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鹿茸状铋基锂电负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7587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1665147.3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鹿茸状铋基锂电负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铋基材料的分子式为Bi13S18X2。所用原料为五水硝酸铋、硫脲和Y。包括步骤:取硫脲和五水硝酸铋分别溶解于水和乙二醇中,彻底溶解后将硫脲溶液滴入硝酸铋溶液中,加入适量Y,搅拌均匀后放入水热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温度为80~160℃,时间6~24h,得到前驱体A;将前驱体A,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干燥后得到PEDOT:PSS包覆的Bi13S18X2粉末。本发明操作简便,样品制备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目的样品有望作为新型循环寿命长,容量高的锂电负极材料。

    一种组合添加剂在电积锌中除雾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4327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095489.4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添加剂在电积锌中除雾的应用,涉及金属冶炼中的酸雾抑制剂技术领域。按质量份数计,酸雾抑制剂的原料包括木质素磺酸钠12‑20份、皂苷4‑10份和氟代碳酸乙烯酯2‑8份。通过向电解液中添加本发明的组合添加剂(酸雾抑制剂),能够降低电解液表面张力,一方面使阳极析出的氧气顺利穿过液面,避免了将酸带入生产现场;另一方面使生成的气泡比较细小,气泡在转移过程中表面迅速产生微裂纹,降低其发生破裂时的飞溅程度,从而达到降低环境中酸雾浓度的技术效果。采用本发明的组合添加剂(酸雾抑制剂),可使环境中的酸雾浓度降低至国家标准以下(1.2mg/m3),有效降低了酸雾对设备的腐蚀以及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一种炭支撑碳酸氧铋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236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4176.X

    申请日:2023-0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炭支撑碳酸氧铋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五水硝酸铋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硝酸铋溶液,将海藻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海藻酸钠凝胶,再将海藻酸钠凝胶逐滴滴入硝酸铋溶液中,并在温度70~100℃下搅拌反应30~60min,过滤后将液滴状凝胶冷冻干燥,然后置于保护性气氛中炭化处理2~3h得到前驱体A;将前驱体A分散到超纯水中得到前驱体A分散液,将尿素和碳材料加入到前驱体A分散液中,超声处理30~60min,再置于温度160~180℃下反应10~12h,冷却至室温,去除上清液,离心洗涤后干燥即得碳支撑Bi2O2CO3负极材料。本发明通过水热法制备出碳支撑的Bi2O2CO3负极材料,具有高的放电比容量,倍率性能和稳定的循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