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4950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29702.8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褐煤衍生碳的制备方法及褐煤衍生碳、钠离子电池,包括:将褐煤粉进行微波干燥处理,得脱水煤粉;将所述脱水煤粉进行微波热解处理,经煅烧处理后,得褐煤衍生碳。本申请通过对褐煤进行微波干燥以及微波热解处理,利用微波辐照使煤颗粒物料整体可以得到快速均匀地加热,消除传热阻力,防止局部过热,实现褐煤有效提质;同时,由于煤基物料的介质损耗因数存在差异,微波加热可实现物质选择性加热的特点,通过控制微波温度和时间参数,实现特定物质的去除和保留,从而稳定生产高纯度褐煤衍生碳。另外,将本申请所得褐煤衍生碳应用在钠离子电池上时可以提供高的初始容量,高的首圈库伦效率和强的容量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2355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02298.4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4/04 , H01M4/133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粉碎处理沥青制备硬碳材料的方法其应用。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沥青常规粉碎碳化之前先通过于QS‑100小型气流粉碎机进行预粉碎处理,粉碎压力为0.8Mpa,加料的压力设置为0.8Mpa,并且在后续的研磨处理中与丙烯酰胺以7:1的质量比例进行研磨混合,丙烯酰胺起到了构筑高分子的作用,提高了沥青的分子量,同时引入了含氧官能团,有利于提高硬碳的产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硬碳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308.98mAh/g;首圈库伦效率达到87.65%,循环100圈后比容量保持在86%。本发明所制造的硬碳材料可以给钠离子电池提供高的初始比容量,高的首圈库伦效率和优异的容量稳定性,符合钠离子电池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87390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88543.8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材料技术领域,提供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硬碳负极材料、钠离子电池,包括:将淀粉置于碱性溶液中进行水浴加热处理;将所得混合液调节至中性后,加入正丁醇与异己醇的复合液,进行水浴加热处理;将所得直链淀粉与稳定剂混合均匀后进行烧结处理,即得。本申请分离时采用的正丁醇和异己醇复合液能快速将直支淀粉分离,同时只溶解出合适碳链长度的直链淀粉,所得直链淀粉含有更多的醇羟基,可以更好地与稳定剂发生反应,将碳形成芳香烃将其稳定住,提高碳产率,能更好地匹配硬碳的生产工序;本申请所得硬碳负极材料表面呈现为不规则的硬碳,能更好地进行储钠,可以给钠离子电池提供高初始容量,高首圈库伦效率和强容量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444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762764.3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锂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O‑ZnS@氮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产品和应用,以多孔碳为基底,在碳基材上原位生长出ZnO‑ZnS异质结构。硫化锌纳米颗粒锚定在氧化锌纳米片上,形成了具有异质结构的复合材料。通过硫化法在ZnO表面原位硫化出ZnS纳米颗粒,从而触发了接触界面的电子重排和局部电子构型,异质结面的大量形成加速了附件电子的快速转移。同时ZnS对LiPSs具有较好的催化能力,也综合增强了对多硫化物的吸附作用。本发明制备流程短且操作简单,为一种优异的固硫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94392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83534.0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倍率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材料和电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光伏硅废料进行氧化层重构得到二维Si/SiOx复合材料,然后与金属盐混合,经喷雾干燥造粒和CVD分段式碳沉积,实现碳纳米管CNTs的原位生长及碳包覆,制得高倍率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中原位生长的碳纳米管与硅基材料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及更紧密的碳壳包覆,形成Si‑C键,构建多维导电网络,保证了复合材料优异的电子/离子导电性,重构的氧化层抑制硅的体积膨胀,防止了材料的粉化和失效,原位生长的CNTs穿插在硅周围,缓冲其界面应力。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循环性能,具备公斤级生产能力,展现出在电化学材料邻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9814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86312.3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锂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B33/18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4/36 , H01M4/4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低温熔盐技术制备预锂化的氧化亚硅及其在储能电池的应用,属于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碳包覆的预锂化氧化亚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亚硅和锂盐混合,熔盐烧结,得到预锂化氧化亚硅材料;将所述预锂化氧化亚硅材料和固态碳源混合,煅烧,得到所述碳包覆的预锂化氧化亚硅材料。本发明通过低温熔盐烧结的技术得到预锂化的氧化亚硅材料,再通过碳源混合煅烧进行碳包覆,在首圈充放电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库伦效率,进而提升整个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长循环稳定性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68259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87912.7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锂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亚硅‑石墨@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氧化亚硅和石墨混合球磨,得到复合粉体,之后将其与氧化石墨烯溶液混合后进行砂磨,得到氧化亚硅‑石墨@石墨烯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高首圈库伦效率,多次循环后依然具有极高的比容量,有效缓解了电池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问题,保证了电池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4613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34797.0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1B33/113 ,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伏硅废料再生制备氧化亚硅材料的方法及应用,属于二次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本发明以光伏切割废硅泥和二氧化硅为原料,通过真空歧化反应生成氧化亚硅(SiO)气体,控制冷凝热场温度形成均匀高纯SiO材料。所述制备方法利用切割废硅泥粒度细、纯度高、活性高的特点,可显著提升SiO产品的转化效率和均匀性,制备方法获得的SiO产品具有纯度高、均匀性好等特点,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具有优异的长循环稳定性。所述制备方法将废硅粉直接再生制备SiO产品,不仅可以降低SiO的生产成本,还可以实现废硅粉的增值循环利用,且原材料成本低、工艺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682599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0787912.7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锂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亚硅‑石墨@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氧化亚硅和石墨混合球磨,得到复合粉体,之后将其与氧化石墨烯溶液混合后进行砂磨,得到氧化亚硅‑石墨@石墨烯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高首圈库伦效率,多次循环后依然具有极高的比容量,有效缓解了电池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问题,保证了电池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