂通过孔(43)。热交换管(9)的下端设置在孔(43)的下端的下方。该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提高。

    热交换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85629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810109380.7

    申请日:2004-10-29

    Inventor: 东山直久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芯部(4)、制冷剂入口集管(5)和制冷剂出口集管(6)、以及制冷剂转向箱(3)。热交换芯部由形式为沿通过该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设置成排的管组(11)组成,每个管组(11)包括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热交换管(9),该制冷剂入口集管(5)和制冷剂出口集管(6)设置在芯部(4)的上端并与各组热交换管相连接,该制冷剂转向箱(3)设置在芯部(4)的下端。转向箱(3)的内部被分隔壁(39)分成制冷剂流入集管(7)和制冷剂流出集管(8)。热交换管(9)的下端部插入集管(7、8)并连接到集管(7、8)。在分隔壁(39)内形成制冷剂通过孔(43)。热交换管(9)的下端设置在孔(43)的下端的下方。该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提高。

    热交换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85630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810109381.1

    申请日:2004-10-29

    Inventor: 东山直久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芯部(4)、制冷剂入口集管(5)和制冷剂出口集管(6)、以及制冷剂转向箱(3)。热交换芯部由形式为沿通过该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设置成排的管组(11)组成,每个管组(11)包括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热交换管(9),该制冷剂入口集管(5)和制冷剂出口集管(6)设置在芯部(4)的上端并与各组热交换管相连接,该制冷剂转向箱(3)设置在芯部(4)的下端。转向箱(3)的内部被分隔壁(39)分成制冷剂流入集管(7)和制冷剂流出集管(8)。热交换管(9)的下端部插入集管(7、8)并连接到集管(7、8)。在分隔壁(39)内形成制冷剂通过孔(43)。热交换管(9)的下端设置在孔(43)的下端的下方。该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提高。

    热交换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44512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160311.3

    申请日:2009-08-05

    Inventor: 东山直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91 F25B39/028 F28D2021/0085 F28F9/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应用了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蒸发器,包括2个集液箱和配置在两集液箱之间的多个热交换管。通过第1分流板将第1集液箱的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内分为2个空间。通过第1分隔板将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内的热交换管侧的空间分为2个区间。在第1分流板的与各区间相对应的部分设置分流口。将第2集液箱的第1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内分为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的各区间数量相同的区间。与制冷剂入口储液箱部的各区间相连通的热交换管与第1中间储液箱部内的各区间相连通,第1中间储液箱部以及第2中间储液箱部的各区间彼此相连通。在将该热交换器应用作蒸发器时,能够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性能。

    热交换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05353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710136238.7

    申请日:2007-07-11

    Inventor: 东山直久

    Abstract: 蒸发器(20)是在1对集管箱(22,23)间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两列由多个热交换管(34)组成的热交换管群(35)。各集管箱(22,23)包括与热交换管(34)接合的第1部件(38,73)和与第1部件(38,73)接合的第2部件(39,74)。两集管箱(22,23)的第1部件(38,73)整体形状相同,第2部件(39,74)的外形相同。各集管箱(22,23)包括两个集管部(24,25,30,31)。各集管部(24,25,30,31)彼此之间设置1列热交换管群(35)。热交换管(34)的两端部插入各集管部(24,25,30,31)。各集管部(24,25,30,31)内设置与热交换管(34)的前后两侧缘部的两端触接的止挡部(110,111,115,116,120,121,125,126)。根据该蒸发器(20)即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可减少使用部件种类。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74705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242709.9

    申请日:2011-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其具有在相邻的制冷剂流通管彼此之间形成的全部通风间隙中的一部分的通风间隙中所配置的蓄冷材料容器和在蓄冷材料容器两侧的通风间隙中所配置的散热片。蓄冷材料容器具备与制冷剂流通管接合的容器主体部和与容器主体部的前侧缘部相连且比制冷剂流通管(13)更向前侧伸出的外侧伸出部。散热片具备与制冷剂流通管接合的散热片主体部和散热片主体部的前侧缘部相连且比制冷剂流通管更向前侧伸出的外侧伸出部。在蓄冷材料容器的外侧伸出部的两侧面钎焊有散热片。该带蓄冷功能蒸发器适用于构成在停车时使作为压缩机的驱动源的发动机暂时停止的车辆的汽车空调器的冷冻循环。

    双重管式热交换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36629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21451.X

    申请日:2010-06-30

    Abstract: 一种双重管式热交换器,其具备外管(2)和在外管(2)内隔着间隔而配置的内管(3),外管(2)与内管(3)之间的间隙和内管(3)内分别成为制冷剂流路(4、5)。使内管(3)的两端部突出到比外管(2)的两端部靠外侧。在外管(2)的靠两端的部分形成扩管部。在外管(2)的比两扩管部靠长度方向的外侧部分形成缩管部,将缩管部钎焊于内管(3)。在外管(2)的内周面,沿周向隔着间隔一体地设置向径向内方突出并且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凸条(15)。将外管(2)的扩管部和缩管部的内周面的凸条压溃,用焊料填埋外管(2)的缩管部的没有形成凸条的部分的内周面与内管(3)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根据该双重管式热交换器1,即使在具有折曲部的情况下,也可防止内外两管(3、2)之间的制冷剂流路4的压溃,并且制造作业变得简单。

    热交换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05353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710136238.7

    申请日:2007-07-11

    Inventor: 东山直久

    Abstract: 蒸发器(20)是在1对集管箱(22,23)间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两列由多个热交换管(34)组成的热交换管群(35)。各集管箱(22,23)包括与热交换管(34)接合的第1部件(38,73)和与第1部件(38,73)接合的第2部件(39,74)。两集管箱(22,23)的第1部件(38,73)整体形状相同,第2部件(39,74)的外形相同。各集管箱(22,23)包括两个集管部(24,25,30,31)。各集管部(24,25,30,31)彼此之间设置1列热交换管群(35)。热交换管(34)的两端部插入各集管部(24,25,30,31)。各集管部(24,25,30,31)内设置与热交换管(34)的前后两侧缘部的两端触接的止挡部(110,111,115,116,120,121,125,126)。根据该蒸发器(20)即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可减少使用部件种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