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8027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39501.2
申请日:2022-02-16
IPC: G06F30/27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对多元电接触合金导电率和硬度进行优化的设计方法,包括:从文献中查找多元电接触材料的化学式、制备工艺以及导电率和硬度值,将其输入计算机系统作为数据集样本;通过相关性筛选、遗传算法、穷举等特征筛选方法获得影响多元电接触合金材料性能的关键合金特征;然后,基于关键特征筛选结果,采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建立性能预测机器学习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多性能优化,最终快速筛选出导电率和硬度均表现优异的合金成分,实现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合金开发;本发明基于可靠的文献数据和建模方法,对同时优化多元电接触合金材料导电率和硬度性能具有简便快捷、低成本、准确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453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17653.X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 云南贵金属实验室有限公司 ,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 昆明理工大学
Inventor: 毕亚男 , 赵金成 , 谢明 , 陈松 , 杨尚荣 , 方继恒 , 段云昭 , 马洪伟 , 赵上强 , 张巧 , 徐睿驹 , 胡洁琼 , 陈永泰 , 杨有才 , 张吉明 , 李爱坤 , 王塞北 , 宁德魁 , 刘国化 , 徐明玥 , 张鑫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维SnO2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研究及技术领域。包括:将NaOH、SnCl4·5H2O、PVP、一维SnO2晶种依次加入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接着将混合溶液放于聚四氟乙烯内衬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置于热鼓风干燥箱内进行反应;然后待样品冷却至室温并进行过滤后,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多次;最后用烘箱进行烘干,即可获得一维SnO2纳米材料。本发明利用水热法制备得到的一维SnO2纳米材料,产品成分、尺寸均匀,形状规整统一,成品率高达到9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564884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39492.7
申请日:2022-02-16
IPC: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优化电接触材料的多种电接触性能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查找电接触材料的化学式、制备工艺、测试条件、燃弧时间、燃弧能量、熔焊力、接触电阻以及质量变化值等多种电接触性能,以此作为数据集样本;将数据集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对电接触性能进行建模,并筛选出对多种电接触性能模型表现均较好的机器学习算法;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多性能优化,并通过迭代优化改进模型,最终实现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电接触材料开发;本发明基于可靠的文献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对优化多元的电接触材料的电接触性能具有简便快捷、低成本、准确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27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139501.2
申请日:2022-02-16
IPC: G06F30/27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对多元电接触合金导电率和硬度进行优化的设计方法,包括:从文献中查找多元电接触材料的化学式、制备工艺以及导电率和硬度值,将其输入计算机系统作为数据集样本;通过相关性筛选、遗传算法、穷举等特征筛选方法获得影响多元电接触合金材料性能的关键合金特征;然后,基于关键特征筛选结果,采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建立性能预测机器学习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多性能优化,最终快速筛选出导电率和硬度均表现优异的合金成分,实现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合金开发;本发明基于可靠的文献数据和建模方法,对同时优化多元电接触合金材料导电率和硬度性能具有简便快捷、低成本、准确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648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139492.7
申请日:2022-02-16
IPC: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优化电接触材料的多种电接触性能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查找电接触材料的化学式、制备工艺、测试条件、燃弧时间、燃弧能量、熔焊力、接触电阻以及质量变化值等多种电接触性能,以此作为数据集样本;将数据集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对电接触性能进行建模,并筛选出对多种电接触性能模型表现均较好的机器学习算法;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多性能优化,并通过迭代优化改进模型,最终实现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电接触材料开发;本发明基于可靠的文献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对优化多元的电接触材料的电接触性能具有简便快捷、低成本、准确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189127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393255.9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02 , G01N33/204 , C23C10/22 , C23C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熔点金属三元扩散偶的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制备由三种高熔点金属构成的扩散偶。方法包括:先将三种高熔点金属中熔点最低的B金属块或者片铺放在A金属块上方,再把A‑B金属放入氩气保护的管式炉中加热至B金属熔点以上,使B金属熔融与A形成冶金结合,并扩散退火形成A‑B扩散偶,然后把C金属片包覆在A‑B扩散偶界面处并用夹具固定,并进行扩散退火,从而制备得到A‑B/C三元扩散偶。本发明方法简单,需要的金属量较少,制备过程易于控制,扩散偶组合灵活可控,且效果优异,成功率较高。该方法适用于金属材料扩散偶的制备,特别适用于贵金属和高温合金材料扩散偶的制备,所制得扩散偶可用于相图、扩散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00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205131.X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昆明贵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成分(重量%)为:稀土氧化物(RE2O3)为:0.1%~2.0%,氟化物(REF3)为:0.4~1000ppm,余量为银,稀土RE包括Y、La、Ce中一种或几种。制备方法包括:将银或银合金与含稀土氟化物的稀土块体,按比配好作为熔炼原料,采用电弧熔炼方法,通过控制熔炼气氛和多次熔炼的方法得到稀土氟化物强化银基复合材料,而后通过塑性加工为丝材或片材,并进行内氧化处理,最后制备得到稀土氟化物氧化物强化银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无污染,可以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成分可控,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电接触材料、电极材料等。
-
公开(公告)号:CN11049943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93008.8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基电接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使用注射成形工艺对银基电接触材料进行制备。银基电接触材料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下同)为85~95银(Ag),0.5~3氧化铌(Nb2O5),余量为三元层状导电陶瓷(MAX)。所述的三元层状导电陶瓷为Ti3SiC2、Ti3AlC2、Ti2SnC中至少一种。本发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球磨混粉:(2)混炼:复合粉末与粘结剂混炼制得喂料;(3)注射成形:喂料进行注射成形得到坯件;(4)脱脂和烧结;(5)锭坯经热挤压、室温拉拔并配以中间退火加工成银基电接触材料丝材。使用该方法制备的银基电接触材料组织均匀、电阻率低、抗电弧侵蚀能力强、电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5908003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52143.0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5/06 , C22C1/05 , C22C32/0005 , C22F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陶瓷电接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银?陶瓷电接触复合材料成分(重量%)为:陶瓷(Ti3AlC2)为:1%~5%,稀土氧化物(Y2O3)为:0.1%~5.0%,稀土氧化物(Gd2O3)为:0.1%~5.0%,氧化锡(Sn2O3)为:0.1%~5.0%,余量为Ag。制备方法包括:将银粉与陶瓷粉、稀土氧化物粉、氧化锡粉等,比配好搅拌混合均匀,采用热等静压高致密化处理和热加工,获得一种长寿命自润滑银?陶瓷电接触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无污染,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且稳定,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已应用于制备电工触头材料、电刷材料、受电弓滑板、电极材料等。
-
公开(公告)号:CN10527438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55661.X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减磨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制备机械、铁路、机电等行业用减摩耐磨材料,属于铜基减磨复合材料领域。其具体特征为:以铜为基体,钛、锡为粘结剂,以碳纳米管为增强相。制备过程包括:将铜合金粉与镀铜的碳纳米管按体积百分比在高能球磨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再采用冷等静压压制成型,然后在真空烧结炉中预烧结,最后再进行热等静压高致密化处理,从而得到高强度减磨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无污染,材料综合性能优异且稳定,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所得复合材料可用于制备高端电工触头、电刷、受电弓滑板、电极、摩擦副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