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4350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38201.7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易源士创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能源信息模型的融合方法及相关装置,可以通过基于IEC61850标准,建立面向对象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分布式能源信息模型;基于IECCIM标准,建立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的电力系统信息模型;将所述分布式能源信息模型与所述电力系统信息模型进行双向融合,以便于所述分布式能源信息模型和所述电力系统信息模型通过通信装置,进行相互之间的数据交互。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可以将分布式能源信息模型与电力系统信息模型进行融合,从而实现电力系统与分布式能源之间的数据交互,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实施成本和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70238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335951.6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易源士创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IEC 61850/IEC CIM标准模型的装置即插即用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基于IEC 61850/IEC CIM标准模型的终端模型;(2)通过面向对象的设备模型与工业物联网通信协议映射;(3)物联网前置机将主站侧CIM模型与终端侧61850模型融合;(4)上述终端被主站和在同一馈线组的终端自动识并被配置;(5)终端自动同步主站变化后模型,并识别变化,更新配置;(6)前置机向主站和所有的终端通知配置结果;(7)终端被主站和同馈线组的终端互相识别,实现实时数据交互。该方式通过建立终端标准模型,建立支持边‑云、边‑边的通信协议,实现终端自描述以及终端的即插即用、实现边‑边通信网络下的实时数据交互,为就地FA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6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1021194.9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易源士创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微电网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基于储能单元的SOC信息确定储能单元的下垂系数,SOC信息包括储能单元的充电状态的瞬时值以及储能单元的充电状态的参考值,对储能单元的下垂系数进行修正,以构成顶层控制,并获取储能单元的电压补偿量,以构成次级控制,而底层控制采用下垂控制策略,基于修正后的储能单元的下垂参数以及所述储能单元的电压补偿量,采用下垂控制策略对储能单元进行调整,实现了储能微电网电压调节和精确的功率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394910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10984.2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易源士创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优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依据预设通信标准协议,对各个分布式能源的终端设备进行建模,得到与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终端模型,以及对配电设备进行建模,得到与配电设备对应的主站模型。基于各个终端模型和主站模型,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通信协议的配电网网架。对配电网网架进行潮流分析计算,得到各个台区的供电量和用电负荷。对于每个台区,在检测到台区的供电量小于用电负荷的情况下,将台区标识为目标台区。向能源路由器发送控制信号,触发能源路由器调整目标分布式能源的供电方向,使目标分布式能源的输出电量流入到目标台区中。利用本申请方案,能够在配电网供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分布式能源发电的并网。
-
公开(公告)号:CN11270179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110121604.1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易源士创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南京渡易能源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10kV柱上开关的一种不停电安装的数字化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1)配置智能数字化传感器设备,用于单相电压电流数据采集,并通过局域组网将电压电流数据传至执行单元。(2)配置执行单元以接收传感器遥测量信号,且与柱上开关用航空插件连接以进行状态量与控制量的传输。(3)执行单元处理三遥数据,并将基于IEC61850的数据模型与工业物联网通信协议映射与主站进行通信。(3)配置电容取电方式,为执行单元提供工作电源,同时为后备电源进行充放电管理。(4)配置小体积的新型后备电源,为开关动作提供电源。本发明实现10kV柱上开关数字化改造,相关设备即插即用,不停电安装,减少停电影响,降低现场运维的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09417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50396.7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易源士创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IEC 61970和IEC61850的建模方法及装置,通过对IEC61970标准的CIM模型和IEC 61850标准的新能源模型进行扩展建立联系,构建兼容IEC 61970标准和IEC 61850标准的电力模型,为新能源电力设备在电网中的通信奠定基础。本申请提供的基于IEC 61970和IEC 61850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过在数据链路层重新封装实现多协议数据转换,可以在不改变输入与输出设备的情况下实现多协议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586570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06852.9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易源士创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服务器、组态软件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工业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数据请求包括设备编号;若数据请求为运行数据请求,从实时数据库中获取设备编号对应的存储数据;对存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运行数据;将运行数据发送至客户端;接收客户端基于运行数据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包括设备编号;基于控制指令对设备编号对应的设备进行控制。采用基于B/S结构的组态软件进行数据交互,达到支持多协议数据交换的目的,实现有序控制设备,降低配电网控制压力,采用实时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存储,满足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实时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63052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110121616.4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易源士创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南京渡易能源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数字化改造的深度融合式数字传感器设备,由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自取电单元、可拆卸控制单元和后备电源组成。其中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采集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通过连接端子传输至控制单元,柱上开关与控制单元通过航空插件连接进行状态量与控制量的传输,且控制单元与主站通信,以实现三遥信号处理与传输,实现柱上开关数字化。其中自取电单元从开关高压侧取电,为设备提供工作电源,同时为后备电源进行充放电管理,而后备电源在开关断电与开关动作时提供电源。设备将一次高精度传感器设备、自取电设备、二次控制单元、新型后备电源进行深度融合。该设备用于但不限于10kV开关的数字化改造,即插即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4350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1038201.7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易源士创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IPC: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能源信息模型的融合方法及相关装置,可以通过基于IEC61850标准,建立面向对象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分布式能源信息模型;基于IECCIM标准,建立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的电力系统信息模型;将所述分布式能源信息模型与所述电力系统信息模型进行双向融合,以便于所述分布式能源信息模型和所述电力系统信息模型通过通信装置,进行相互之间的数据交互。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可以将分布式能源信息模型与电力系统信息模型进行融合,从而实现电力系统与分布式能源之间的数据交互,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实施成本和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70238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1335951.6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易源士创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IPC: H04L67/12 , H04L41/0806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IEC 61850/IEC CIM标准模型的装置即插即用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基于IEC 61850/IEC CIM标准模型的终端模型;(2)通过面向对象的设备模型与工业物联网通信协议映射;(3)物联网前置机将主站侧CIM模型与终端侧61850模型融合;(4)上述终端被主站和在同一馈线组的终端自动识别并被配置;(5)终端自动同步主站变化后模型,并识别变化,更新配置;(6)前置机向主站和所有的终端通知配置结果;(7)终端被主站和同馈线组的终端互相识别,实现实时数据交互。该方式通过建立终端标准模型,建立支持边‑云、边‑边的通信协议,实现终端自描述以及终端的即插即用、实现边‑边通信网络下的实时数据交互,为就地FA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