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40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5370.3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升铝铜合金耐腐蚀及力学性能的精炼剂及应用,属于铝合金冶炼助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精炼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MgCl210‑20份、KCl 20‑30份、YCl35‑15份、K2TiF65‑20份、K2ZrF65‑20份,将精炼剂原料混合烘干,然后熔化并保温,最后冷却凝固、破碎过筛得到精炼剂。本发明精炼剂与铝灰渣接触时,通过对夹杂物的溶解、吸附、化合等综合作用,将夹杂物从铝液中分离出来,通过良好的渣铝分离效果,没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烟雾较少。另外,本发明的精炼剂在铸造铝铜合金精炼时使用,一方面合金中5微米以上的气孔被除尽。另一方面,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得到极大提高,其中,抗拉强度提高了10%;延伸率提高了495%;晶间腐蚀深度由未精炼的182微米降低到精炼后的152微米。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5640.9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高强高导铜合金的热处理方法,该方法属于高强高导电子器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过程包括:利用定向凝固技术逐层凝固不同织构方向的合金层,形成一个按照软硬取向叠放的整体合金材料,在低温轧制工艺后通过循环“急速升温+缓慢降温”的热处理方式,获得梯度密度孪晶,从而得到高强高导的铜合金。通过这种方法制备出的梯度孪晶铜合金,能够在提高铜合金的强度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合金的导电性。本发明的这种高强高导的铜合金的设计与制备方法,对于适应电子信息、未来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具有非常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737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41856.X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导铝镁硅铜合金的制备工艺,属于引线框架材料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高强高导铝镁硅铜合金,按质量百分比包含0.3~1.2%Mg,0.5~1.4%Si,5.0~7.8%Cu,0.1~0.2%Ti,0.01~0.1%B,其余为Al和一些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成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真空熔炼铸造、浇铸、锻造、初次固溶处理、恒温真空处理、反向重复异步轧制处理、二次三阶段固溶处理、不完全人工时效处理工艺。本工艺通过反向重复异步轧制处理改善了铝镁硅铜合金的强度和导电性能。其工件可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6966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22030.9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制备梯度孪晶获得高强高导铜合金的方法,该方法属于高强高导电子器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定向凝固技术得到多种不同织构方向的板材,按照从硬取向到软取向的顺序依次叠放,制备出织构方向不一的多层板,随后对多层板进行累积叠轧焊;通过这种方法,本发明制备出的梯度孪晶铜合金,能够在提高铜合金的强度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合金的导电性;本发明的这种高强高导的铜合金的设计与制备方法,对于适应电子信息、未来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具有非常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7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84110.5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时提高Cu‑Ni‑Si‑Co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方法,属于引线框架材料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稀土Cu‑Ni‑Si‑Co合金,按质量百分比包含1.0~3.5%Ni,2.0~4.0%Si,0.1~0.35%Co,0.01~0.07%La,0.01~0.07%Ce和0.01~0.07%Y,余量为铜和一些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采用循环“慢热‑多次掺杂‑急冷”处理方法制备,本发明获得的高密度孪晶稀土Cu‑Ni‑Si‑Co铜合金可以有效的在提高C7035铜合金强度的同时,减少导电率的损失;为适应未来集成电路的发展,制备高强高导铜合金的设计与制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非常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12709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05934.7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22C33/02 , B22F3/22 , B22F1/18 , B22F1/103 , B22F3/10 , B22F3/14 , B22F3/24 , C22C38/38 , C22C38/02 , C22C38/28 , C22C38/24 , C22C3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陶瓷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制备的工艺,属于耐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混粉过程,粉末注射成型过程,真空脱脂过程、真空热压烧结成型过程。工艺方案如下:首先将陶瓷颗粒附着稀土元素Y和La、铁粉和有机粘结剂加入球磨罐采用行星球磨机充分混合,将制粒后的粉末加热塑化采用粉末注射成型机注入模具型腔,经过保压等过程固化成型,采用真空脱脂炉进行脱脂处理,最后经过真空热压烧结得到陶瓷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大规模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使得组织更加致密,具较好的抗磨损、腐蚀、冲击等能力的耐磨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12376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00232.X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B22D19/00 , B22F1/10 , B22F1/105 , B22F9/04 , B22F3/105 , B22F7/06 , C22C29/08 , C22C29/06 , C22C29/10 , C22C2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间层状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制备预制体模具:利用绘图软件绘制预制体模具并使用3D打印制备模具;S2制备预制体材料:将陶瓷颗粒、合金粉末和粘结剂放入球磨机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S3制备预制体:将混合料倒入预制体模具中烧结固化,烧结固化后拼接成完整预制体;S4制备复合材料:将完整预制体放入铸造型腔中,浇铸金属基体,冷却后即制得层状复合材料。本申请使用拼接体拼接形成预制体,进而使得预制体能够形成成分梯度,解决了现有预制体成分单一,导致材料耐磨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3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349425.4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21D8/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58 , B21J1/06 , B21J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颗粒增强高强贝氏体中温锻造钢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热锻:将钢锭以低于80℃/h的升温速率加热到1180‑1280℃进行均匀化处理,之后冷却至1180‑1100℃,进行热锻;S2、中温锻造:将步骤S1得到的热锻钢胚冷却至800‑650℃,进行中温锻造;S3、保温;将步骤S2得到的中温锻造钢板立即放入到300~450℃中保温0.5~5h,完成贝氏体等温相变,随后空冷至室温;S4、回火处理:将步骤S3得到的锻钢加热至200℃‑300℃保温1‑5h,进行回火处理,随后空冷至室温。本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贝氏体相变时长和得到的贝氏体钢性能无法兼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30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66132.3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21D1/18 , C21D6/02 , C22C38/58 , C22C38/02 , C22C38/50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含V合金化高锰钢铸件耐磨性能的方法,属于高锰钢铸件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将合金化高锰钢铸件加热至1150±50℃并保温,水冷;随后重新加热至450±50℃保温,空冷至室温;再加热至700~850℃短时间保温后,水冷;最终再加热至450±50℃保温,空冷至室温;获得稳定奥氏体组织,同时析出由纳米至微米级的多尺度析出相,改善了V易在微米级先析出相异质形核消耗导致周围含V纳米至亚微米级析出相减少的情况,进一步提升亚微米级析出相的含量并使其弥散分布;本发明所述方法为:最终获得的高锰钢铸件拥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及各冲击功载荷下均表现优异的耐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616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26771.9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22C29/08 , B22F1/052 , B22F1/105 , B22F1/18 , B22F3/02 , B22F3/10 , B22F7/02 , B22F9/04 , C22C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稀土附着碳化钨颗粒增强铁基表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耐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由复合层、基材层、复合层三层构成。复合层由增强体、基体、金属粉末构成;其中增强体是表面附着有稀土的碳化钨颗粒与细晶纯铁的混合粉末,基体是粗晶纯铁粉。基材层是细晶纯铁;其制备方法是准备相应的粉末,先制备复合层:先把稀土包裹在碳化钨颗粒的表面,再把碳化钨与细晶纯铁球磨混粉制得增强体,最后再把增强体粉末、粗晶纯铁与金属粉末球磨得到复合层。再压制预制坯,最后进行真空烧结,得到稀土附着碳化钨颗粒增强铁基表层复合材料;制得的稀土附着碳化钨颗粒增强铁基表层复合材料不含有杂质,表层复合材料减少了微孔等缺陷。
-
-
-
-
-
-
-
-
-